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郢
(泰山学院 泰山研究院, 山东 泰安 271000)
田克仁是《郙阁颂》传承中的一位关键人物。南宋绍定三年(1230),克仁将汉《郙阁颂》重刻于略阳灵岩寺石壁,并作题跋云:“汉武都太守李翕修析里郙阁碑,在沔州西二十里之金堂阁,岁久昏蚀,殆不可读。克仁开禧间得旧墨本于京口,勘之欧阳公《集古录》、洪氏《隶释》及郡志所载,亡缺差少。来守是邦,因勒诸灵岩寺之石壁,以永其传。绍定三年五月既望,临沂田克仁书。”《大清一统志》“郙阁”下记此事称:“宋理宗时太守田克仁以铭字昏讹,重刻于灵岩之绝壁,在今县南。”[1]13这一重刻极受后人重视,其刻被誉为逼近原刻之佳作:“宋田克仁所刻之《郙阁颂》临本能规模原作,写得有分书遗韵,远超唐人,在宋代亦属稀如星凤者,更可宝贵。”[2]73
这一发现,不觉使人顿生省悟:很可能是因异体字形,使田氏之名在史传被错写误书。果然,当键入“田克悉”三字进行检索时,各数据库都显示大量记录,田克仁的生平、历仕等情况,由此浮出水面。
见于数据库的“田克悉”史料,除《宋会要》《全宋文》零星记载外,另有传记载于明嘉靖《惟扬志》、万历《扬州府志》、崇祯《闽书》、清康熙《江都县志》、乾隆《福建通志》等。这其中以嘉靖《惟扬志》时代最早,为其他诸传之史源。兹先录其文于下:
嘉定戊辰郑自诚榜田克悉,字安叔,江都人。调松溪县主簿,秩满试博学宏词科,寻监车辂院。崔公与之帅扬,重克悉才名,及镇蜀,辟置幕府,赞画居多。后知沔州,以利路提点刑狱事兼安抚使。在任决疑狱,抑侥倖,节浮费,以政绩称,百姓爱之。[5]12-13
《惟扬传》文虽简略,但对田克仁一生事功均有概括。特别是记其知沔州事,更可证实此克悉即克仁。今据所传,作一笺证。
南北乡贯。重镌《郙阁颂》跋中署名“临沂田克仁”。临沂县隋代置,宋时属京东东路沂州。即今山东临沂市。其地在战国属齐,田氏在此居者甚多,或即克仁之先世。但临沂于克仁仅为祖籍,盖因靖康之变后,沂州已为金人所陷,克仁先辈避乱南迁,徙家江都(今江苏扬州),遂为扬州人。时士人虽久已南迁,署名多仍旧贯,以示不忘故土(如周密居吴兴而署祖贯济南)。又南宋科试:“自今科举流寓士人,……其籍贯听依旧用西北旧贯。”[6]5574田克仁自署“临沂”,盖缘此故。
了解田克仁这段家世因缘,可据以解读《郙阁颂跋》上一段文字:“克仁开禧间得旧本于京口。”京口即今镇江,与克仁故乡扬州仅一水之隔,故其访书邻县,种下与《郙阁》夙缘。
进士入仕。田克仁少年即以才名闻于乡里,万历《扬州府志》云:“田克悉,字安叔,学问该博,为乡里所推。嘉定元年进士。”[7]3嘉靖《惟扬志》载克仁科名为“嘉定戊辰郑自试榜”,又《宋代登科总录》据嘉靖《惟扬志》卷一九《人物志·宋进士》、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二○《选举志·进士·宋》、民国《福建通志》卷三二《职官志·宋》著录此科有田克悉[8]4564。据此知田克仁于嘉定元年(1208)登科入仕。
解褐之后,其初仕之官为松溪县主簿,县时属福建路建宁府。即今福建省松溪县。任职期满,再次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按宋代设博学宏辞特科,《四库全书总目》之《玉海》提要云:“宋自绍圣置宏辞科,大观改辞学兼茂科,至绍兴而定为博学宏辞之名,重立试格。于是南宋一代通儒硕学多由是出,最号得人。”[9]1151可见其科声望之隆。克仁中试后,不久被任命为监车辂院一职。车辂院为太仆寺所属机构,掌皇帝乘舆、法物,供大驾、法驾、小驾所用辇辂,并奉引属车,辨车辂、法物之名数及陈列先后次序。
在此职事上,田克仁多次参与了宋廷贡举考试。据《宋会要·选举二十一》记载:
(嘉定)十五年四月十七日,铨试、公试、类试,命监察御史李伯坚监试,秘书少监郑伯诚、仓部员外郎黄桂、刑部郎中沈寔、枢密院编修官兼侍右郎官卢子章考试,秘书省校书郎刘致一、太社令胡刚中、籍田令方淙、合门舍人陈大纪、大理评事江模、赵崇晖、刘槐、主管礼兵部架阁文字叶武子、临安府府学教授潜敷、监左藏库都门富皞、监车辂院田克悉考校。
