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泰
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之一。他传授理学,宣扬儒家思想,反对功名利禄,推进三纲五常。“张栻非常强调儒学的重新诠释、推广与传播,重视儒家之礼义的挖掘与礼仪的推行。”[1]16张栻对儒家礼范畴内涵的诠释彰显了其理学思维径路,主张以理释礼、以序达礼、以义合礼,以美和礼。张栻的礼范畴内涵凸显了四个维度:理、序、义、美,理是根本。具体的逻辑维度见下图:
图中说明张栻从四个维度阐释礼范畴的内涵,礼是理之礼、序之礼、义之礼和美之礼,礼的内涵凸显了理、序、义、美四个方面的要义。礼的内涵即是尊理、循序、信义和美和。礼内涵的理、序、义、美四个方面的要义体现了礼的道善本体、节文致用、内外相合和体用和美的内涵,四个维度的要义体现了体、用、合、和的哲学思维。张栻对礼范畴内涵四个维度的阐释以理作为礼的核心内涵,礼的生成源自理的根本,序、义、美的三内涵是理本体的发用,这说明了张栻学术思想的理学本质。本文以张栻理学为宗,拟从这四个维度阐释张栻的礼范畴内涵。
中国传统哲学和伦理对礼范畴的诠释很多,在张栻之前哲学家们对礼内涵的阐释并未归结于理,但从本体上说明了礼的内涵,礼伦理的本体是天。《礼记》以天说礼:“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2]1426礼伦理的本体是天,礼源自于天。《尚书》以天秩说礼:“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2]139礼本自于天的秩序,人行礼是本体的运用。董仲舒继续沿用礼本于天的思想,礼是天数:“春秋贤而举之,以为天下法,曰礼而信。礼无不答,施无不报,天之数也。”[3]6礼是天数,礼伦理以天数为本。“察天人之分,观道命之异,可以知礼之说矣。”[3]472礼本于天,人运用礼,体现天道。北宋开始,则将礼的内涵从理上进行阐释,转向礼是天理。二程以理说礼:“礼者,理也,文也。理者,实也,本也。文者,华也,末也。理是一物,文是一物。文过则奢,实过则俭。奢自文所生,俭自实所出。”[4]125礼是理,礼以理为本。“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是理也。不是天理,便是私欲。人虽有意于为善,亦是非礼。无人欲即皆天理。”[4]144礼是天理,礼以理为本,不以欲为本。张栻继承了二程礼是理的阐释思路,将礼的内涵归结于理,以理释礼,将礼归结为天地之礼、天下之礼和人生之礼,这三方面的礼都以理为本。从哲学逻辑上说,张栻礼范畴内涵诠释首先从理维度上展开,理是礼的本体,理维度的礼内涵诠释凸显了礼是天理、大道和人生的内涵,体现了理、道、事的哲学思维发展逻辑,这是张栻对礼内涵诠释的第一层逻辑。
首先,张栻认为礼的内涵是天地之礼。礼的根本即是理,礼是天理,礼伦理的本体是理。张栻沿用了理学的思想路线,将礼上升为本体之理,即是说礼本身即是理,因为理是天理。“礼者理也,理必有其实而后有其文。文者,所以文其实也。若文之过,则反浮其实而害于理矣。”[5]114先秦到两汉基本沿用礼源自于天,但没有将礼作为本体之理上去看,到宋代则将礼上升为本体之理,“无违,谓无违于理也。礼者,理之所存也”[5]105。礼是理的存在处,礼具有理的性质。礼是事物内在的性质,因为是理,这与经学思想一致。《礼记》曰:“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2]1537礼是事物内在的性质,即是理。《礼记》说:“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是故天时有生也,地理有宜也,人官有能也,物曲有利也。”[2]1430-1431《礼记》将礼阐释为根本和文用,没有从本体之理上说礼,而是从内在的宗旨本义和外在的文用上说礼的内涵。