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信用”模式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建设研究

2021-11-17 13:08周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2期
关键词:志愿信用志愿者

周清

[摘           要]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在共青团的组织和规范下落实各项服务机制,并以自愿和特色服务为基础,对社会和个体给予支援和帮助,发挥着服务社会和思政教育的双重功能。高校应秉承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强信用品质的原则,构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正式纳入青年信用体系构建中,整体和深度推进“互联网+志愿服务”工作模式。

[关    键   词]  “志愿+信用”模式;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2-0122-02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建设,是创新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举措,可有效改善既往教条化的育人问题。高校既要注重体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志愿”特质,还需增强“信用”品质。基于“志愿+信用”模式,有战略思想地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创新和改革。从传统的临时性、孤立性服务转型为延续性和系统性服务。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形式、流程、规则、方法等进行再设计。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特征

(一)在共青团组织领导和规范下进行

共青团是我党重要组织,有着良好的“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光荣传统。在党和国家战略部署方面,共青团发挥十分重要的号召和组织作用。而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就是在共青团的组织和领导下,推进和践行工作行动和任务。新时代下,在共青团的引导和规范下,需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对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根据社会现代化需求、国计民生问题的解决诉求,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

(二)以自愿和特色服务为基础

从发展历程维度来看,大学生志愿服务一直以来都是以自愿和特色服务为基础,落实和完善各项服务工作内容和方法。以特色服务活动为着力点,有组织、有计划地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救助。无论是由大学生志愿者推进的“扶贫接力计划”,还是“绿色行动营计划”,都由志愿者自愿参与和主动实施。随着大学生志愿队伍的扩大,会不断增加特色服务活动,利用不同的公益项目,助力国家和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注重凸显思政教育功能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既是社会塑造人文精神、传播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工具,又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覆盖抢险救灾、法律援助、医疗服务、精准扶贫等各个领域。高校可利用内涵深刻、内容厚重的特色公益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生动和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深层次体验中,使大学生体悟生命价值和意义,并对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建立新的认识。大学生志愿服务更注重突显思政教育功能,为此需以生为本,有明确目的和方向地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建设。

二、“志愿+信用”模式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原则

大学生志愿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发展的稳定剂和助推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建设,需始终坚守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原则。大学生志愿者队伍需服务于自我健康和高素质成长,服务于学校的校风和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将“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作为志愿服务的理念和根本宗旨,注重服务细节和关照弱势群体。大学生志愿者对全面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更多人对社会建立信任感、认同感、归属感,才能加快和谐社会建设进程。而这些需要更多大学生志愿者对普通大众进行精神的引领和感召,为此需采用“志愿+信用”模式落实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建设内容,以保证人文精神塑造和公益服务的品质。

(二)健康可持续推进的原则

高校既要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志愿”和“信用”特质,还需推进该项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凝聚和团结一切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力量,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科学相融合。全面、科学整合志愿服务资源,逐渐形成更强、更持久地服务社会的力量。高校应秉承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建设,做好信用体系的完善、服务机制和模式的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需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专业化,打造一支高品质和健康态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

(三)加强信用品质的原则

志愿服务工作本身具有显著的公益属性和性质,映照的是志愿者的个人品质和思想觉悟。但当大学生志愿队伍不断扩大后,因工作人员数量增加,在管理和监督上产生一定的难度。为此,在实际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需注重加强信用品质的评价和考核,秉承这一原则,对志愿服务内容和工作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尤其大数据时代下,网络金融和信贷服务获得蓬勃发展,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思想引领提出新的挑战。利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建设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过程中,需注重培养和评价大学生志愿者的信用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切实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政教育功能,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三、“志愿+信用”模式下大學生志愿服务工作建设的主要路径

(一)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正式纳入青年信用体系构建中

新时代下,个人征信对大学生求职、创业、借贷、出行等都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如同居民身份证一样,成为大学生身份或信用的标志。目前,大部分院校会将个人征信记录在学生信息档案中,并成为外界考核和评价他们道德品质和信用品质的重要依据。从实际情况来看,基于“志愿+信用”模式,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创新建设是极其必要的。高校应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正式纳入青年信用体系构建中,规范、全面地监督和管理各类信息。

(二)基于“志愿+信用”服务构建信息化工作平台

“志愿+信用”模式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模式的创新,应对既往的工作平台和空间进行延伸和优化。基于高校优质和逐渐扩大的志愿者队伍,构建完善和科学的信用实践平台。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平台,对志愿服务工作信息和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各大院校需全面联动,共同参与到信息化工作平台构建及大学生志愿服务建设工作当中,打造信用、健康、创新的大学生志愿者联合会,以信息化工作平台为基底,统筹管理和布置工作任务。各院校、各院系在联合会的倡议和指导下,需科学、积极建立分会,实现共同协商、上下联动,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规范性、组织性、实效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大学生志愿者的工作特点和问题,制定统一的培训章程和课程,并联合“暖心工程”“青春正能量”等实践活动,培育出一批具有高尚道德情操、高度社会责任心且信用良好的志愿者。

(三)整体和深度推进“互联网+志愿服务”工作模式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建设需深度嵌入社会环境中,积极引进最新的工作理念和技术。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需辐射学生学习、实习、志愿服务等各个方面。高校应进一步拓展大学生志愿工作平台,将社会服务与学习进行深度融合,既要全面强化志愿服务的效能,还需引领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志愿服务的过程,是检验学生能力和品格的过程,更是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现代教育语境下,基于“志愿+信用”模式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建设,应整体深度推进“互联网+志愿服务”工作模式。以互联网为媒介,将“志愿”“信用”“服务”等工作要素进行有效串联。基于网络数据和志愿者行动轨迹,对他们的工作成效、态度、信用进行评价和测评。利用可靠的大数据分析,理性和客观地构建志愿服务的信用评价体系。同时,基于互联网平台,可在线上获取志愿服务信息,了解具体工作的流程和细则,而后在线下能快速、有序地投入工作。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需丰富和完善志愿服务特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大型赛事、文化传播和推广、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以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思政教育功能,促使志愿者的思想政治觉悟、服务精神等获得有效强化,更加科学性、技术性地落实服务工作。同时,高校需注重培养和评价大学生志愿者的道德品质、思维品质,将“志愿”和“信用”进行有效的结合,建设一支专业化、规范化、高素质的社会服务队伍。将“志愿+信用”模式贯穿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始终,真正彰显其独特的品质和特征。

参考文献:

[1]田银双,李佳凝.以“三全育人”理念推进党员志愿服务工作[J].才智,2020,4(29):130-131.

[2]刘莉.参与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影响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0,4(10):85-86.

[3]张华金,邓飞,谢费斯.闲暇生活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机制探析[J].大众标准化,2020,4(19):84-85.

[4]潘静.大学生志愿服務的实践育人功能与实施策略[J].煤炭高等教育,2020,38(5):19-23.

[5]石汉荣,徐梦芝,金浙奇,等.大学生志愿者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6):64-65.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志愿信用志愿者
神秘的植物工厂
The Price of Beauty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青春力量
志愿者
失信商人的悲剧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信用消费有多爽?
“信用山东”微信号正式启动发布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