王慧霞
[摘 要] 通过对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深入探究,分析和总结了杜威反对狭隘职业教育观、主张普职融合观,杜威普职融合教育思想反映在课程上就是主张普职课程的融合。接着阐述了当下我国普职融合的模式和不足,最后期望杜威的普职融合教育思想能够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所启示。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普职融合;杜威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2-0134-03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思想对美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学者对杜威的研究正在逐步扩展和深化,然而相当程度上集中于其普通教育中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本质等研究,而有关杜威普职融合的理念和内涵的研究还有待重视。职业教育往往被误解为“实用的”“次一等”的教育。2019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虽然在类型上有所不同,但在杜威看来两者是可以相互融通的。正确认识和探究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普职融合观,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和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反对狭隘职业教育观
(一)杜威的职业观
杜威认为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本身是有价值的,教育只有激发学生体验、创造、改进的动力,才能体现本身的价值。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中,苏格拉底就每种职业来剖析技艺的价值和意义,“技艺除了寻求对象的利益以外,不应该去寻求对其他任何事物的利益”。在职业观念上,杜威指出职业并不是空闲和文化的反面,从个人角度来说,职业的反面是盲目无知、没有经验以及做事情没有逻辑条理性;从社会角度来说,职业的反面是过分的虚荣和不能自给自足的生活。杜威反对把职业仅仅看成和身体有关的、为了获得报酬和生存的活动,应该把职业当作一种生活乃至一种生活方式,职业本身不应该与文化修养对立,那种把职业和技术匹配到一起的观点是狭隘的。因此,一切教育都是带有职业教育性质的,包括以培养教学人员、研究人员为宗旨的高等教育也是一种职业教育。
(二)杜威的职业教育观
杜威提倡的职业教育首先反对以实利为目的,学校中进行的知识教人读写算的教育,校外的教育是在别人指导下进行的教育,这种教育可以称为学徒制教育,这种教育是形式化的。杜威反对急功近利地培养一个人的某种能力,这样的人是没有得到良好发展的人,在未来的职业中也很难发挥他的潜能。职业教育应该注重知识、科学的发展和培育。杜威认为,如果狭隘地把职业教育理解为技能教育,就会像旧时代一样导致社会的分层,而这必然不会促进社会的进步。杜威反对狭隘职业观的同时也反对狭隘的职业教育观,如果一个人对他行为的目的没有清晰的认知,也就是说他不了解自己行为或者工作的意义,那他本身就是一种奴隶的处境。所以,要谨防职业教育在人们心中被误解成工艺教育,或者是将来获得某种专门职业技术的一种手段。杜威认为首先传统的自由教育不应该脱离社会需求和学生未来的实际生活、工作,自由教育应该融入更多的工业因素,培养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公民,他们不仅仅掌握某种生存的技能,还能因為自身的知识过上体面自足的生活。其次,职业教育不能仅仅注重技能的训练,职业教育要采用主动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的基础上掌握技能技巧,这样一来,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职业,只有对自身从事和向往的职业有深刻的认知才能在职业道路上发展得更好、更长远。最后,两种教育之间的关系本应该是互相融合的而不是互相割裂的,因而要实行综合教育而不是单一、独立的教育,只有这种教育才是真正自由的教育,才是创造性的而不是机械性的教育,训练的是人的洞察力、思维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和模仿。杜威说,职业教育的作用不仅在于学生谋生、就业的前景与适应性的增强上,还在于它能改革传统的“读书学校”,并利用工业的各种因素使学校生活更富有生气、更富有现实意义。
(三)杜威的职业教育价值观
对于职业教育的价值,杜威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另一方面是个人。对个人而言,职业教育是工业化的需求,社会结构也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必须更新技术,雇员要想适应新的职业必须更新知识。传统的普通教育无视工业革命和社会的发展,杜威主张改革现行的学校教育,他认为传统学校教育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是行不通的,学校教育只有革新才能重生,革新就是在教育中加入工业元素的问题。对一个人来说,找到适合自己又是自己喜欢的职业是难能可贵的事情,职业教育不是教人单一化、机械化的操作技巧,而是要养成他们对某种职业的浓厚兴趣,职业教育的价值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是人生的幸福、完满。如果每个人都对自己拥有和从事的职业有着浓厚而真诚的情感,那么对个人或者是对社会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职业教育的最终价值是帮助一个人找到适合他的职业,这是让一个人成为幸福的人的关键。