张栻也将礼说成根本宗旨:“礼者为国之理也,言之不让,则为废礼,而失所以为国之理矣。”[5]213张栻的意思是礼是国家的根本宗旨。“克尽己私,一由于礼,斯为仁矣。礼者,天则之不可逾者也,本乎笃敬,而发见于三千三百之目者,皆礼也。”[5]214礼即是天理,又是人的根本宗旨,既是本体之理,又是天的原则宗旨之理。“人受天地之中以生,仁义礼知皆具于其性,而其所谓仁者,乃爱之理之所存也”[5]372,礼本身即是天理本体,又是人生宗旨。“充夫辞让之端,而至于礼无所不备”[5]373,“不仁不智,则悖理而害于事,无礼无义矣”[5]374,礼是理,是天理本性。
其次,张栻认为礼的内涵是天下之礼。张栻将礼释为本体之理,由天地之理走向天下之道。天理转化天下大道。礼既指本体之理,又指礼源自本体之理,即是本体礼和致用礼。本体之礼发用为天下之道,礼是天下大道,是天下之理。《中庸》说礼是天下之道:“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6]28意思是礼体现为天下之道,亲亲和尊贤都是礼道,是天下大道。《礼记》说礼是天下之道:“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2]1426意思是礼是天下大道,有礼的存在和运用,家国天下才能讲信修睦。张栻继承了《礼记》思想,认为礼是天下大道:“礼乐征伐,天子之事也。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矣。盖天子得其道,则权纲在己,而下莫敢干之也。所谓自天子出者,天子亦岂敢以已为可专,而以私意加于其间哉?亦曰奉天理而已矣。”[5]267礼是天下大道,天下大道源自天理,理导致礼。“盖诸夏者圣帝明王之道,中正和平,礼义之所宗也。夷狄者,背礼而弃义者也。”[5]416礼是天下大道,中正和平,帝王之道即是以礼为道。
最后,张栻认为礼的内涵是人生之礼。张栻诠释了礼是天地之礼、天下之礼,接着将礼释为人生之礼。礼是人生行为依据,是人之理,人生之礼即是人生之理。礼是人生之礼的阐释源自孔子。孔子曰:“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君子以此之为尊敬然。”[2]1611礼是理,礼是人生的根本宗旨。张栻继承了先秦儒家思想,认为礼是人生之礼,是人生立道的根本宗旨:“礼者,理之所存也。生事之以礼,以敬养也;死葬之以礼,必诚必信也;祭之以礼,致敬而忠也。亲虽有存没之间,而孝子之心则一而已。存是心而见于节文者无不顺,所谓‘以礼’也。”[5]105人生的存在以礼为行动的原则和宗旨,生死祭葬都以礼作为原则标准。张栻说:“知命则志定,然后其所当为者可得而为矣。礼者,所以检身也。不知礼,则视听言动无所持守,其将何以立乎?知礼则有履践之实矣。知言,如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之类。”[5]303张栻认为礼是人生存在的根本宗旨,是人行为践履的标准,人生之所以为人生,以礼为标准,礼是人生之礼。“先王制礼,本乎人心者也”[5]387,礼是人的本心。“盖礼义本人心之所同然”[5]400,人人具有礼的本心。“以仁存心,以礼存心者,言存主乎此也。仁者爱人,仁者必爱人也。有礼者敬人,有礼者必敬人也。”[5]492仁是人的本心,礼也是人的本心,本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其舍生而取义,由饥之食、渴之饮亦为其所当然者而已。故曰: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欲谓礼义,所恶谓非礼义也。欲恶若是,乃为得夫性之正矣。”[5]553礼是人的根本,所欲必须符合礼义,礼使人的行为符合本性的正位。“自明而诚,复其天性之本然者也。动容周旋皆中礼,盛德之至,盖生知之事也。”[5]645人生就是符合礼的人生,礼是人生之礼,人生之礼即是人生的理。
