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丽英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在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之中,有一种处事方式是人们十分推崇的,那便是含蓄内敛以及低调有内涵,这对于文人雅士而言同样也是一种交往的原则,因此久而久之便在我国人民的性格内心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许多的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便能够看出,其中更彰显出了超越自身的悠远意境。在唐诗与宋词之中,不仅饱含了细腻的儿女情长,也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在青花瓷器之中,不仅能够欣赏到江南的烟雨,也能够感受到古典韵味,同样在紫砂艺术之中,通过各种各样形态的器型,从中体会到江南典型的风土人情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紫砂艺术从起源一直发展到现如今,其规模之庞大是以往所无法比拟的,无论是泥料的开采还是紫砂壶的烧制,都有着一系列的产业配套,十分的完整,宜兴“中国陶都,陶醉天下”的名号也随着紫砂壶的发展不断地普及,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受人们的喜爱与追捧。
大自然就像是哺育着我们的母亲,无私地奉献着,与此同时,我们也从大自然的身上收获到了许多的知识,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紫砂壶在创作的过程之中,灵感的来源便大部分都是取自于大自然之中,在紫砂壶的造型特征方面,结合自然界中动物以及植物的外形特征,相似的同时又十分的传神,再者,所选取的植物或者是动物也都会具有着一定的情感倾向,且紫砂艺人也会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融入其中,因此,紫砂壶可谓是一件形神兼备的艺术品,所以在日常生活之中,紫砂壶是一件实用性较高的器具,而对于收藏者们来说,则不仅是一件装饰品,更是一件饱含文化内涵的艺术品。
这款紫砂壶“芙蕖提梁”(见图1)整体的造型设计便是围绕“芙蕖”所展开的,但在整体的造型特征上还是以光素器为主,部分造型以“芙蕖”的形态呈现出来,从而突显出整个紫砂壶的主题内涵。
图1
此壶整个壶身是扁圆的形状,整体分布得均匀而又和谐,既圆润又饱满,线条处理得也都流畅而又顺滑,整体形态塑造得十分完美;在壶身的底部则做圆盘状,以此来作为壶底支撑起整个壶身,稳定地立于平面之上,使得整个壶身看起来稳重而又端庄;而壶身的上端,壶肩十分自然地过渡到壶颈,壶颈并不是十分的明显,短短的一层便直接过渡到了壶口;壶盖采用了压盖的形式,与圆形的壶口之间契合得十分紧密,密不透风,确保了此壶良好的气密性,使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能,整体的盖面处理得也较为平整、圆润、光滑;壶钮的形状便十分的别具特色了,是以“芙蕖”花边的形状进行勾勒而成的,是一个立体的形态,中间还有一个小圆孔,使得人们从上而下俯视观看的时候,便好似一朵盛开的花蕊一般,十分的别致精巧;壶把所采取的样式也十分的独特,是以提梁式进行制作的,方方正正的形状,但是在两端的折角处却处理得十分圆润顺滑,并不会显得过于尖锐突出,且在壶把的中间也刻有芙蕖的样式,呼应主题内容。
此壶还配置了一个茶杯,茶杯整体的形态也与紫砂壶圆润饱满的特征相契合,同时也增强了此壶的实用性能。此壶整体的造型特征简约大方、稳重端庄,没有任何其它多余的装饰,在造型设计之中,通过壶把的形状来突显“芙蕖”这一主题元素,可谓是点睛之笔,与整体的造型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共同彰显出此壶所蕴含在内的丰厚的文化内涵。
芙蕖在外形上十分的优美,同时又散发着一种清新淡雅的气质,因而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喜爱,从古至今,也诞生了许许多多有关芙蕖的文化艺术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不外乎是周敦颐的《爱莲说》了,其中不仅细致地描写了芙蕖的美貌,更是大力称赞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因此,在人们的心中,荷花便是高洁、清白、纯洁等的象征,且芙蕖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更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是不言而喻了,而紫砂艺人将其融于此壶的创作之中,使得人们在喝茶品茗的时候就好似置身于荷塘一般,安静而又祥和,达到了一种纯洁无瑕、超脱自然的境界。
在传统手工艺品之中,紫砂壶不仅兼具了实用性以及艺术欣赏性,其更是成为了文化的一种载体,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生活哲理,同时也符合着时代发展的特征,饱含着时代的精神内涵,既修身养性又陶冶情操,也正是因为此,紫砂壶才得以在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之中始终都长盛不衰,历久而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