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互联网+”视角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跨学科文化渗透实践研究与创新

2021-11-17 03:58梁婷婷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跨学科跨文化一带一路

梁婷婷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6)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互联网+视角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跨学科文化渗透研究分析

(一)研究结果分析

基于“一带一路”背景,笔者对自己所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涉外日语、涉外护理专业的2019级(大二)专业生(每个专业抽样100人,共300人),针对跨文化意识、教师跨文化教学手段及学生英语学习中最关注的学习点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1—图3所示。

图1 跨文化意识

图2 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图3 教师跨文化教学手段

通过含50道题的“‘一带一路’国家风俗文化问卷”的调查结果(见图1)可看出,涉外日语、商务英语及涉外护理三个专业的学生跨文化意识不强,三个专业均只有不到一半的同学对跨文化知识熟悉。从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调查结果(见图2)来看,三个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几乎都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或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学习英语是为了考试而学习。通过学习英语拓充自身跨文化的知识面的同学人数只有总人数的35%左右。图3的结果显示了英语教师在跨文化教学手段上所应用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单一,利用互联网技术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跨文化教学手段占比仅12%。以上这些结果显示,“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互联网+”视角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跨学科文化渗透亟待加强。

(二)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由实践研究发现如下问题:第一,师生对跨学科英语文化教育意识很薄弱,将教学重心放在基础英语教育上而忽略了跨文化教育所带来的有益辐射,学生整体缺乏对英语文化的探究,不利于全面人才的培养;第二,教师跨学科文化渗透方式不成熟。除了教学手段单一外,教学方式也是以传统的灌输式为主,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第三,在调研过程中,由于是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所以对于跨文化活动及评价也十分缺失。师生都不太关注学习效果的吸收内化和反馈。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互联网+”视角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跨学科文化渗透实践的创新方案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从顶层设计渗入跨文化意识培养

1.培养目标的多样性

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学科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从培养目标入手,从顶层设计深入跨文化意识。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可从三个维度入手,分别为人才的服务面向、层次以及类型。从欧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现状来看,其人才培养目标非常明确,且具有多样性特征,并围绕社会发展需求来制定,具有一定的务实性,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来看,高职院校在我国“一带一路”背景下,应制定面向社会、面向行业、面向学生个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于学生岗位能力及职业素养的提升,将跨学科文化意识渗透在人才培养目标中,为国家培养优质的专业型人才。

2.课程设置的开放性

课程与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前提与核心。课程的科学化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基本的路径,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要想加强“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互联网+”视角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跨学科文化渗透的顶层设计,需要设置系统化、适用性的课程内容。第一,系统性是指专业核心课程应与内容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且较为稳定,能够基本明确人才培养的规格;第二,适用性是指课程内容以及授课形式都应着眼于行业需求和学生就业发展需要。具体来说,首先,应结合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设置切合实际岗位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其次,以高权威性的技能证书考核代替部分专业课程,潜移默化中鼓励学生多接触行业知识,将跨学科文化意识渗透其中,主动参与岗位实践,提升课程学习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最后,实现与高校及其他职业院校的“横向沟通”,倡导学分互认,有效丰富课程学习的内容。

3.考核评价的实效性

考核评价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英语跨学科文化教学,应突出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打破以上单纯依靠理论知识考核来评价学生的方式。尤其对于一些专业技能课程,应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平时作业与卷面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素养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避免死记硬背。另外,关于评价的语言还应具有一定的激励性,关注学生英语学习自信心的养成,这是培育他们跨学科文化意识的重要层面。

(二)搭建“一带一路”英语国家线上课程,联动跨文化学科建立实时更新的教学资源库

“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互联网+视角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跨学科文化渗透,可以通过搭建‘一带一路’英语国家概况”线上课程的方式,拓宽跨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深度和广度,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在线上课程的设置里可融入“一带一路”国家的习俗、文化、与中国的合作项目等简介,在学习其他国家文化的同时,学习到中国的文化自信、大国风范。跨文化的学习仅存在于英语专业远远不够,还需联动其他跨文化学科,如涉外护理、涉外日语等学科进行多维学习。主要学习模式如下。