综上所述,张栻将礼内涵首先从天理的本体维度进行诠释,即是说礼是天理,一是说礼源自天理,二是说礼本身即是本体之理。天理维度的礼从天地之礼、天下之礼和人生之礼进行阐释。张栻继承了先秦和经学思想中的礼源自天道、天命的学说,认为礼即是理,从本体上说明礼是天理,从理学视角诠释了礼的内涵,礼是天地之理。礼又是天下大道,是天下之礼,天下运行以礼为原则宗旨,天理派生出天下大道,礼即是道。礼又是人生之礼,人之所以为人关键在于有本心之仁和本心之礼,礼是人生的根本原则,既是本心宗旨,又是行为原则,礼是人的本性,是人生之理。
张栻将礼的内涵从本体上归结于理,是本体维度的诠释。礼不仅仅是本体上的理,还是致用上的序,即是说礼的内涵在运用上体现了秩序的本意,礼即是伦序、秩序。《尚书》说:“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2]139天的秩序即是礼,人以天的秩序运行则是天地之礼的运用,五礼是天礼的运用。《礼记》说:“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2]1426《礼记》认为圣王修明礼序是为了天下治理,突出了礼的伦序内涵。董仲舒以秩序说礼:“圣人之道,众堤防之类也。谓之度制,谓之礼节。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制,朝廷有位,乡党有序,则民有所让而不敢争,所以一之也。”[3]231礼有秩序,通过秩序达到和谐统一。“礼者,继天地,体阴阳,而慎主客,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以德多为象。万物以广博众多,历年久者为象。”[3]275-276天地阴阳有秩序,礼即是秩序。二程也说礼即是差别,是秩序,“义,宜也。礼,别也”[4]14,二程的礼内涵突出了礼的秩序和差别意蕴。“圣人缘人情以制礼,事则以义制之”[4]87,礼有差别,其原因是因为人情而产生差别。从先秦到宋代,礼的内涵凸显了秩序和差别的意蕴。张栻继承的先秦、经学和北宋理学的礼内涵诠释,突出礼的秩序意义,从致用维度诠释礼,以序达礼,礼的内涵体现为秩序的运用,这是张栻礼内涵诠释的第二层逻辑,由体到用,由理到序。张栻致用维度礼内涵的诠释主要从秩序之礼、约文之礼和节义之礼三个方面展开,凸显了本、用、合的逻辑进程,礼的序层次逻辑说明礼是天理当然本体之序、天下大道致用之序和人生天人和合之序。
首先,张栻认为礼的内涵是秩序之礼。礼是秩序,这是礼最直接的内涵,体现了礼的尊卑、远近、亲疏的内涵,秩序体现了规矩、次序和等级意思。张栻基本传承了先秦礼的秩序的内涵,认为礼是秩序之礼,体现了个体位置的差别、差异和等级。《礼记》说礼有差异的内涵:“乐者为同,礼者为异。”[2]1529礼体现了差异、等级的内涵。张栻认为礼是天的秩序,人运用礼,讲究秩序,张栻说:“夫礼者,天之秩也。禘之为礼,惟天子得用之,而诸侯不得用之者,盖天理之所当然也。天下万事皆有所当然者,天之所为也。苟知禘之说,则于治天下之道如指诸掌之易明,亦曰循其理而已矣。”[5]117人依据礼的秩序而运用礼序。“夫子常教人者,诗、书、执礼也。执礼者,人所执行之礼,所谓曲礼者也。以此三者教人,使之涵泳践履,循循有序,性与天道亦岂外是而他得哉?”[5]162夫子之教即是读诗书,执行礼。“广居,仁也;正位,礼也。”[5]423礼讲究位置的适当性,礼要求遵从正位,正位即是秩序排列。“盖三纲五常,人之类所赖以生,而国之所以为国者也。上无礼则失是理矣,下无学则不学乎此矣。”[5]442三纲五常即是礼,是秩序,个人与国家都以三纲五常之礼而成人,而治国,遵从礼的秩序。
