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玲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中医科,重庆 400042)
胃瘫综合征是腹部外科术后的早期并发症,多见于上腹部手术,特别是胃、胰腺和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手术,发生率0.3%~10.0%[1]。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胃瘫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共80例,均为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诊断为胃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6~70岁,平均63.2岁。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4~69岁,平均62.5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2]:腹部手术后胃肠减压去除后,进食出现腹胀、泛酸、恶心、呕吐大量胃内容物需要再次胃肠减压;术后留置胃管超过10d,且每日引流量大于600mL,夹闭胃管后出现腹胀、恶心、呃逆等,经影像学或胃镜检查排除机械性梗阻,未应用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无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原发病为胃癌根治术,贲门癌,胆管结石、胃穿孔修补术、胃间质瘤、结肠癌根治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等。
两组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3%高渗盐水洗胃、胃肠外静脉营养、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胃管内注入莫沙必利,使用抑酸药,生长抑素。
治疗组加用针刺治疗。取公孙(双)、内关(双)、足三里(双)上巨虚(双),公孙、内关、上巨虚平补平泻,足三里针用补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留针期间每5~10min行针1次,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日。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痊愈: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恢复排气、排便,不需要进行胃肠减压。恢复进食且梗阻未反复,腹平片、腹部B超、腹部CT或消化道造影提示未见异常。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无并发症发生,影像学检查提示肠梗阻征象好转。无效:症状、体征未能解除甚至加重或中转手术治疗,影像学检查提示阳性指征未好转。
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随着外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腹部手术后胃机械性排空障碍的发病率逐年下降,但胃瘫综合征仍是胃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4]。其发生因素很多,手术过程可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使胃肠道交感神经抑制性活动增强,抑制胃肠动力,若胃手术损伤迷走神经,使胃的完整性破坏,致胃排空失调,胃肠道激素及调节功能在胃肠手术后也受到影响。其他如吻合口水肿,水/电解质营养失调,也是导致本病的因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功能性病变[5]。
胃瘫综合征属中医“反胃”、“呕吐”、“腹痛”等范畴。中医认为是术后脏器受损,尤其是脾气不固,运化无权,瘀血湿热,痰浊停滞中焦所致,故治疗当以脾胃为根本。公孙既是脾经穴位,也是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既能主治脾经病变,也能主治胃、心、胸的疾病;内关是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也能主治胃、心、胸的疾病;上巨虚为大肠经下合穴,足三里为胃经合穴、下合穴,“合治内腑”,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取足三里健脾胃、补气血以治本;动物研究证实[6],针刺足三里能使实验动物肠管运动增强,波幅增大,加速实验动物的空肠顺向和逆向套叠的还纳时间,其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可能是通过胃肠道自身的内源性阿片肽的调节来实现的;针刺足三里影响胃肠道运动的传入途径,实验研究表明以躯体神经为主,但不排除血管及其周围神经结构的参与,交感传出纤维是针刺引起胃肠蠕动变化的主要途径。
综上所述,针刺公孙、内关、足三里、上巨虚辅治胃瘫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