社会要发展,就要通过传承、教导和学习,教育的价值显而易见。就社会地位而言,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统治者或者雇主,都能够通过分享和沟通扩大自己的经验。杜威崇尚民主主义社会,反对传统教育,他的整个教育思想都带有进步性。学习的东西被当作符号储存起来并没有被人们吸收和运用,那么这种知识就是肤浅的,教育不是简单的念念书、写写字,职业教育也不是单一地学习某项生存技能。人们可以通过专门的学校获得知识,也可以通过直接的沟通获得知识,这两者之间不应该有越来越大的割裂。在对职业的看法上,杜威看到了大多数人对职业的误解和局限,职业教育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社会价值,同时职业教育在促进个人发展方面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主张普职融合观
(一)反对普职对立
杜威认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对立问题是社会阶级对立的问题,表现出统治者对人们的压迫和剥削,这与杜威所倡导的民主主义社会是不相容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对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依据受教育的对象,把教育分为博雅或者自由教育和职业教育。博雅或自由教育是针对当时有闲暇时间享受生活的奴隶主的教育,博雅一词在古希腊拉丁文中的意思是“适合自由人”,职业教育的对象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奴隶,他们通过职业教育学会一技之长,教育形式是社会形态的反映,两种教育的对立表明了统治者和统治阶级的对立。
(二)培养职业人需要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不能延续少数精英教育,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首先是一个公民,是家庭的一分子,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职业是多样的,他可能既是一名教师,又是一名厨师。其次,每个人的职业都是变化的,如果只进行工艺训练,那么就是在限制青年的思想,是一种压迫和剥削,使他们无法超越阶层。同时,一个好的职业人,要对自己的职业有良好的认知,这种认知需要投入生活,有了良好的职业认知,职业发展才能更有活力。比如艺术家的兴趣来源于生活,他不可能从艺术中提炼出艺术题材,然而艺术家只是一个人的一种职业,对于其他职业亦是如此。
(三)普通教育要容纳职业内容
杜威强调职业教育,他认为在民主社会里,各种体力劳动、对社会有益的工作都应该得到重视和尊重,劳动应该受人推崇,反映在道德层面就是为社会服务。那种懒散、终日浑浑噩噩和到处向别人炫耀生活的人会遭到社会的谴责,虽然有人会羡慕那种生活,但那显然不是正确的是非观,每一种职业都会在人的身上留下痕迹。早期的职业预备应该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他们所需要和感兴趣的,这样做是为了使受教育者的能力倾向得以体现,这样他就能意识到以后的生活中选择何种职业。预先选择一个职业会限制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在早期的教育中只需要教給学生有关职业方面的科学知识,让他们了解这种职业的情况,以便他们做出符合自己的选择。
三、课程上主张普职课程的融合
杜威反对狭隘的职业教育观,主张普职融合观,反映在课程方面就是主张普职课程的融合,反对专门为某种职业开设课程,因为这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且专门为某种职业开设的课程会严重制约学生未来的发展,不利于他们适应变化的社会。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离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由于阶级的不同,人们接受的教育也不同,普通教育课程是专为上层阶级准备的,是有闲暇的人享受的课程,接受普通教育课程的人免于劳动,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享受生活;另外一种是为了谋生不得不劳动的阶级,他们接受的只能是职业教育,因为职业教育可以使他们有一技之长,进而学到谋生的本领。
杜威认为,不能把少数人才能接受的普通教育和广大劳动阶级接受的职业教育对立起来,这种观点是传统的,也不利于美国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如果仅仅当成技能培训就会越走越窄,这样会造成阶级分化更加严重。基于此,杜威主张普职课程紧密结合,在课程的种类上,杜威认为应该设置多种职业课程,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他们的生活以及从事的职业能够有完整的认知,而不是局限于仅仅知道某种特定的职业、掌握某种特定的技能。在课程内容方面要注重综合性。职业教育课程不仅仅是学习职业技能,还要学习政治学、经济学等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公民;职业教育课程除了技能训练外,还要有科学知识教育,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性精神。
四、当下我国普职课程融合的模式和不足
作为普职融通的重要部分,普职融合课程主要探索出了几种模式:第一种是校内课程融通,指的是在普通学校设置一些职业院校通用的课程,或者是在职业院校原有文化课的基础上加大其比例,这种模式依然使普职课程彼此独立;第二种是校际之间的课程互通,指的是职业院校和普通学校彼此独立,依然保持原有的课程,融通的地方在于相互合作的职业院校和普通院校,他们的学生可以选择对方学校的课程作为选修课,最后通过学分进行考核;第三种是校际之间学籍互换形式,指职业院校和普通院校之间的学生可以互相转化,同时学生的学籍也会随之转化,即职业院校和普通院校之间是相通的,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普职课程融通,但存在局限性;还有一种特殊形式即普职一体化,学生在这种类型的学校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不同的课程。对于教学而言,普职融合课程的形式是职业院校教师讲授启蒙类职业知识,或者教师带领学生去职业院校参观,进行实践活动。
