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毓平 李丹丹 王侠 曹便利 刘从祺 贺志安
[摘 要] 深化校企合作,以企业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为依托,辅以优慕课、智慧职教、中国大学慕课等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了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线上线下混合课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混合课;血液学检验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2-0014-02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是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干必修课程,也是临床检验人员所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教学与现实脱节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缺乏学生、教师、实践平台等全方位的系统深度改革,课程学习受时空限制、资源限制,学习难度大,学生“听不懂、不理解,不会诊断、实践能力不强、临床思维缺乏”问题亟须突破,为此本门课程以企业重庆华教虚拟仿真平台为依托,辅以优慕课、智慧职教、中国大学慕课等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课教学。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医学检验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教研室全体教师通过精心教学设计与周密组织实施,使得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一、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利用重庆华教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通过校园网优慕课、智慧职教、中国大学慕课等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对我校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17名本科学生进行线上线下混合课教学改革及跟踪调查。重新设计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的整个教学环节,构建了以血液学理论为基础,以血液形态学辨认检验技能培养为目标,以常见临床血液病实验诊断为抓手的“基础理论—检验技术—疾病诊断”相互结合、紧密联系的混合课教学体系。教师通过管理平台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前、课中、课后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一)课前实施“533”模式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前学生登录优慕课,熟悉该课程相关要求、预习上课内容、了解有关课外学习资料。教师做好课前准备、指导及督促工作,推行“五传、三推、三促”。“五传”即将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电子教材、课件、血液形态学图谱五种全过程必备教学资料在开课前上传至优慕课,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所用图书及参考资料等。“三推”即将重庆华教虚拟仿真平台、智慧职教、中国大学慕课等优质教学资源推荐给学生以便自主学习。“三促”即教师及时关注学生的动态,督促学习时长、学习进度、学习效果,使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二)课中实施“111+X”模式
为提高教学质量,高效利用有限课堂时间,首先进行病例分析抽检预习效果并导入新课,采用雨课堂增强师生互动,最后结合行业特点布置作业,课中采用“一案、一讲、一结+X作业”。“一案”即授课前结合教学大纲优选临床典型案例,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引导式教学法随机挑选学生就课前所给案例进行分析,考查学生预习效果的同时导入新课。“一讲”即授课中采用雨课堂详细讲授新内容。“一结”即课程最后简单总结本节内容。“X作业”即课下布置作业灵活多样,包括进入虚拟网络平台自主观察学习骨髓血细胞形态、手绘细胞以锻炼基本功、髓象分析以提升临床思维诊断能力、骨髓报告模拟临床规范等。
(三)课后实施“2111”模式
为检测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线上测试,有任何问题随时进行线上线下交流讨论,落实“两测、一引、一论、一答”,即学生登录优慕课进行随堂测试、期中测试,教师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引导学生课下线上自主学习,以巩固其形态学知识,开阔专业视野;师生在优慕课讨论区对课程相关内容的命题进行讨论;共性或疑难问题由教师点评或详细解答。
二、教学应用
案例的准确性、典型性、启发性、合理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1-3]。为此我们依据教学大纲,紧密结合教学重难点,整理并精选临床真实病例,结合实际设计教学案例,打破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现状,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如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是临床常见的白血病类型,也是重点授课内容,其实验尤为重要,我们对此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实验课病例
患者女,45岁,以“发现白细胞升高1天”为主诉入院。现病史:1天前患者因腹胀、乏力不适于外院就诊,行肝胆胰脾彩超示:胆囊毛糙,脾大(脾厚63mm,脾长径171mm),血常规:WBC 427.8×109/L,分类:白细胞385.6×109/L,淋巴细胞7.5×109/L,单核细胞9.82×109/L,嗜酸性粒细胞7.96×109/L,嗜碱性粒细胞16.93×109/L,红细胞2.88×1012/L,血红蛋白92g/L,血细胞比容27.30%,血小板387×109/L,门诊以白细胞升高待查收治。结合线上平台所给对应血象及骨髓象检查,初步诊断,诊断依据是什么?确诊需要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二)混合课实施过程
校企合作开展《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混合课,落实课前五传、三推、三促,课中一案、一讲、一结+X作业,课后两测、一引、一论、一答,全面实施混合课教学。具体课前:“533”模式+课前3天将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相关资料及要求上传至优慕课,每班分5组,5~6人一组,按要求分组进行病例讨论;课中:随机抽取1~2名学生进行病例分析汇报(初步诊断、诊断依据、确诊需要进一步做哪些检查),教师点评;提出新的问题导入新课,内容讲授,总结;然后进入重庆华教虚拟平台LCQ00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M×100),完成200个细胞分类计数,撰写骨髓报告单。课后:完成线上作业,学生讨论,教师点评总结。
三、改革成效及分析
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水准才能组织讲好一堂生动的混合课,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多方位了解专业知识。为此,学院要求青年教师要做到四通,即通读专业教材、通听专业课程、通做课程实验、通晓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定期到臨床挂职锻炼,鼓励全体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校级和国家级教师教学及检验技能大赛,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氛围,使教师教学和实践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学生的课程满意度也明显提高,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学生对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的课程年满意度为100%。
四、小结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思维,树立生命第一、健康至上的服务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线上线下混合课教学体现了以生为本,泛在学习、自主学习,促教促学的教学氛围,教育模式从传统标准化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灵活、多样、个性化教学,可视为理想的教学模式[5]。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融入线上线下混合课后,实现了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的改变,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的改变,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的改变,重知轻行向知行合一的改变。学生学习难度大、听不懂、不理解,不会诊断,实践能力不强、临床思维缺乏等状况明显改善,教学效果明显提升[6]。线上线下混合课教学还处在不断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不但要不断完善和提升线上资源,还要保证线下教学设计的合理性[7]。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让老师全部加入专业混合课程建设,使学生完全适应混合课教学,全面实现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效果实起来,是我们持续深化教学改革的重任[8]。
参考文献:
[1]肖悦,李唐菲.互动式案例教学在血液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2):220-223.
[2]崔学青,付玉荣,伊正君.案例教学在临床免疫学检验课堂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2):160-164.
[3]李猛,武永莉,刘要伟,等.案例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骨髓细胞形态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0,4(4):366-368,372.
[4]周丽华,方家敏,程霞,等.案例教学法在检验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6):21-24.
[5]张秀梅,田甜,田萌萌,等.近十年我国智慧教学研究的演变与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20(9):62-69.
[6]唐玉莲,曾冬云.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4):6-7.
[7]任翔,隋琳琳,刘渤,等.基于“金课”理念的基础医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初探[J/OL].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4[2021-06-0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300.Q.20210420.1836.002.html.
[8]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10):45-50.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