其次,张栻认为礼的内涵是约文之礼。礼的内涵是规范、约束的意思,这种规范和约束是礼,礼是一种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文明人有礼,体现了约文,即约束、约定的文明举止。从先秦到两汉都认为礼是节文,《礼记》说礼是节文:“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2]1618意思是礼是节文,节制人情的过度放纵。朱熹继承先秦和经学关于礼的内涵意蕴,说礼的根源在于仁:“礼者,仁之节文。”[7]109为了仁,则通过礼进行节制。朱熹说:“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6]51礼是天理,是节文之礼。张栻沿用了礼的节文内涵,认为礼是秩序和规矩。张栻说:“博学于文,广闻见也;约之以礼,守规矩也。闻见虽多,而不能约以规矩,则操履不实,亦岂得不违叛乎?故必博文而约礼,然后可以弗叛。”[5]153博学多识,文化深厚,则有礼的规范和约束,遵从礼的秩序。“虽然其高未易攀也,其坚未易入也,圣人之中未易可得也,而夫子则循循然善诱人,从容不迫,以其序而进之。其所为循循善诱者,不过博文约礼而已。博文者,使之集众义于见闻之间也;约礼者,使之宅至理于隐微之际也。”[5]182礼的约束即是讲究规矩,遵守秩序。
最后,张栻认为礼的内涵是节义之礼。约文也是指节文,礼是节文,目的是对道义的遵守,因此礼的内涵也指节义。礼的秩序显现在个人的节制上,体现了义的规范。《礼记》说礼受仁节制:“礼节者,仁之貌也。”[2]1671礼有本质涵义则是仁,即是说节制之礼是为了达到仁,仁的实现要有节制之义,礼是节义之礼。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6]131礼是节义。张栻沿用了先秦和汉代礼的节义思想:“恭、慎、勇、直,皆善道也。然无礼以为之本,则过其节而有弊,反害之也。盖礼者,其节之存乎人心者也,恭而无礼则自为罢劳,慎而无礼则徒为畏惧,勇而无礼则流于陵犯,直而无礼则伤于讦切。然则其弊如此,其贵于恭、慎、勇、直者何哉?盖有礼以节之,则莫非天理之当然;无礼以节之,则是人为之私而已。是故君子以约诸已为要也。”[5]170礼是节制、调节之义,达到人心归正,符合天理当然。“乐节礼乐,则足以养中和之德;乐道人之善,则足以扩公恕之心;乐多贤友,则足以赖辅成之功。”[5]269节义之礼可以达到中和之道。“礼者,所以检身也。不知礼,则视听言动无所持守,其将何以立乎?知礼则有履践之实矣。知言,如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之类。不知言,则无以知其情实之所存,其将何以知人乎?故知言则取友不差矣。”[5]303-304节义之礼使人的视、听、言、动符合规矩,符合天道人情。“有礼义,则自身以及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上下序,所以为治也。故无礼义则上下乱。”[5]629礼的节制内涵体现了个人和国家的一致性,达到安定的治理。
综上所述,张栻将礼内涵从秩序的致用维度进行诠释,即是说礼是秩序和伦序。张栻继承的先秦、两汉和北宋儒学礼的内涵思想,突出了礼的秩序内涵,从致用维度诠释礼,以序达礼,礼的内涵体现为秩序的运用。张栻将礼内涵诠释为秩序之义,体现了由体到用、由理到序的哲学逻辑。张栻致用维度上的礼内涵诠释主要突出了秩序之礼、约文之礼和节义之礼三个方面,凸显了本、用、合的逻辑进程,礼内涵上序的层次逻辑说明礼是天理本体之序、天下大道致用之序和人生天人和合之序。
张栻对礼内涵的诠释从本体上归结于理,从致用上归结于序,完成了体用两个维度的诠释,张栻对礼的诠释要进入到内外合一的维度,内外合一即是义,即是说礼是信义之礼,以义合礼。义即是内外合一,体用合一。义是对仁的实施。韩愈说义是对仁的合宜行动:“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8]2662礼的本质之义则是与仁的相合宜,礼的运用体现义的需要,张栻礼内涵诠释的第三层逻辑即是合宜维度的诠释。张栻礼的合宜维度的诠释凸显了仁与义在礼上的结合,以义合礼,礼是信义。合宜维度的诠释体现了礼的本义,即是说礼即是仁的彰显,是大义的需要和实现。张栻合宜维度的诠释主要从人道之礼、天下之礼和国家之礼三个方面展开,从个人、天下和国家进行诠释,体现出个人之礼是正义,天下之礼是大义,国家之礼是顺义。个人之礼是正道,天下之礼是仁道,国家之礼是政道。合宜维度的诠释体现了哲学意义上的体用合一,逻辑上完成从身、家到国的诠释过程。
