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

2021-11-14 10:09:54刘蓉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7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策略

刘蓉

摘要: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兴起,无论是被教育的孩子,还是教育的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常规的做法已经渐渐不能跟上新时代发展的脚步,我们看到一些小学已经对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进行了改进和探索性尝试。小学语文阅读也不例外,需要增强阅读有效性,就必须改变教学,科学指导学生阅读行为,激起阅读的兴趣,自主思考中理解文章,让阅读教学事半功倍。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是我们中华民族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包括了我们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学好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和工具。而小学生又正处于人生中起步的阶段,是学习和接受能力最好、最快的时候,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时间段对小学生进行好的语文教育。而阅读教育又是其中的重要模块,因为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单个字词,而是为了对一段内容的整体把握,是为了培养对文字的理解和思维能力。所以必須不断改进和探索新的阅读教育方式,提升阅读教学水平。本文就围绕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方式改进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尝试得到一定的参考性结论,

一、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材上的阅读材料是语文阅读教育的基础,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这是不够的,大家已经越来越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材料上出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更好地学习和运用。例如:当讲到四季,就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各个季节,把自己对各个季节的感受描绘出来,甚至几个孩子一起讨论,阐述分别喜爱什么季节。通过这种讨论,让孩子对各个季节更好奇,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洞察力,更热爱生活,听课更有兴趣。此外,在讲授文章时,可以把实物带到教室,让孩子真实地将教材与实物对应,体会文字描述的逻辑和方法,让孩子更好地体验感受文字之美。这种将教材与真实生活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孩子透过课本了解生活,去真实感受和理解,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引导自主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基本要求,也是提升阅读效率的关键。传统课堂阅读服务于语言知识,学生参与度与存在感低,课堂中心是教师,实施填鸭式教育,教师的分析与讲解代替学生思考,这样就会给其带来错觉,不需要思考,因为教师告知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结构等。一旦脱离教师引导,自己阅读困难多,难以理解文章,一些关键性问题解决不了,教学成效极其低。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就要做好师生在课堂地位的调整,把阅读主人的地位腾出来,归还给学生,让其自觉阅读,全身心投入进去,读中剖析与思考,发现问题是开始,依靠自身语言经验与智力解决问题。学生自己完成语言知识框架构建,应用问题就会减少,而且还有利于掌握重难点,被其中情感所打动,有新的感悟,阅读鉴赏与审美能力提升,形成人文情怀。以学生为中心课堂,阅读整个过程都由学生完成,其具有自主权,可以选择阅读方式,也可自由阐述观点和见解,教师只要从旁协助,必要时与学生交流,引导其思考即可,解决问题主要依靠学生完成,给予其自主权。

三、设计多元化情境

语文阅读有效性依靠兴趣的配合,假如学生一点兴趣也没有,必定不会自觉阅读,思考和探究也就不用想,效果必然很差。语文阅读中设计情境,并且打造多元化情境,这是激起兴趣最好方法。情境一般都具有生动性特点,最大程度吸引学生,学生主动融入情境,其中既有知识内容,又能唤醒学生各种经验,阅读信息与其他信息交织起来,促使其动脑,过程中完成语言建构,发展思维,认知变得深刻,解决问题不存在问题。语文阅读情境构建方式多,学习歌颂美景与祖国河山文章时,教师在网络中搜集美景图,最好和文章契合一些,然后在课堂中用信息设备呈现。学生仿佛置身美景之中,全神贯注,这时引导其描述美景,然后让其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写景和抒情,学生好奇心被勾起来,阅读兴趣浓,认真读与思,并且会将其与图片联系,这样就能形成语言文字与图片转化,学会如何遣词造句,感悟更深,理解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形成共鸣。

四、做好阅读方法指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方法指导是关键,教师教得再多,也没有学生掌握方法来得重要。只有会阅读,才能保证在实践中获取更多东西,而这些依靠的是自己,意味着学生具有自我学习能力。阅读方法很多,比如略读、品读、精读等,教师应做好这方面指导,根据阅读目标,选择最为高效的阅读策略。除了课堂阅读外,引导其扩大阅读量,向课外延伸。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都必须掌握技巧与方法,如果缺少方法,结果就是学生阅读一遍,但是收效甚微。因此,课堂阅读指导做批注,画出不理解句子,或者标出优美的句子,做好旁批。阅读讨论环节,提出阅读中遇到障碍,或者是针对某个内容发表看法,也可质疑,在交流与思考中完成阅读。课外阅读准备摘抄本,写下好词好句,平时加强记忆,进行实践运用。养成写读后感,剖析文章结构和总结大意的习惯。教师组织读书沙龙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机会,促使其多读书,积累阅读经验,获取知识技能。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合作阅读,在问题驱使下展开讨论,不同见解和思维碰撞,相互启发,最终实现共同提升。

五、结语

在重要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块,是可以与时俱进,进行一些模式创新和改进的,只有不断创新改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确保有效性是基础,遵循以生为中心原则,通过设计多元化情境,激起阅读兴趣,让其在主动阅读中思考,深化认知。同时做好方法指导,确保学生会阅读,沉浸在快乐阅读氛围中,收获知识技能,塑造高尚精神品质。为了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水平,提升孩子的语文阅读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通过方方面面去改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地教学,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加教学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甚至进行教学,尝试更开放的阅读教学方式,由阅读进行延升的改写仿写。

参考文献:

[1]马全芳.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20(35):49-50.

[2]台逾刚.让阅读成为习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探[J].学周刊,2020(35):127-128.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