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锟
2021年9月27日第十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的初评评审落下帷幕,23位来自国内各高校的专家学者与来自业内的精英组成的评审团从国内外5000多部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影视作品中精挑细选出100多部入围作品。这个坚持举办了十年的大学生影视竞赛,迄今已收到来自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5万多部大学生参赛作品。十年磨一剑,“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在这十年间不仅成长为具有庞大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赛事,更成为新文科背景下影视教育转型升级的重要成果。
2019年教育部联合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明确将“新文科”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一同纳入拔尖培养计划。新文科建设是传统文科为了适应国家战略需求与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下进行的转型升级。对于影视专业而言,这样的转型升级尤为必要。这不仅是因为影视传媒行业的快速更新迭代给高校影视教育带来了诸多方面的挑战,更因为在新的国际形势与社会背景下,以影视为代表的国家文化软实力面临着迫在眉睫的提升需求。
学科重组、文理交叉、跨界融合、技术驱动等都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特点,同时也是影视教育与时俱进发展提升的路径。但是从可操作性层面来看,要将这条认知路径转变为在日常教学中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却仍然存在不小的距离,需要多方面的思考与尝试。笔者承担多年影视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担任多个大学生影视创作竞赛的组织者或评委,在将影视专业教学与专业竞赛结合的过程中有了一些初步的体会和认识,尝试提出以“一线串珠、四位一体”为名的影视实践教学模式,而“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正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成功案例。
“一线串珠、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就是把影视专业教学中的各门课程打通,教师联合授课共同指导,以学生能够创作出优质影视作品参加专业比赛作为目标和教学的主线,将影视、戏剧、文学、艺术,甚至管理等不同学科的知识交叉融合,将教、学、研、践融为一体。
“一线串珠、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主要有两大板块组成:“一线串珠”是指影视专业教师在教授专业课程时,以指导学生拍摄制作完整的影视作品参加专业竞赛作为课程目标,并以拍摄参赛作品作为主线,将影视专业知识与其他相关的文学、历史、艺术、哲学、管理等不同门类与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且加以实际运用;“四位一体”是指要将教师授课、科研工作、学生学习、拍摄实践四个模块连接形成交叉互通的双向流动网络,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互通流动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教师授课与科研工作的互通流动可以达到科研成果切实转化的效果,科学研究与拍摄实践的互通流动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将学生学习与拍摄实践互通流动则可以起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效果,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要参加专业竞赛,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以较高的标准来自我要求:教师要根据需要合理设置专业学习的内容,设计专业任务,调整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则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将课堂知识内化为具体的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提升,如果遇到问题,师生的互动则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如果完成的作品参加专业竞赛,能够入围甚至获得奖项,就会给师生带来极大的积极反馈,激发共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逐步形成长期良性循环。
从专业竞赛切入,并以之为主线将教、学、研、践串成有机的“一线串珠、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不仅满足了影视专业教育的目的,还充分将学科交叉、跨界融合、技术驱动等新文科建设的特点融入其中,在培养学生的多元化知识体系与提高跨学科专业技术运用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能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
“一线串珠、四位一体”的影视教学模式通过创作优质影视作品使不同专业课程与不同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并将教、学、研、践四个方面融会贯通,并非仅是拍摄作品这一个孤立的事件就可以完成,而要从不同的层面进行设计调整。
从宏观层面,对培养方案进行重新设计。新的培养方案更加重视实践训练,把传统的课外较为分散随机的专业操作实践修订为实践学分课程,以完整的作品作为结课与考评的标准。这就大大提高了实践创作的重要性,激励教师与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完整作品的创作,而非过去仅将实践作为专业学习的补充,避免了有的学生因自觉性不够强而放松了实践的要求。
从中观层面,对课程设置进行恰当调整。更加注重专业课程之间的层次与关联,院系定期组织任课教师进行联合备课,将把所有专业课的内容看做是一盘棋进行统筹安排,实践训练也随之由浅入深且互相配合。拍摄优秀作品参加竞赛不仅成为学生的毕业目标,更是所有专业课程,尤其是实践教学的统一目标和任务。另外,通识课程也与拍摄作品结合起来,学生将与作品相关的文学、历史、政治等知识写成小论文,成为通识课程期末成绩的有机构成部分,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使作品更具有思考与意蕴。
图1.“一线串珠、四位一体”影视实践教学模式
从微观层面,对实践练习进行精准把握。所有参与作品的师生不论是前期的剧本创作,还是拍摄过程与后期制作都要全程参与,课堂实践训练围绕作品的需要展开。拍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除了平时的交流沟通,更会在实践课程时将所有师生聚集到一起共同讨论解决,每位老师从不同的知识层面对学生予以指导。
“新文科是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与传统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相比,从专业竞赛切入推动影视专业建设的尝试具有显而易见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第一,打破不同学科壁垒,推动跨学科教学与科研的尝试。
要进行新文科建设,需要通过对传统学科的升级改造、对新兴学科的增量交叉延展、对不同学科的协同整合等途径来实现。但在传统教学体系中,影视专业是以专业技能的细分训练为基础的,更多倾向于培养精细的专业人才,如编剧、导演、表演、摄像、录音等,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却一直各自为政,未能形成相互支撑的一体化系统。影视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综合艺术,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更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知识阅历。