首先,张栻认为礼的内涵是人道之礼,人道之礼以正义为礼的本义。从本质上说,个人有礼,展现出人的正义,礼是个人正义的体现。个人注重内在的修养,修养通过礼展现出来,礼节体现了正义。《礼记》说礼是士的本义:“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2]1610民众有礼,有敬让之礼,规矩之礼体现了民众的正义本质。董仲舒说礼是仁和文:“礼者,庶于仁、文,质而成体者也。”[3]55礼是文,但本质是仁,礼以仁为本质。“君子笃于礼,薄于利,要其人不要其土。”[3]123君子之礼以人的本质为礼,人的本质是仁。二程说礼是人的本质:“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4]43礼体现了人的仁的本性,礼失去了仁则是夷狄和禽兽。张栻吸取了先秦、两汉和北宋儒家对礼的内涵的诠释,认为礼是人的本义,是信义之礼。张栻说:“故信近于义,则其言可复也;恭近于礼,则远于耻辱矣。因恭信而不失亲,近于礼义,则亦可宗尚矣。盖以其务实循本,而非慕其名以事于外者也。”[5]101礼使人有耻辱感,礼追求本质,礼的根本即是仁的本义。“盖三纲五常,人之类所赖以生,而国之所以为国者也。上无礼则失是理矣,下无学则不学乎此矣。”[5]442三纲五常是礼,以仁为根本,是个人存在的根本。“夫死生则有命,富贵则在天,君子夫何为乎?以敬而无失为主,其接人则恭而有礼而已。敬而无失,在已居敬而不违也;恭而有礼,待人恭逊而中节也。此乃人道正理,以行于世,而人自乐亲之,四海之内何莫而非兄弟?是则何孤立之忧乎?易所谓‘显比’者,是其义也。”[5]216-217人有礼是因为人有正义之理,四海之内皆兄弟是因为以仁道为根本,礼是正义。礼的本义从个人视角上说是正义之礼,礼是信义之礼。
其次,张栻认为礼的内涵是天下之礼,天下之礼以大义为礼的本义。人与人的关系维护需要礼,天下之礼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大义。《礼记》说礼是义:“故礼也者,义之实也。”[2]1426礼是义的实际和体现。二程说礼是义:“大凡礼,必须有义。礼之所尊,尊其义也。”[4]177礼体现了大义,礼的内涵就是义,义是仁的实施和合宜。张栻将先秦、两汉和北宋儒家礼的内涵向前推进,认为礼的内涵以仁为本义:“仁能守之,则在己者实矣,又须庄以莅之,而后内外相成而无弊。而又欲动之以礼,然后为尽善。动之以礼者,以礼教民风动之也。”[5]262礼的运用即是推行仁义,礼体现为义,是仁义的合宜。张栻解释“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时说:“圣人斯言,伤时人不知事君之礼也。曰‘尽礼’,则非有所加也,适当其宜而已。观乡党所载,与夫拜下之从,则可见也。尽礼而人以为谄,则时人之不知礼可知矣。特曰‘人以为谄也’,圣人道大德弘,故其言含蓄如此。”[5]119尽礼不是为了巴结和奉承人,而是义的需要。“义以方外,是义为用也。而此章则以义为体,盖物则森然具于秉彝之内,此义之所以为体也。必有是体,而后品节生焉,故礼所以行此者也。其行之也以逊顺,则和而不失,故逊所以出此者也,而信者又所以成此者也。盖义为体,而礼与逊所以为用,而信者又所以成终者也。信则义行乎事事物物之中,而体无不具矣。”[5]258仁是本,义是用,礼则是仁义的结合,体现了仁道大义。礼的内涵是天下之礼,人与人之间追求天下大义,礼是仁道大义。
