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长安医院 广东东莞523843)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各种无菌医疗器械和器具的供应科室,主要负责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和发放等工作[1]。消毒供应中心虽然不直接参与临床诊疗工作,但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和医院的感染发生率,对医院的正常运作和医疗质量具有重要作用[2-3]。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医疗器械种类繁多、数量大、周转时间短且涉及范围较广,护理人员在工作各环节中常容易出现一些细节问题,如器械装配错误、数量不符、外标识混淆、包装和分配出错等,大大降低了工作质量[4-5]。因此,提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灭菌包装质量和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环节控制管理是指对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控、严谨的检查及核对,以保证各环节工作质量的一种管理方式,已被研究证实可用于医院的工作管理中[6],但该模式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环节控制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灭菌包装质量及科室满意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同期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6名护理人员和10名工人为研究对象,均身体健康、精神及认知正常、无不良嗜好,调查期间均无人员调动和离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名,均为女性。观察组年龄37~50(40.37±9.25)岁,工作年限2.5~28.6(14.75±4.12)年,受教育程度:5名工人为初中、3名护理人员为中专及以上;对照组年龄33~51(40.95±10.01)岁,工作年限5.5~26.0(14.32±4.58)年,受教育程度:5名工人为初中、3名护理人员为中专及以上。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管理模式,严格按照本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规范》的管理办法与制度,对医疗器械和用具进行回收、分类清洗、干燥、包装灭菌和发放等。采取消毒供应室所存放物品的最后消毒灭菌包装质量进行不定期抽查,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环节控制管理模式进行消毒供应中心的各环节操作。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包括器械回收(1人)→分类清洗干燥(2人)→包装检查(2人)→无菌运输(1人)等环节,按功能划分为去污区、包装消毒区、无菌存放区等工作区域,环节控制管理模式主要针对以上环节进行重点控制和管理,具体方法为:①各环节控制。a.器械回收:由下收下送组的工作人员负责回收各科室的医疗器械和物品,每次应当面清点好物品的数量、规格,记录器械有无缺损、是否完好、有无血迹或锈斑等,便于灭菌后发放时检查和核对。回收器械时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坏。b.分类清洗:器械及物品回收后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区分和归类,清洗前确认消毒液、清洁剂的配置及有效浓度,清洗时按照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的步骤进行操作,对表面有血迹或锈斑的器械可先采用多酶浸泡后再进行清洗,有锈斑的器械在除锈后再按照常规清洗后需要用水溶性润滑剂进行器械保养;结构复杂的器械需经过拆分后清洗;清洗后检查有无污渍或血迹,确保无残留。清洗人员应同时注意自身防护,防止交叉污染。c.消毒干燥:消毒灭菌人员按要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并检查器械和物品的清洁度等是否合格,打包时确保打包合格率100%。灭菌前应做好安全检查、物理试验、灭菌程序是否正常等,灭菌过程中严格监测灭菌时间、压力、温度等相关参数,尽量增加器械或物品与蒸汽的接触面积,保证灭菌效果。d.包装检查:消毒完成后需检查器械性能是否良好,及时更换性能较差、磨损严重的器械;并采用光源放大镜检查器械表面有无污渍残留,不达标者应重新清洗、消毒。可设日常检查登记本以记录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于每月月底反馈包内器械质量检查结果,同时提出改进措施。确认消毒合格后开始进行包装,包装时应再次检查器械及物品有无残留情况,认真核对物品及器械数量、规格等,包装后贴好日期、消毒人员、灭菌标识等,严密封口后送往无菌存放区。e.无菌运输:无菌包的发放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器械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磕碰、确保包装良好,发放时注意核对无菌包的有效期。若工作人员在运输过程中不小心损坏包装,应停止发放,并运回消毒供应中心重新进行消毒、干燥、检验、包装后再进行发放。②全程管理。a.强化工作人员的规范意识,定期组织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规范》等规章制度的培训和学习,树立质量第一的服务意识,将每个环节的工作与患者的康复与医疗安全紧密联系起来,增强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责任感。督促工作人员严格依据医院的法规性文件和管理办法开展工作,实际操作时务必遵循各环节质量标准,层层把关,提高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b.检验人员应对各环节的操作和质量进行不定期抽样检查,发现不符合管理规定的行为及时告知操作人员,确保相关人员能及时认识并发现问题存在的原因,积极给予纠正和解决,以不断对问题进行经验总结。c.