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霜
摘要:在小学数学新课程发展背景下,课堂教学正不断呼唤教师和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数学错误。本文将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探究学生出现数学错误的原因,探究在课堂上合理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资源,引领学生对错误进行校正,探究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路径,达到以后少出错或不出错的效果。
关键词:语言能力;课堂教学;数学错误
一、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
(一)基础知识不牢固产生的错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学习能力欠缺等情况。例如对其中的概念、公式、定理缺乏深刻的理解,致使数学思维、理解能力达不到相应高度,从而造成解题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错误。知识体系建构不牢固的学生,在面对一个全新的知识点的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理解错误,如新旧知识的相互迁移影响,产生干扰,这也是他们产生错误的重要原因。
(二)心理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错误
小学生经常因为视觉、知觉缺乏完整性而造成出现数学错误,例如一些学生做题时不认真,马马虎虎,会轻松地将数字“ 56”看成“ 65”,将符号“ +”看成“×”,将“÷”计数视为“+”,从而导致出现错误,问他们为什么做错了,他们会说不小心看错数字了等等。思维方式定势也是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一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思维定式能够解决学生认知的难度,通过比较直接简捷的思维方法解题,让学生理解起来更为容易,但当數学问题的实际情境结构发生重大改变时,仍然用原来的方式思考问题,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常识性或者基础性的错误。
二、“变废为宝”,正确看到学生所犯的错误
在新知识的接受过程中,学生对自身所犯的错误有着切身的体会,如果将其整理分类分析,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开展教学,把“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合理加以利用,学生会对出现错误的原因豁然开朗,对于如何改正错误会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因而老师应该尊重、理解和容忍学生所犯的错误,及时、合理地利用错误,这会让学生在困惑迷茫时找到方向,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不能采取恰当合理的方式对待此类问题,例如面对学生的错误情况,教师不能进行过激处理,对学生的相应成果全盘否定,这样会产生很多不良情况,包括学生自身对相关内容学习的热情会逐渐减少,对某些内容的信心会逐渐降低,面对不同问题展现的勇气也会随之消失,长此以往出现一定的心理负担情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过程的知识传播者,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自身,并认识自己的不足,以此为基础帮助其建立分析问题的思路,帮助其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后面的语句重复)从而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也提高自身的信心,克服困难的勇气。
三、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方法
(一)树立利用错误资源的意识
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是一个重要的宝藏。教师只要处理得当,也可“变废为宝”。教师应有独到的眼光,将学生出现的问题或错误视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对学生所犯的错误的性质进行准确判断,提高全面驾驭课堂的技术能力,要学会动态的观察问题、进行问题预设,让自身形成系统而科学的教学能力。同时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反思、有效点拨等方法,把错误转化为有效的学习资源,真正使错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二)让学生充分显现思维过程
无论对于知识的传播者还是知识的接受者,在数学课上彼此思维碰撞中,双方均要充分显现思维过程,尤其是陷入习惯性思维或者思维受到其他问题阻碍时,要改变思路,保持理性清晰的头脑,调整固有的思维方式。当学生面对无法打开思维或者思维受到局限时,也可以对其进行分组,让小组成员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各抒己见,当他们形成正、反或者其他更为新颖的观点时,教师要把握火候,让学生看到分歧背后的根本问题——思维问题,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精心预设学习中的错误
灵活的教学方式也是考验一个老师的“试金石”。在授课之时,老师就“预设陷阱”,诱使学生掉入其中,然后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这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观察和分析能力,也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学的过程中,各个知识点难易程度不一,让学生对难以理解、掌握的知识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和更加透彻的了解,教师应创造一个适当的开放空间,让这些预设的错误引起学生思考的波澜,这有利于打开学生思维,使学生螺旋式提升,获得一种来之不易的惊喜。
四、结语
利用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数学错误进行教学,寻求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路径,对于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较大意义,教师应以学生所犯的数学错误问题为抓手,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让学生对自身错误有更清晰的认知,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错误中醒悟,寻找到正确的知识认知和解题方法,从而提高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夏小强.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案例研究——以《直线的斜率》为例[J].中学数学研究(下半月),2018(006):33-34.
[2]李泽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成功:教育,2018(0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