最后,张栻认为礼的内涵是国家之礼,国家之礼要顺义,顺义为礼的本义。礼的内涵在国家层面上是顺义,顺义即顺从民义,国家之礼是顺从民义。张栻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夫子所以哂季路。然则能以礼让,固为国之本,盖和顺辑睦之所由兴也;不能以礼让,则其为国也,将如礼何?谓礼虽在,天下其将如之何哉?是亦无以为国矣。”[5]128国家之礼以让为礼,让是为了国家发展,和顺人心,礼让即是顺从人心。“礼者为国之理也,言之不让,则为废礼,而失所以为国之理矣。”[5]213礼以让为礼,国家之礼需要礼让。“礼以敬为主。宗庙之事严矣,其大体圣人固无不知也,至于有司之事,则容亦有所不知者焉。知与不知,皆从而问,敬其事也。或以为不知礼,圣人告之以‘是礼也’,所以明礼意之所存也。”[5]118礼体现为敬,敬之礼则是对民众的敬意。“欲人君推是心以行仁政,而其终则欲人臣知礼义而法先王。”[5]443仁政是先王制定礼义,行仁政则是国家之礼。“信仁贤而后礼义兴,礼义兴而后政事修,虽三王之所以治,亦不越是矣。”[5]629国家之礼以仁为礼,顺从天下民义。
综上所述,张栻将礼内涵从合宜的内外合一维度进行诠释,即是说礼是信义,是大义。张栻突出礼的大义内涵,从合宜维度诠释礼,以义合礼,礼的内涵体现为仁义的合一,实现了内外合一。合宜维度的诠释体现了礼的本义,礼是仁的彰显,是大义的需要和实现。
张栻对礼内涵的诠释从本体上归结于理,从致用上归结于序,从内外合一上归结于义,张栻对礼内涵的诠释要进入到美善的维度。美善的维度即是和,即礼是美善之礼,以美和礼。美善、至善是精神伦理发展的最高目标,“至善即是理想状态和完美境界,至善是人类发展的目标和精神追求的理想”[9]92。朱熹说:“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6]3美善、至善即是事物达到终极或者最高目的的善,“善是满足需要、实现欲望、达成目的的效用性”[10]26。礼的运用要达到最高的精神美善和至善,实现内外合一、体用合一的美。朱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6]51礼的目标是美。礼的运用最终达到和美,礼的运用是为了和,和的目标是达到美,因此礼内涵包含美的意义。张栻对礼内涵的诠释最终维度要进入到美善的维度,即是说礼是和美之礼,美是礼内涵的理想逻辑。“安仁者其心纯一,不待勉强,而无不在是也。利仁者知仁之美,择而为之,故曰利也。”[5]124礼的运用是推行仁,符合义,礼有利于仁,是美的体现。美善是思维发展的最高逻辑。张立文教授说:“艺术是人类精神家园的一种形式。”[11]295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张栻对礼内涵美善维度的诠释主要从和乐之礼、和睦之礼和人生之礼三个方面展开,体现了礼的自然和美、天下和美、人生和美三层指向,礼的运行可以达到天地之和、天下之和、人格之和,礼从属于乐、人、心三方和美。
首先,张栻认为礼的内涵是和乐之礼,和乐之礼是美善之礼。和乐之礼来自自然本义,自然是和美的,自然之和是乐和。《礼记》说礼是和乐之礼:“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近于礼。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2]1531自然之礼是天地万物的自然秩序,具有仁义礼的性质,自然之礼和乐。董仲舒说礼是天地自然之礼:“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3]168天地、万物和人构成世界,形成了自然的排列秩序,是自然之礼,自然和美。二程说礼是和乐之礼:“礼只是一个序,乐只是一个和。只此两字,含蓄多少义理。”[4]225乐是礼的运用,礼乐相和,“天下无一物无礼乐”[4]225。自然之礼都是和乐之礼,处于和美的状态。“礼以和为贵,故先王之道以此为美,而小大由之。”[4]257和即是美,和的目标达到美善。张栻沿用了古圣先贤关于礼的和乐思想,认为礼是和乐之礼,礼的运用以和为方法,达到美善。张栻说:“礼主乎敬,而其用则和。有敬而后有和,和者,乐之所生也。礼乐必相须而成,故礼以和为贵。”[5]100和是礼的运用,礼用而致和、致美。“事不成则失其序而不和,礼乐之所以不兴也。礼乐不兴,则必至于从事于刑罚,以强人之从己,则刑罚不中,而民无所措其手足矣。名之不正,其弊盖至此。若夫君子,则其名必可言,其言必可行,言未尝有所苟,以其正名为先故耳。”[5]226事情有自然的秩序,按照自然的秩序行事,则达到和,礼乐相和,以礼待民,名正言顺。
