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波 赵小慧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病因复杂,主要表现为永久性或者一次性脑功能障碍体征和症状。有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位居全球首位,超过336/10万[1]。下肢功能的恢复是中风后患者能够生活自理的关键条件。踝关节内翻使中风患者的足底部不能正常接触地面,重心不能有效前移,从而造成患者步态不稳,因此踝关节内翻是患者不能独立行走的重要因素,纠正踝关节内翻能够减少患者踝关节扭伤,防止摔倒后造成骨折、二次出血等危险情况的发生,改善中风患者步态,提高患者自信心,使中风患者能够更好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对于中风后踝关节内翻单一的康复训练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铍针具有切口小、操作安全简便、疗效好等优点,本研究对79例中风后踝关节内翻患者行铍针治疗以验证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朝阳市中心医院脑病骨伤科治疗的79例中风后踝内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号的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9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38岁,平均(55.62±6.18)岁;病程在2周~14月之间,平均病程(9.11±1.68)月。治疗组40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41岁,平均(55.37±6.08)岁;病程在2周~15月之间,平均病程(9.20±1.71)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见(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由朝阳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同意完成,所有入组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中风病的诊断:符合2020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中风病的诊断[2]:①主症:偏瘫、言语笨拙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②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呛咳、目偏不瞬、共济失调。③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④发病年龄多在25岁以上。具备两个以上主症或一个主症两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1.3 中风后踝内翻诊断标准 以临床症状为诊断标准即患侧下肢用力后踝内翻角度大于0°,足背屈无力或趾屈肌张力增高。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风诊断标准并存在踝内翻;②单侧肢体功能障碍;③首次发病;④临床资料完整;⑤病程在14天到15月;⑥意识清醒并可配合治疗方案;⑦年龄在75岁以下;⑧无严重的心肺疾病。
1.5 排除或脱落标准 ①伴有严重心肺疾病或脏器衰竭不能耐受刺激者;②先天性踝内翻或因骨折等其他因素导致的踝内翻;③不能坚持治疗者;④有凝血功能障碍;⑤施术局部出现炎症反应者;⑥糖尿病患者有肢体缺血或软组织感染倾向者;⑦试验过程中使用影响试验结果的其他治疗。
1.6 治疗方法
1.6.1 对照组:针刺阳陵泉、足三里、丰隆、悬钟、丘墟、足临泣、解溪、太冲等穴[3],采用提插捻转补法针刺,得气后任取两穴,使用由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SDZ-Ⅲ型电针仪,采用连续波,通电后使患者出现足背屈动作且无疼痛感为宜,治疗时间为30min,每天1次,治疗20天。
1.6.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铍针治疗[4]。用双手推按小腿三头肌找到肌筋膜触发点[5,6](肌筋膜和肌纤维在局部挛缩形成的结节)及肌张力明显较其余组织增高点,或者按之疼痛点为铍针进针点。触诊到进针点后,用指端垂直向下做十字压痕,用碘伏常规消毒皮肤,其消毒范围略大于治疗范围。铍针垂直于皮肤进针,采用一点式松解方式,刀口方向与肌肉走行平行进针,进针后采用“十”字型切口,即水平于肌肉走向与垂直于肌肉走向,针下感到阻力时行铍针反复松解,松解时可听到筋膜割裂声,待针下有松动感时出针。术毕后针孔按压12min,同时询问患者的局部感觉,一般等患者原有的疼痛减轻或消失时停止按压,然后用无菌敷料盖住进针点。嘱患者静卧休息,针孔处不可沾水,严防感染。隔日1次,每次选取不同的治疗点1~2个,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共治疗20天。
1.7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7.1 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ryer)[7]评价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项目共17项,各项最高为2分,总分34分,评分越高即肢体运动功能越好。②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omposite Spasticity Scale,CSS)评价患者的足部痉挛[8]。总分16分,0~6分:无痉挛;7~9分:轻度痉挛;10~12分:中度痉挛;13~16分:重度痉挛。评分越低,足部痉挛越轻。
1.7.2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临床经验并结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9]中的规定,制定疗效评定标准如下:①显效:踝内翻程度减轻,足底与下肢夹角增加大于或等于15°,基本能自行活动;②有效:踝内翻程度减轻,足底与下肢夹角增加大于或等于5°,小于15°,影响正常活动;③无效:踝内翻角度增加,足底与下肢夹角增加小于5°,活动能力无明显改善或变差。
1.8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对比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对比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ugl-Meryer评分及CSS评分对比 单位:分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ryer评分及CSS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Fugl-Meryer评分及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治疗前下肢运动功能无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ryer评分及CSS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ugl-Meryer评分及C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比较 单位:例(%)
中风后导致的踝内翻与中风早期下肢处于软瘫期时踝关节不能处于正常的功能位或患者下肢运动不当有关[10,11],以至中风后恢复期时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对脊髓前角细胞的抑制减弱或消失,脊髓反射亢进,致使下肢伸肌模式占优势。具体来说是胫骨前肌、腓骨长短肌及伸趾肌等无力,不足以对抗小腿三头肌、屈趾肌以及胫骨后肌等的痉挛,从而引发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不均衡,形成了踝内翻,所以降低趾屈肌张力及提高足背屈肌肌肉力量是治疗踝内翻的关键[12]。
中风后踝内翻多因阳经经气不足,而阴经经气有余,采取补阳泻阴之法[13],并根据“治痿独取阳明”取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丰隆,针刺时行提插捻转补法,而铍为泻法。电针治疗是常规针刺得气后,通过连接电针仪对胫前肌及腓骨长短肌的刺激使足背曲肌得到强化,以此来削弱小腿三头肌、屈趾肌以及胫骨后肌等的痉挛,以达到踝背屈的动作,从而改善踝内翻。研究表明电针治疗可以改善中风后踝内翻患者的患侧踝内翻角度、下肢功能、步态和平衡能力以及降低踝部周围肌肉痉挛程度,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14]。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治疗前踝关节内翻角度及下肢运动功能均明显异常,经过治疗后患者Fugl-Meryer及CSS评分结果均有所改善,且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效,治疗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铍针联合电针在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内翻效果要优于单纯的电针治疗。
现代铍针是由古代九针中的铍针改进而来,外观由“铍,大针也”“长四寸,广二分半”到现在的直径0.35~0.60mm,长度15~75mm,由“末如剑锋”到现在的末端扁平。用法上也比古代铍针广泛,由“刺大脓”“刺痈者用铍针”扩展到现在的通过切断变性挛缩的肌筋膜纤维,释放肌肉内的压力,从而解除因相应肌肉组织的痉挛,使增高的肌张力降低,使踝关节生物力学动态平衡得以恢复[15]。铍针疗法不仅有针刺作用,还有小针刀切割减压作用,其治疗肌张力增高的原理是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及皮下组织、筋膜和肌肉的切割,刺激深部的感受器,沿着神经纤维传导到脊髓并产生镇痛效果,能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局部充血水肿的消退及无菌性炎症的吸收,使筋膜腔内压力减低,筋膜表面张力降低,达到松解粘连、减压减张的目的[16]。本研究结果提示,铍针结合电针可以改善中风后踝关节内翻,使踝内翻角度减小,从而使患肢站立、行走更加平稳,降低摔倒风险,铍针及电针操作简便、有效、安全且价格便宜,更易于在基层单位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