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倩露
一、课外阅读的现状
对于小学课外阅读来说,需要做好全面的指导,通过指导可以提升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和重视,逐渐实现学生以学习阅读为目的的日常阅读。进而逐渐的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课外阅读来说,可以通过阅读引导逐渐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学习的动力。在品位作品文化内涵的同时,获取良好的语文素养。
二、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切入点
第一阶段:示范引导
1.教学目标与特色
小学生的课外读物数不胜数,不同的读本其语言特色和结构都是不同的,教师要善于发现读本特色,从吸引学生可看点着手,让学生有方向性地走进文本,高效率地完成阅读。引导课旨在运用多种要素,了解文本的大意,找到文本特色,精选教学内容,传授教学方法。
2.教学环节与策略
(1)观察插图:激发好奇,预测内容
教师根据阅读文本的内容和故事情节,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对故事内容进行大胆猜测,对情节的发展进行预测。在这一环节中,可利用插图,关注学生聚焦与图片中的文本位置,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被调动起来了。
(2)了解作者:感受影响,产生向往
阅读期待来自于作品本身,有时还来源自对作者的喜爱,或者对作品,对作品印象力的好奇心。如:《淘气包埃米尔》是国际安徒生大奖得主林格伦的作品,当老师出示这样的数字:译成88中文字,印了130000000册,摞起来有175个埃菲尔铁塔高,排起来绕地球三圈。这些数字让学生吃惊不已,阅读向往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3)分析目录:传授方法,引导阅读
如何引导学生将一本书读薄,把握要点,可以抓住目录,整本书错综复杂的内容,利用概括梗概的逆向思维,抓住时间、时间这两点,绘制时间轴,便能梳理书中的关键事件,将其串联,便是此书的梗概了。
(4)片段阅读:激发欲望,创设悬念
儿童天生就充满好奇心,所以设置悬念是有效推进阅读的策略,利用书中片段设悬是最常用的手段。教师可以抓住关键情节,也可以抓一些有趣的情节出示阅读后戛然而止,激发学生顽强的阅读欲望。如果在阅读中加适当铺垫,不仅让学生对书中情节发展的探究欲罢不能,还会增进情感互动。
第二阶段:驱动推进
1.教学目标与特色
分享阅读收获,以共同的文本为载体,教师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展示中来,实现与书本的对话,要落实在个性化自主阅读中。让学生了解作品后,交流探讨重点问题,防止交流的天马行空。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作品内容到作品思想进行评论,防止交流时浅尝辄止。
2.教学环节与策略
(1)结合生活体验
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指向生活现实,生活是实践的舞台。在《童年》这部小说中,对人物的性格刻画,可以联系生活体验,当时的外祖父一家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后来的逐渐的没落,打破固定思维,注重价值取向的引导。
(2)联系时代背景
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读者主动了解作者生活的社会背景,有效补充相关阅读材料,教师将阅读建立在学生阅读经验的基础上,可以给学生留下更直观、深刻的印象。
第三阶段:分享展示
教学目标与特色
课外阅读分享课即是对上一个共读阶段的总结,又是新一阶段的开始。一堂有效的分享展示课可以激发学生再次阅读的欲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学会阅读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教学环节与策略
(1)课本剧表演
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将故事或片段排练成课本剧,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对人物个性的把握进行自主性的表演。教师还应组织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对人物进行诠释与剖析,在评价交流中,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分享阅读心得。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给予学生足够的表达空间,为学生大胆评论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
(2)分享阅读片段
在阅读单中设计相关的比较阅读提示,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即可以活跃思维,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相似处与差别,从而把握特点,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3)撰寫“微书评”
整本书读完后,学生有很多想法要表达,很多阅读体验要抒发。这时可以适时指导学生写微书评。可以介绍这本书,也可以评论这本书中某个章节,还可以质疑批判某个人物。进而在班级栏目中做书面交流。学生在意见的碰撞磨合总思考,讨论中提升,并逐渐迸发出新思维、新感悟,促进阅读策略的形成。
三、评价任务驱动的策略维度
阅读策略,是儿童阅读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王荣生教授提出:“阅读能力的核心是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即如何阅读,可以概括为,应该看什么地方和从这些地方能够看出什么来。”阅读策略,在于让阅读成为主动认知的过程,阅读能力的考查,考查的不是应试能力,而是对阅读方法的应用能力,从以下几个维度出发。
(1)整体与整合
“整体”是指素养指向下的课外阅读指导不是单篇讲,单本读,而是通过有统摄性、整合性的学习任务实现阅读内容的勾连,在解决阅读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获得和素养的提升。因此需要立足整个阅读教学的核心阶段目标,进行整体化的任务设计。“整合”则是指在评价中突破文本分类,以“问题”或“主题”等要素组织阅读,加强内容的有机整合。无论是评价任务整体化设计,还是对评价内容整体化设计,都是对核心素养关联性,结构性特点的把握,是检视群文试教下课外阅读有效评价形式。
(2)情境与问题
阅读评价任务的设置应该呈现复杂的不良结构情境,有助于观察学生在解决任务过程中的真实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在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情境中综合考察,形成深度有效的融合。如情境的设置可隐含问题产生的背景条件,或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路径和资源的支持,或激发学生对已有认知再思考等。
参考文献:
【1】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和实施策略[J]. 余永聪. 教育科学论坛. 2019(08)
【2】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现状调查及指导策略研究[D]. 李婉潇.陕西师范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