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人员可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奖励各环节工作中表现优异者,出现错误者给予合理惩戒,并告知各环节操作人员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均承担责任,临床中发现器械消毒杀菌不达标或出现医疗事故者,应承担相应的惩罚和责任。d.消毒供应中心每月可对各临床科室进行一次满意度调查,了解器械和物品是否存在配置不合理等,包装方式是否满意,有无清洗和包装特殊要求等,对存在的问题和科室要求进行归纳总结,及时分析并改进,不断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1.3 观察指标 ①器械灭菌包装质量:两组分别选取600包手术室器械的灭菌包装考察真空灭菌炉的灭菌包装合格率,检查两组器械灭菌包装质量。②科室满意度:参考文献[7]中科室满意度的评价方法并结合本院自制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满意度调查》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服务意识、工作效率、器械及物品质量、包装质量4个方面,每个方面设置评分0~4分,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将该问卷发放给各科室医护人员填写,均发放36份满意度调查问卷,回收36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2.1 两组器械灭菌质量比较 实验组600包手术室器械灭菌包灭菌合格597包(99.17%),对照组600包手术室器械灭菌包灭菌合格576包(96.00%)。两组灭菌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57,P<0.001)。
2.2 两组科室满意度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科室满意度比较(分,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无菌物品的集中消毒处理与供应中心,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院感染控制效果和医疗质量,是医院医疗管理工作的重点关注部门[8]。目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一般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虽能取得一定的消毒灭菌效果,但仍不十分满意,且易出现器械污渍残留、分配差错等问题,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9-10]。因此,为了提高器械和物品的灭菌质量和科室满意度,有必要选择一种积极的质量管理模式以切实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环节控制管理作为消毒供应中心的一种新型医疗质量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对每一环节操作的精细化控制和管理,使整个工作流程更加细致化和规范化,以达到更好的消毒灭菌效果,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11-12]。本研究将环节控制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中,发现其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实施后,实验组600包灭菌包的灭菌包装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在服务意识、工作效率、器械及物品质量和包装质量方面的科室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环节控制管理的实施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灭菌包装质量和科室满意度。对照组护理人员主要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规范》的管理办法与制度进行消毒供应中心的各环节工作,仅重点监控和不定期抽查无菌存放区物品的消毒灭菌质量,对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等环节缺少重点控制和管理。而实验组采用的环节控制管理模式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办法和制度为基础,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包装检查、无菌运输各个工作流程和环节进行精细化控制和管理,注重各环节的细节操作及质量,并选择检验人员对各环节的操作和质量进行不定期抽查,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通过每月调查临床各科室满意度,归纳、分析和总结存在的问题和科室要求,并不断改进,提升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13-14]。其中,环节控制管理通过在器械回收环节注意核对器械数量、规格等信息,防止了后期发放时出现差错的情况;通过清洗、消毒、包装环节中始终严格监控器械和物品有无污渍和残留等,确保了器械的消毒和灭菌效果,提高了器械灭菌合格率[15];通过让各环节护理人员明确所负责工作的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有效提升了工作人员的自我监管意识[16-17];通过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调动了各环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减少工作中懒散及不认真的情况[18]。本研究采取的环节控制管理还有一大特点,即把每个环节的操作者和管理者合二为一,操作者既是管理者,又是指导者,每名操作者严要求、高自律、加强自我监管,提升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杜绝了工作中的忙乱现象,更有助于各环节质量的提高。因此,环节控制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械的灭菌包装合格率和工作质量,使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更加满意和认可。
综上所述,将环节控制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中,可提高器械灭菌包装质量和科室满意度,有利于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