图2.第十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终评现场
与平时的实践训练与作业不同,以参加专业竞赛为目的的影视创作要求更高,不同学科的知识交叉融合也更为紧密,不论是专业方向必修课程,还是专业基础课程或是通识课程,都不再是分散割裂的知识点,而是在实践课程与拍摄创作中将其进行灵活地运用,针对作品的具体需要去指导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不能固步自封,只有深入把握课程的精髓与本质,并具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才能在具体运用时恰到好处地信手拈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比传统的课堂授课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倒逼着教师不断学习进步,除了掌握自己教授课程的知识,还要对其他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有所了解,如此就将学科的交叉融合做到了实处。
从科研工作的角度而言,在不同学科知识交融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视野与思维方式不断拓展并深化,就使得科研工作更易取得突破。
第二,唤醒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学生缺乏学习的内驱力是目前高校中较为普遍的状况,以参赛为目的的影视实践创作在唤醒学生学习内驱力方面有明显效果。通常参赛作品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因对作品质量要求较高,每位小组成员都要承担起自身责任,任何一个薄弱环节都会对作品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每位有集体荣誉感的小组成员都不敢有所疏忽,不得不加强专业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确保作品的顺利完成。
因为明确目标的存在,课堂的理论学习与操作实践有了针对性且成为不可割裂的整体。各门课程的知识不再是课本上枯燥的白纸黑字,仅靠单一的知识输入无法达到通过影视作品的视听语言呈现出来的目的。每门课程的作用不同,有的是积淀文化提升思想,有的是提供故事的讲述技巧与方法,有的是拍摄或后期制作等专业技能的训练……但最终都成为综合创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思考灵活掌握,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确保最终呈现的作品具备参加专业竞赛的水准。
第三,把“学有所长”变为“长有所用”,推动教学实践与行业、社会服务结合。
传统影视专业的实践教学基本阈于校园限于师生,但在参加专业竞赛的驱动下,师生专业水平的提高与新媒体的发达,使专业实践能够便捷地与行业最前沿接轨,比如与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视频网站合作,成为诸多视频平台的内容提供方。
另一方面,用专业为地方政府和社会提供服务,比如与当地政府或相关机构合作,推出不同种类的微电影、公益广告或宣传片等,有时候这些合作成果本身就可以作为参加专业竞赛的作品,对当地也能起到一定的宣传推广作用。这种“教学与实践结合—实践与竞赛结合—竞赛与服务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学实践活动真正与社会和时代融为一体,让师生的“学有所长”真正变成“长有所用”。
“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创办于2012年,是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等多家单位主办、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独家承办的大学生影视专业竞赛,迄今已连续举办十届,参赛作品数量超过5万部,参赛高校从最初的100多所增加到目前的国内外300多所,规模和影响殊为可观。
近些年各种类型的微电影或短视频比赛数量繁多,既有政府或社会机构举办的公益性比赛,也有社会资本介入的商业性比赛,令人眼花缭乱,但很多赛事都是昙花一现。“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这样坚守十年仍然后劲十足的比赛,甚至愈发壮大的赛事屈指可数。很多参赛高校都将这场专业赛事纳入教学中,使其真正成为影视实践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就像一条主线,提纲挈领地把教、学、研、践四个方面串成一体,正是这样独特的优势使其具有与时俱进的蓬勃生命力。
以其承办方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为例,“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创立的前几年,教师虽以自觉意识指导学生创作、参赛,但这种行为却是游离于日常教学之外的小灶学习,少数优秀学生在此过程中受益良多,但是覆盖面极小,总体上的学习效果未能达到理想水平。从2018年开始,传媒学院根据影视专业的特点重新设计培养方案,专门设置实践学分,以工作室的形式将影视系、摄影系、播音系的专业课程彻底打通、融为一体,学生以自由分组拍摄的方式学习,教授不同专业课程和各有专业优长的教师对各小组的拍摄作业进行有针对性地联合指导。在这个过程中,通识课程的教师也会根据需要随时介入,进行主题内容或价值观等方面的引领指导,以确保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实践同步结合、融为一体。学生以分组完成作品的方式获得学分,而优秀的结课作业就会在师生共同打磨后成为参赛作品。除此之外,影视系与摄影系的毕业方式也从毕业论文转变为影视作品,每年都会选拔出优秀的毕业作品参加比赛。最初,师生仅将参加“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作为创作目标,随着教师专业视野与学生创作能力的提升,目前已经逐步扩大到其他各种类型的影视专业竞赛,甚至是给各种国际电影节投送影片。
在完成课程作业与毕业作品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使学生作品在比赛中获奖的高标准和高要求,教师被倒逼着不断提升与拓展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并将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教学方法运用到作品指导中。这个探索创新的过程又被自觉梳理、提炼、转化为科研成果,并作为教学实践的理论指导,如此完成教、学、研、践的良性循环。而经过十年的探索尝试,不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已取得了显著成效:150部学生作品获得各种奖项,其中国家级与省部级奖项有74个,还有的学生作品入围多个国际电影节;十几项教师参与制作的节目或影视作品在中央级媒体播映或取得专业奖项;而针对专业竞赛的科研也申请到多个学校甚至是省部级的课题项目;师生还利用假期时间通过专业优长做社会服务,比如庆祝建党百年之际到著名的“将军县”——湖北省红安县、“中共创建第一城”——山西省阳泉市等地方开展红色主题的微电影创作实践活动,为当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精神……
从“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这一具体案例而言,“一线串珠、四位一体”的影视教学模式为专业建设带来了由内而外的全面改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导向的高效课堂。这种方式在全面提升专业自身建设的同时,更做到了为行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在建设新文科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在学科交叉、跨界融合、技术驱动等方面呈现出的突出特点,一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培养高素质影视综合人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注释】
①张俊宗.新文科:四个维度的解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