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自信背景下高校美术教学实践研究

2021-11-17 00:33张婷邓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2期
关键词:美术课程文化

张婷 邓超

[摘           要]  从文化自信的方向进行教育切入是一种新的教学范畴,更是陶冶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大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更要对学生进行高层次、深内涵的艺术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艺术,追求自己向往的美好生活。结合实践分析教师在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高校美术教学。

[关    键   词]  文化自信;高校;美术教学;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2-0008-02

美术知识的学习是每一个教育阶段的基本内容,美术知识不仅是我们日常交流的必备知识,更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提前。但是,在当今的高校美术教学中,存在着传统文化缺失现象。

一、高校美术教学现状

目前,大学美术课堂上,课堂气氛呈现出一种疲倦状态,教师按部就班,学生昏昏欲睡,敷衍应付。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对美术缺乏兴趣,甚至反感美术。有些学生美术基础与能力还不错,但却只注重作品的基本形式,内容经不起细细推敲,整体表现为立意不够深远、不够严密,在作品“三观”的传递上也颇有争议。传统文化对美术教学的渗透不足,很难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也很难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与审美意识。

二、高校美术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美术课程定位不准确

目前阶段的美术教学,在以技能教育为导向的教学体制下,学校及家长对美术教学没有形成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关注力不足。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体制下,家长和学校只把美术课程看作是“副科”,甚至连副科都算不上,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学校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导致现阶段的美术教育无法达到培养综合型人才的目标。这种不重视、不关心导致学校和家长在美术课程上的投入也逐渐为零,美术教学的意义也逐渐模糊,美术课程的实际定位与美术课程初始教育目标有很大偏离,难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懷[1]。

(二)美术教师缺乏对本土文化研究与挖掘的能力,缺乏课程创新的能力

在现阶段的美术教育工作中,创新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美术教学领域创新力量的严重缺乏导致美术教学不能够正常开展,开展力度与深度不足。创新性发展与美术课程的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创新不足对于现阶段的美术教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抑制的作用。除了课程创新的差异,美术教育领域缺乏灵活性、实践性,更多的年轻教师在美术教学当中缺乏专业的教学能力,创新能力较弱。

(三)教学手段单一,不足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目前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方法不够新颖,不足以吸引学生的兴趣[2]。在这一阶段,美术课程教学大多缺乏实用性。多数学校开设了美术课程,但教师只在美术课程中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得不到具体的绘画创作和实践的机会,因为缺乏课程实践性,学生便会从心底抵触美术的课堂教学。美术教学的枯燥、乏味,使美术课程无法发挥艺术感染力,大大降低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目前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教师的教学手段如果不能与新时代教育的发展相适应,将会影响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影响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还会影响美术课程教学的教学效果,丧失课程教学的高效用目标。

三、基于文化自信背景下高校美术教学实践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大学院校中,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因此,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是非常有效的。大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不断进行自主学习的源动力。驱动教学与无学习兴趣教学不同,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不相同,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不断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美术课堂,从而使学生自主探索知识[3]。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实践,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优化美术课程教学,增加艺术课程的内容,促进传统美术课程的改造,不断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大学阶段,教师对学生的性格、年龄、兴趣等有着深入的认识,由此,教师要努力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引入美术教学。在本土文化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在美术课堂中策划、设置一些学生喜欢的、有特色的同时还能发挥学生美术专长的教学内容,可以在课堂开始后几分钟内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美术能力,与其他学生分享自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或者以绘画的形式来进行展示。

例如,教师在开展鉴赏课程时,可以选取以传统文化为导向的美术作品。在学习《红宫红场》这一艺术作品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选取自己最擅长的画法,形成不同的小组,通过运用不同的画法,展现自身对于这一建筑的理解,感悟革命精神。教师通过这种特色化教学,可激发学生内心对美术的向往,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深化学生的艺术审美

在大学阶段,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先天有着优势,学习美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陶冶艺术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为此,教师要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开展本土文化的美术课程过程中,教师要以现代化教育的教学理念为核心思想,发挥艺术教学优势,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本土艺术的学习中,更好地保证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实现高质量、高效率教学,使美术课程跟紧时代的发展脚步。

例如,教师在开展美术课程当中,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现更多的本土地区的艺术作品,开展主题艺术作品分享会。在分享会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身对这些艺术作品的看法,鼓励学生进行绘画作品仿作。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分享一些本地的文化特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土文化。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有助于本土文化深入美术教学当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丰富美术课程的教学手段

伴随着新时代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阶段,更要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大学美术教育的本土文化教育阶段,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更多的大学生自主融入美术课堂,让更多的高校学生能够自主参与美术课堂。由于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相关内容缺乏兴趣,教师在讲解美术时,不能局限于美术的理论知识,要把理论化教学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安排适量的美术实践活动。在这一年龄段,学生偏好通过实践的形式具体地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种特征,在进行美术课堂讲解前,就要对本土传统文化的理論内容和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深入分析。

例如,在教学中通过讲解本土地区的特色故事的形式,通过讲解本土文化的绘画作品,让学生领悟绘画的背景故事。只有优化教学手段,才能实现美术课堂的多样化教学,不断加强学生的美术审美。加强学生对于美术审美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本土艺术课程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同时也能够作用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继而影响到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将这种学习方法应用到其他课程当中,实现美术教学的教学目标。学生也要对自己充满自信,多与教师、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互相分享经验,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感悟美术的魅力,培养美术素养。

四、结语

总之,以“文化自信”为视角的大学美术教学,让学生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学生由肯定中华文化的价值,从而乐于学习、乐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自然也能将中华传统文化运用于美术之中。

参考文献:

[1]袁少坤.关于普通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传奇故事,2021(2):132.

[2]刘娇.生命对话:民办高校美术学专业教学的应然追求[J].大学,2021(11):20-21.

[3]王艺霖.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21(3):94-95.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美术课程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美术篇
谁远谁近?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自行车的发明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