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敬峰 郝志奇
(1.浙江万里学院;2.宁波大学)
众所周知,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近年来不少学者越来越关注两院院士的相关研究,其中刘丰指出两院院士作为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对所在单位以及地区的辐射力是非常巨大的;邓剑刚等通过实践证明,“院士文化”对于高校校园文化有着很大的作用,其不仅有助于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丰富其文化内容和形式,而且有助于推动其品牌的建设;黄华等指出省属高校想要加快发展必须吸引和培养更多优秀的科研人才,而院士作为高层次科研人才的代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上述研究可知,院士对于高校的教育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本文对现任两院院士在全国各类高校任职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发挥院士效能和促进高校人才战略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建议。
通过对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百度百科网站上的资料搜集整理,经统计,截至2021年1月8日,中国科学院有811名院士,中国工程院有901名院士,其中15名院士同时担任两院的院士,故两院院士总数达1697人。
为了研究院士在高校的分布情况以及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影响,故选取数据时须对院士的高校任职数据进行清洗,即选取当选院士之后的高校任职数据作为有效数据。经统计,两院院士任职高校数共计409所,其中在高校任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有38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470人,其中3名院士同时担任两院的院士且含有任职数据,故在高校任职的院士数共计850人,约占两院院士总人数的50%。其中409名院士在当选院士后只在1所高校任职,441名院士在2所或2所以上的高校任职,将两院院士的任职人次累加可以得到两院院士在高校的任职人次高达1966人次。
两院院士在高校的任职分布非常不平衡:不仅在地区上分布不均,而且主要汇聚在重点建设大学。
院士在地区上分布不均,总的来说,由东向西递减,除去东北部及东部,由中部向四周递减。如表1所示:北京、上海、江苏、陕西、浙江这五地集中了991名高校院士,所占比例高达50.4%,这五地经济发展相对较好或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985工程”“211工程”以及“双一流”重点高校大多聚集在此。其次是湖北、湖南、安徽、四川、江西、重庆、山西等地区,约有398名高校院士。这些地区响应国家政策,不断改善自身的基础建设,吸引了大量的高校院士。再次是广东、山东、福建、海南、香港、澳门、台湾这些沿海地区,约有268名高校院士。这些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高质量教育资源、发达的经济条件吸引了不少高校院士。然后是黑龙江、吉林、辽宁这东北三省,拥有164名高校院士。东北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优美的生态环境,还有着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等知名高等院校,也让大量院士集中在此。最后是西北地区的甘肃、宁夏、内蒙古、新疆等地,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经济相对落后,任职院士相对较少,青海、西藏两地至今没有任职院士。
表1 高校院士的地域分布情况一览表
院士主要汇聚在“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以及“双一流”高校等重点建设大学,而普通高校分布较少。如表2所示,38所“985工程”高校拥有的院士人次多达991名,其校均院士高达26.1名,占比50.4%;116所国家“211工程”高校中,除去“985工程”高校,余下57所拥有院士人次达335名,校均院士达17名,占比5.9%;140所“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中,除去“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余下14所拥有院士人次达58名,校均院士达4.1名,占比3%;除此之外,我国港澳台地区13所高校中拥有院士人次达43名,校均院士达3.3名,占比2.2%;余下的普通高校拥有院士人次达539名,校均院士达1.9名,由于高校数量较多,占比27.4%。
表2 院士在各类型高校的分布一览表
高校科研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子系统,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直接影响了高校的科研水平。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应该以科研人员为本,即在科研管理工作中以科研人员为中心,充分挖掘科研人员的科研潜能,在产出科研成果的同时,将科研人员发展为科研人才的一种管理模式,而院士作为高层次科研人才,在科研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对于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对高校任职院士相关数据的搜集、整理以及分类处理,这里对院士在全国高校中分布情况做出如下小结,并对地方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给出相应的决策建议。
第一,院士高校任职人数约占两院院士总人数的50%,其中在两所高校及以上任职的人数约占26%,所占比例较少。
院士在高校任职人数偏少,主要原因为院士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在高校任职一般都是兼职。对于其中一部分院士来说,由于年龄或者家乡情结等因素,会在1—2所高校挂职,而院士的挂职会给相应的地方高校带来院士效应,对于地方高校的科研宣传、人才引进,以及人才培养等工作都有促进作用。地方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引进本地区的院士为契机,从而加强地方高校的科研管理。
第二,院士在地区上分布不均,总的来说,由东向西递减,除去东北部及东部,由中部向四周递减。
院士在地区分布不均的原因为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不同,文化底蕴深厚程度也不同,教育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也不尽相同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会对院士形成不同的吸引力。不仅如此,“985工程”“211工程”以及“双一流”重点高校也会因为这些因素汇聚于此,名校效应会更好地吸引院士在这些高校任职,比如部分中部地区及东部地区。而西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经济相对落后,任职院士数量也相对较少。长此以往,东西部地区的高校科研管理将会出现两极化,不利于我国西北地区科研的发展。因此,地方高校可以利用自己地区的优势,取长补短,在抓住科研人才管理的同时,产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第三,院士主要汇聚在“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以及“双一流”高校等重点建设大学,而普通高校分布较少。
院士汇聚重点高校的原因为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不仅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的实验设备,而且学术研究氛围相对浓厚,文化底蕴也相对深厚,相对于普通高校,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深深吸引了大量院士,也更适合院士发挥自身的价值。院士反作用于高校,使得重点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有了更好的基础,让重点高校更加名副其实。由此可见,地方普通高校需要发展自己的学科优势,在如今“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努力让自己成为“双一流”高校,更有利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面对激烈的人才引进竞争趋势,地方普通高校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加强自身的科研管理工作,通过提供配套科研环境、紧抓学科团队建设、响应国家人才政策、设立院士工作站等措施来吸纳引进院士,培养潜在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