(嘉定)十六年正月二十五日,命权吏部侍郎程珌知贡举,权刑部侍郎朱着、起居舍人郑自诚同知贡举,左司谏李伯坚监试,宗正少卿方猷、大理少卿曾焕、直焕章阁枢密副都承旨吴格、司封郎官魏了翁、工部郎中秦季槱、将作少监权直学士院卢祖皋、太府寺丞王克恭、秘书郎锺震、宗学博士陈公益、国子博士葛从龙参详,将作监丞邱橚、秘书省校书郎陶崇、杨迈、秘书省正字方淙、太常主簿赵至道、宗正寺主簿冯特卿、主管官告院李大有、陈观、监都进奏院李勋、干办诸军审计司李知新、太学博士杨璘、国子监主簿王与权、国子正高熙绩、太学正李宗勉、宗学谕周直方、主管户部架阁文字陈登、主管礼兵部架阁文字叶武子、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富皞、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林良显、李刘、临安府府学教授巘敷、监车辂院田克悉、监草料场门戴栩、从事郎照略点检试卷,避亲别试监察御史康梦庚监试,吏部员外郎黄桂考校,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范楷、监左藏库中门卫洙、文林郎宋恭、缪师皋点检试卷。[6]5656
在这些考试中,田克仁充当“考校”“点检试卷”,可见其学识已为众所推服[10]94。
参蜀幕府。田克仁在此期间,得到一位巨公的青目,此人便是兼姿文武的崔与之。崔与之(1158—1240),字正之,广东增城(今广东广州市增城区)人。绍熙四年(1193)进士,初授浔州司法参军。历任广西提点刑狱、金部员外郎、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秘书少监等职,为官廉洁奉公,在淮东练兵抗金,政声卓著。嘉定十二年(1219)出为知成都府兼成都路安抚使,“十四年(1221)十一月,宣抚使安公丙薨。宣司奉印来归,军民属望,公权宜纳之,以安反侧。亟闻于朝,继得旨,权宣抚职事。十二月,除四川路安抚制置使”[11]15。任内安边积财,举贤抚士,蜀境宁谧。崔与之任扬州日,便闻知克仁才名,及其镇蜀,特请于朝,征克仁入幕府。田克仁自此参幕四川。《惟扬志》称其在蜀“多资赞画”,可知克仁对与之颇多佐划之功。惜史简有缺,不能详稽其事。正因为其参幕成效颇著,崔与之荐书于朝,委以专城之寄。
出知沔州。沔州地当南宋抗金前线,特别历经吴曦之叛后,其战略地位在宋金对局中日益突显,地方长吏任命非同寻常。为了加重田克仁事权,特加了管内安抚四川制置司参议兼衔。对此北宋人李鸣复(泸州人,嘉定二年进士)在《论金城守御疏》中论列:“臣尝精思熟虑,窃见沔阳虽为次边,最号冲要守,以季捴尝假之以节制军马之名,继以田克悉,又畀之以制司参议之职。朝廷规画意盖有在。”[12]453-455克仁出知沔州之时间,根据“忠清”题衔“新除”二字推考,当在绍定三年(1230)年初。
田克仁在沔州政绩,《惟扬志》列出了三事,即“决疑狱”,即善于审判复杂案件;“抑侥倖”,即抑制奔竞钻营的宵小之徒,端正官场风气;“节浮费”,即裁减冗费,省约资财,以减轻州民负担。三举赢得“百姓爱之”。《惟扬志》又称其后“以利路提点刑狱事兼安抚使”,利路指利州西路(治沔州),提点刑狱全称为提点刑狱公事,是路提刑司的长官,主要掌管刑狱之事,并总管所辖州、府、军的刑狱公事、核准死刑等,也有权对本路的其他官员和下属的州、县官员实施监察。南宋初期各路均设安抚使司,一般以各路最重要的州府长官兼任安抚使,宁宗后因各路兵民之政分别由都统制司等分管,职权渐轻。上列官衔应是田克仁知沔州时之加官。李昌宪《宋代安抚使考》绍定六年(1233)前数年利州西路安抚使名氏有缺[13]544,据此可补入田克仁名。
上述新检获资料,展示出田克仁之生平仕历,可知其人不仅是一位金石家、书法家,还是一位勤政爱民、治郡有方的循吏。我们瞻对宝刻之时,对其书刻者兼生敬意。另外这一考索对宋代文献考校也不无意义,除了可将传世文献中的“田克悉”校改为“田克仁”外,还可订正史料整理中的一些讹误,如《全宋文》在校录李鸣复疏文时将田氏之名点断作(“继以田克,悉又畀之以制司参议之职”)[12]453-455,即可据以改正。史、石互证的作用,在此个案上再次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