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慧
摘要:本研究分为3个环节,第一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中日互译环节,并通过录音的方式将学生的翻译内容录制下来;第二环节比较中日互译的难点,在翻译过程中,将日语翻译成汉语出现了哪些问题,同时将汉语翻译成日语出现了哪些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找到最佳的翻译方式;第三环节,通过问卷调查看学生对翻译的掌握情况。同时,通过课堂录音总结中日互译对日语学习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日语;翻译;效果
1日语翻译理论概述
为了更好地学习日语,更好地了解日本文化,翻译起到了较为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日语与汉语这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运用规则、表达习惯以及修辞特点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别。日语翻译要求在弄清楚原文内容含义的基础上,忠实确切地表达出原文的内容,使译文能够达到概念清楚,逻辑准确,语言通顺,文字简练。为了提高译文的日语翻译质量,需要有一定的日语翻译技巧。所谓日语翻译技巧,就是在弄清表达同一意义外语和汉语异同的基础上,找出克服不同之处的典型方法与规律,即译者在处理外语当中的词义、词序、句型与结构等时所采用的手段与方法。
对于翻译来说,水平的高低是由翻译标准来判断的。但是,翻译的标准众说纷纭,在本文中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为标准来探讨,这一标准成为本科阶段翻译课的教学目标。谢为集(2005)在言简意赅“信”是根本--讨论日语翻译课的教学目标一文中指出,“信达雅”的理念在外语学习实际问题面前遇到了严峻考验,因为首先“信”就无从谈起,更不用说“达”和“雅”了。他认为在汉语译成日语的教学活动中如果也将“信达雅”作为教学标准或努力目标恐怕很难实现。对于我们的教学活动来说可能首先应该解决的是“信”,也就是说需要解决译文符合日语习惯表达的问题。
高宁(2011)认为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又不能完全按照翻译标准来执行。很多学生通过高年级阶段的学习,甚至没有达到“信”这一标准。究其原因,学生看到一段文字之后,总是把重点放在单词、句型和语法上面,并没有抓住要翻译文字的基本骨架和核心意义。如果学生不会从宏观上把握翻译文字,而只会从微观上研究字词的翻译,那么就会出现虽然翻译出来,但是并没有翻译准确。本科阶段的翻译课的教学应该先教会学生进行宏观思维即先做到“信”这一标准,再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引导一部分学生学会微观思维,从而达到“达”或者“雅”的标准。
谢为集指出日语翻译课的教学目标为“信”的同时,也找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在《中译日翻译技巧》一文中提出“点线连接法”。即在进行翻译时先处理重要信息,如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在此基础上将其他内容,定语、状语、补语等添加进去。同时,也提出行之有效的翻译技巧即要求学生首先将汉语原文进行简化,找出文中的关键意思。在这个阶段实际进行的是摆脱母语词语干扰的工作,要求学生只考虑意思而不是汉语的一字一句,使用最为朴素的表达进行翻译。此翻译技巧可行,但并没有对汉语原文如何讲行简化讲行详细论述。
李青峰在(2011)《日汉翻译中的语序转换》一文中提到“由于汉语和日语的种种差异,在日译汉时,往往不都是顺译就可以解决的,通常需要进行语序的调整,因此便产生了‘倒译’现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对语言的表达形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和翻譯过程中有必要重视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在日汉互译中,应该根据各自的文化与语言特点采取适当的语言表现形式,而不是拘泥于文体本身的表现形式,从而最终满足信达雅的标准。在翻译过程中翻译方法的推敲以及翻译基本功的掌握尤为重要,在课堂上将这些方法与学生分享并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课堂与课题研究的结合,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
将汉语翻译成日语,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高,需要找到相匹配的日语单词和句型进行对接,并且要符合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有的翻译者翻译出来的内容一看感觉是中式思维,因此要从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社会文化背景等角度去进行翻译推敲才比较合理,这需要进行长期不断地努力才能有所成效。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翻译调研,将翻译录制下来,反复推敲,学生之间互相借鉴、讨论、评价从而推出最好的翻译。
2 中日互译技巧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本次研究以中国某大学日语专业的二年级学生为对象,学习时间为一个学期,共计32学时。活动方式主要为二人合作,相邻两人或三人组成一组,以小组互评的方式进行。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标准日本语中级下册》,该教材收录了大量会话和课文,并带有翻译,内容丰富、编排合理。学生可通过大量翻译素材进行锻炼。操作流程如下:
(1)朗读课文,划出生词和较难语法点。教师解释出现的生词,并补充与课文相关的背景
知识。
(2)划定翻译内容,学生分组翻译,并进行互评。教师就各组翻译情况进行汇总。
(3)教师点评。教师就各组学生的翻译进行对比,找出最佳翻译方式,并进行评价。
3 问卷调查分析
关于翻译的难点以及同伴互评机制,在课堂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对象为本研究客体,共有20人参与了调查,收取有效问卷调查20份。