第一阶段:教师在线上布置跨学科文化主题的任务。这一阶段主要是激发学生“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学科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学习完课本知识之后,需要提出相应的跨学科文化知识的问题,并借助网络在线资源为学生布置任务。如让学生讨论“斯里兰卡在问候与用餐习俗上与中国的区别”这一问题,之后再播放相应的英语视频,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获取知识。

第二阶段,学生课下自行查找资料并完成任务。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学习网站及软件查找资料,并与英语国家的大学生进行线上文化交流,获取更多关于跨学科文化方面的信息。此阶段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英语学习兴趣,而且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阶段,学生展示,教师评价。在每一单元结束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以跨学科文化为主题的活动——“Culture Corner”,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表演,最后教师进行评价与指点,在浓厚的文化交际氛围中,强化学生跨学科文化意识的培养。

(三)落实“互联网+”实质作用,发挥超星等平台作用

要想在“互联网+”背景下培养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跨学科文化意识,可以发挥超星平台的作用,让学生在海量的教学资源中自主学习,协同他们说好英语,说好中国文化,提升他们的知识与技能层次。学生跨学科文化意识的培养强调的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因此需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平台,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互联网+”视角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跨学科文化渗透实践模式如下。

课前自学环节:首先,在超星平台上发布调查问卷,了解学生跨学科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其次,上传教学参考资源,以文本或视频资料的形式展现,让学生提前预习所学内容。

课中协作阶段:教师可以组织案例分析及角色扮演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教师提前将教学案例放入云盘中,并进行分组,互相讨论;第二个活动是为学生创设即兴表演,让他们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文化的差异,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交际水平和与人协作的能力。

课后巩固拓展:课后环节非常关键,主要以布置作业和课外阅读的方式,拓宽学生的英语文化事业。一是通过测试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二是通过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英语学习资源库;三是采用笔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学习体会,以此来提升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加强教师培训学习,做好知识和文化的第一手传播

基于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互联网+”视角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跨学科文化渗透实践现状以及具体问题的研究,要进行创新方案的提出,需从“互联网+”视角出发,在教学过程中统一“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跨学科文化渗透教学的目标,高校师资团队应在整个具体方案落实过程中团结一心,推动实践方案的研究和改善过程。

关于高职英语教师培训方面,应及时更新他们的跨学科文化知识、拓宽他们的文化事业。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可以举办一系列的跨学科文化主题的讲座,丰富教师跨学科文化方面的知识,针对性提升他们的跨学科文化教学水平。此外,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可以采用“校本培训+校外培训”的方式,以教学岗位为主课堂,架设语言运用与文化意识之间的桥梁。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实现教师跨学科文化知识的内化,而且能够促使他们自觉实践、有效提升专业化水平。加强教师培训与学习,构建高职院校跨学科文化教师队伍,做好知识与文化的第一手传播,对于跨学科文化渗透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作用。

三、总结

“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互联网+”视角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跨学科文化渗透研究,从现状分析,基于时代发展的局限性以及研究的侧重性,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与互联网技术的交融尚不完善,由于师资团队的不断改革和调整,也带来了教学目标无法明确和统一的问题。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互联网+”视角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跨学科文化渗透研究,对于其主要解决方案,首先是要明确两个背景的实践特色,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借助时代优势加强课堂效率;其次是完善与互联网时代的交流,实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巩固互联教学所带来的优势。高校师资团队内部还可加强经验交流,为实践教学过程保驾护航,推动实践研究过程。“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互联网+”视角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跨学科文化渗透研究,可在跨文化渗透英语教学中寻找到如何加强文化教学、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并加以实践。

猜你喜欢
跨学科跨文化一带一路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