其次,张栻认为礼的内涵是和睦之礼,和睦之礼是美善之礼。和睦之礼来自天下本义,天下是和美的,天下之和是人和。先秦至两汉都注重礼的自然之义和天下之义,认为礼是天地之礼和天下之礼。董仲舒说《礼》体现为美,“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易春秋明其知”[3]35,意思古代圣贤之书《礼》具有美善的性质和目标,力求达到天下人人美善。张栻继承了古圣先贤关于礼是美的思想,认为礼是善道,使天下人人美善、和美。张栻说:“若夫乐与好礼,则进于善道,有日新之功,其意味盖无穷矣。”[5]102礼是善道,意味深长,和美无穷。“使人人各亲其亲、长其长,保其良心,以无失其常性,则顺德所生,上下和睦,而灾害不萌。由是而积之,礼乐可作,四灵可致也。虽然,使人各亲其亲、长其长,其本在于人君亲其亲、长其长而已。亲亲,仁也;长长,义也。”[5]451天下人人以礼为宗旨,在天下运用礼,天下和睦,实现仁义,和睦而美善。“先王之道以此为美,小大由之,而无不可行也。然而有所不行者,以其知和之为贵,务于和而已,不能以礼节之,则其弊也流,故亦不可行也。盖为礼而不和,与夫和而无节,皆为偏弊也。礼乐分而言之,则为体为用,相须而成;合而言之,则本一而已矣。”[5]100-101礼的运用以和为方法,通过礼之和,达到美的目标,实现体用合一,体用合一即是美,王道即是和睦之道,实现天下美善。
最后,张栻认为礼的内涵是人生之礼,人生之礼是美善之礼。人生之礼来自人生本义,人生是和美的,人生之和是指心和。自先秦以来,儒家思想追求礼的本心作用,礼的存在关键在于心和,礼在于心则有敬。董仲舒说礼发自内心信服:“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故其可适者以养身体,其可威者以为容服,礼之所为兴也。”[3]151礼之所以能够兴盛,关键在于心和于礼,心和才能达到美。张栻与董仲舒的观点一致:“学诗则有以兴起其性情之正,学之所先也。礼者所据之实地,学礼而后有所立也。此致知力行,学者所当兼用其力者也。至于乐,则和顺积中,而不可以已焉,学之所由成也。”[5]173心和才是礼的实际,人生之礼在于心和于礼。“兼四子之美而文之礼乐,然后可以为成人。盖体不备不足以为成人,故四子之美必兼得之。虽兼之矣,而不文之以礼乐,则亦将失其序而不和,故必文以礼乐而后可也。文之以礼乐,道问学之事也;语成人之极致,至于圣人之践形而后为尽,故此言亦可以为成人矣。然而又言其次者,圣人所以引而进之也。见利思义,无苟得也;见危授命,无苟避也;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不食其言也。是虽未有过人之才,而亦敦笃忠信之人。”[5]239人成为人,需要有礼乐,做到体用合一,达到和乐,向着圣人的目标前进,成为美善人生。冯友兰说:“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就是圣人。”[12]7即体现这种和美状态。张栻认为人生之礼要达到和美,即是体用合一之美。
综上所述,张栻将礼内涵从美善的体用合一维度进行诠释,即是说礼是美善与和美,这是张栻对礼范畴内涵诠释的第四层逻辑。张栻突出礼的和美内涵。礼是和美之礼,礼是美善之礼,美是礼内涵的理想逻辑层次。张栻对礼内涵美善维度的诠释主要从和乐之礼、和睦之礼和人生之礼三个方面展开,体现了礼的自然和美、天下和美、人生和美三层指向,礼达到天地之和、天下之和、人格之和,礼的运用实现乐和、人和、心和三个方面的和美,达到美善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