我国当前的普职融合还存在几点不足:首先,根据杜威的职业教育价值观,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一个人成为完整的、幸福的人,然而我国当代普职融合的目标定位有所偏差,现在的普职融合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是解决生源较差或不足的问题,学生的完整发展以及职业观、价值观的培育是欠缺的;职业院校增加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也只是为了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并不是为了学生的完整发展。
其次,普通院校和职业院校仍然是分离的,仅仅把普通文化课程或者职业技术课程移植到职业院校或者普通院校去的做法并不能实现普职融合。普通中学开设职业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吸引学生的兴趣,普职融合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对两类不同性质的课程进行整合,缺乏相应的课程体系。
最后,课程内容简易,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在价值不足。目前普职融合课程的内容都相当简单,大多是比较容易的动手操作类课程。这些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学生的兴趣、丰富他们的学习经验、陶冶其心性等,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并不在意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习得,也不指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初步的职业意识与技能。
五、杜威普职融合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转变职业教育思想
我国的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是就业准备教育,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业院校注重技能训练,强调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而忽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这会导致学生素质低下、难以适应社会、知识面不够广的情况出现。要根据杜威培养完整、幸福的人的观点确立职业教育的应然目标。未来的职业教育应该使学生有良好的适应性,面对多变的劳动力市场,职业教育要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要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
职业院校劳动课程相对较少,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而普通教育中重视文化知识、动手实践的课程相对较少,这两种教育都不能培养完整的人。杜威的职业教育综合化启发我们,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应该相互渗透、互相融合,打破两者之间的隔阂,更好地建立起桥梁。职业院校的教育要避免知识过于窄化,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开设职业课程。普职融合不是简单地糅合到一起,而是在普职教育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普通教育的学生既能升学又能就业,使职业院校的学生也可以有升学的选择,建立合理的升学保障制度。在课程设置上,普通教育要开设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提高动手和实践操作能力,职业院校增加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使普职院校的学生都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
(三)深化教学改革
杜威在职业教育思想中倡导“做中学”,这种教学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变静为动,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师、学生和书本。杜威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带头人。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切身体验,重视综合课程,在学习中,学生是主要的,占主导地位,倡导主动探究、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杜威的价值理论及其当代教育意义[J].教育研究,2019(12).
[2]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杜威.新旧个人主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5]朱镜人.杜威教育思想中隐含的“通识教育”理念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9(9).
[6]刘丽群,王继玲.我国高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的基本模式与发展现状[J].教育学术月刊,2015(9).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