关于翻译难点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汉日语序不同。日语的语序与汉语不同,动词在最后而汉语动词在中间,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认真找出动词。(2)日语中格助词用法多样,在不同语境有不同意思,难以区分和记忆。(3)日语句子太长,容易找不到重点,搞不清主谓语顺序。(4)日语敬语和被动有时分不清。
学生对同伴互评机制的看法,采用访谈方法,考察了学生对同伴互评机制的态度,通过对小组互评效果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多数同学对合作互评机制持肯定态度,作用较大,合作学习者能够指出自己译文的不足,为译文修改提供了可行意见。(2)提高了学习效率,在相互交流过程中能够提高对日语翻译的兴趣。(3)为和同伴更好地交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对于调查问卷中出现的翻译难点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考察,解决办法:(1)语言转换技巧。如长句拆成短句的技巧,语言结构的转换等,拆解分析法这一技巧在日语翻译中要学会灵活运用,注意倒装句的处理,被动语态与主动语态的变换,长短句的灵活运用。在日语中,许多句子基本上都是有一些形容词或者是大量的从句组成,这种句子在结构及语法上比较复杂,将整个句子进行剖析,将所有的分句全部都翻译完之后,再将它们联系在一起。(2)顺译技巧。顺译的方法就是按照原文的词序进行翻译,译文与原文语序基本相同。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只有在保证原文信息内容能够准确无误地再现出来的前提下,顺译才是首选的翻译技巧。从句子结构上说,两种文字的结构对应,或相似相近,是顺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从意义转达上说,对应或相似相近的巨型、句式转换不影响原文信息内容的再现是顺译得以运用的根本条件。但是,仅仅具备了上述两大条件,有时也不宜采用顺译进行翻译,因为译文与原文之间还存在着审美条件。只有审美条件得到了体现,顺译才是一种理想的翻译技巧。简言之,满足了顺译的基本条件和根本条件,可以保证达意,满足其审美条件,才有可能做到传神。(3)被动翻译技巧。在汉译日的过程中,被动式的译法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一般以表示被动意义的助动词形式表示。而汉语中表示被动意义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表达方式为 “被”字句,此外还可以通过“叫”、“让”、“给”、“受”、“遭”、“挨”、 “所”、“由”、“经”等介词来表示被动意义。此外,一般认为日语被动句多于汉语,因此,无论汉语原文是否为被动,翻译成日语时,按照日语表达的需要而决定是否使用被动形式。(4)变译技巧。在翻译中不要直译,一定要翻译出符合语言文化风俗习惯,适当增减单词也是翻译技巧,日语本身比较复杂,在翻译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让人觉得难以理解的部分,在进行中日文对照翻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和原文相比,译文中有些词语会显得重复,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对它进行处理,适当地进行删减,不会对句子产生影响。日语和中文之间存在一定的语言差异,要使句子通顺,我们需要适当地增加句子的成分,以此让句子变得更加通顺,结构也更加严谨。
综上所述,由于语序不同而造成的误译又分数种,但总而言之,其根本原因在于中日两国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表达方式的不同。为提高学生的汉译日水平,减少实践中的错误,笔者认为以下三方面是很重要的:
(1)从理论上使学生认识到汉日两种语言在思维方式和逻辑表达上的差异,例如日语句子重心在后,使学习者在翻译中运用一些技巧以避免重心偏离。
(2)日译汉时,学习者较容易注意到上述要点,并可通过较多的积累逐渐掌握这些技巧,但汉译日时却不大容易掌握,通过互译反复训练可以较好地实现这一点。
(3)指导学习者将日译汉译文与原文对照分析,找到其中的某些规律,使其通过实践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
日语属于黏着语,它必须借助助词或助动词才能表达某个单词在句中的意思。我们在做日语翻译的时候要以不变应万变,在不改变原句语义、语感和风格的基础上,准确地用汉语将日语意思表达出来,主要有8种翻译方法:直译、反译、加译、减译、转译、变译、分译、移译。
4 结论
在翻译过程中,同伴互评能够提高日语翻译能力,对翻译技巧的掌握也更加娴熟。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学生要学会讨论,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共同讨论和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翻译的目的;学会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要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学会评价,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简单的评价,也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等。翻译过程中要学会合作并掌握一些翻译技巧,翻译技巧就是翻译经验和方法的提炼、总结和理论升华,是翻译处理某些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困难问题的一般规律,通过合作以及大量的实践来熟练掌握这些技巧。
参考文献:
[1] 高宁,杜勤.新编汉日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 高寧.日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3] 谢为集.言简意赅“信”是根本--试论日语翻译课的教学目标[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70-72.
[4] 李青峰.日汉翻译中的语序转换[J].文学界(理论版),201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