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情境活跃高中数学课堂的探讨

2021-11-14 14:38张智博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8期
关键词:思维发展问题情境高中数学

张智博

摘要:为了强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过程,应巧设问题情境,为数学教育带来新鲜的生机与活力,激活学生主观能动性,保持探究学习的浓厚兴趣,深入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基于学科综合素质视角出发,首先分析高中数学课堂巧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并提出如何巧设冲突性、趣味性、启发性、探究性问题情境,落实高效数学课堂的实践方法,实现高品质的数学教育目标。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思维发展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这也常常导致“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窘境,再加上传统数学课堂局限于“填鸭式”教育思想,更是抑制学生自主能力与思维能力发展。新课标提出“以生为本”教育理念,课堂教学应围绕“核心素养”目标为着力点,巧设多元问题情境,活跃氛围,调动情绪,提高数学学习实效性。

一、高中数学课堂巧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唤醒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背景下建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亟需转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要关注学生主体地位,要唤醒数学学习兴趣,从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切入,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创造、多实践。经教学实践发现,巧设问题情境,使得数学课堂重现生机与活力,颠覆平铺直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质疑、思考与探究中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想法,不仅收获知识,保持兴趣,而且促进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同步发展。

(二) 有利于促进合作探究

依托问题情境推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成功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自觉投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也改变了过去“单打独斗”的学习状态,主动加入合作小组,与同学切磋交流,与老师互动沟通,不仅打开数学思维、顺利解决问题,而且深刻体会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学习习惯,为今后更好地适应学习与发展做好积累。

(三) 有利于驱动创新发展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活跃高中数学课堂,学生真正在数学课堂“动”起来,不仅解决问题,还能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意识,促进质疑精神。并且融入情境,由浅入深地思考与表达,提出不同的解题意见与想法,互相启发思路,彼此取长补短,不仅提升数学学习能力,也有利于驱动学生创新发展。

二、高中数学课堂巧设问题情境的实践方法

(一)巧设冲突性问题情境

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质也是不断生成认知冲突的过程,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实情,尊重其认知水平与发展需求,把握恰当时机创设冲突性问题情境,将课堂思维活动一次次推向高潮。例如,学习“定义法求轨迹方程”这一部分知识点,设计问题:“到定点(2,1)的距离与到定直线x+2y=4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大多数学生初读题目都会将点的轨迹定义为抛物线,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判断对错,而是顺势复习分析抛物线的定义,学生自然就会否定自己的答案,明确“定点不在定直线上”,学生也会自觉重新审视问题,探索正确答案。正是创设认知冲突,学生才有更深一步学习探索的动机,这对理解知识与问题解决大有益处。

(二) 巧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人们常把“兴趣”喻为“最好的老师”,巧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则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深入实践,保持长久的求知欲望,为有效学习做好铺垫。例如,学习“正弦定理”这一部分知识点,在导入环节设计有趣的问题情境:“早在古埃及时代,经常发生尼罗河泛滥事件,当地人为了把握尼罗河的涨水规律,利用各种工具测量数据,那么他们是怎么做的呢?”此时多媒体课件还原场景图,古埃及人在尼罗河涨水时测量河面的宽度,并绘制了△ABC,给出AB长度以及∠BAC、∠ABC大小。此时继续追问:“有了这些关键数据,你知道古埃及人是怎样计算河面宽度的吗?”从有趣的故事切入,再融合数学知识与数学问题,数学课堂自然而然被调动起来,学生纷纷动脑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三) 巧设启发性问题情境

现代数学课堂必然要借助现代教学工具,挖掘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得数学课堂更有趣味、更有灵性、更加实用。通过创设啟发性问题情境,也能生动、形象地呈现问题要点,保持活跃的课堂氛围。例如,学习“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这一部分知识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掌握直角坐标系两点之间的距离,并能学会运用坐标法证明简单的几何问题。通过整合网络资源介绍与本概念相关的内容,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已知两条直线,其中L1:a1x+b1y+c1=0;L2:a2x+b2y+c2=0。请判断两条直线的关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地提出自己的猜想或者观点,再由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动态呈现直线关系,启发学生数学思维,逐一解决问题。

(四)巧设探究性问题情境

考虑高中数学学科教育的特殊性,对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以及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数学活动设计中,教师应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将数学课堂交还给学生,带领学生经历知识探究、生成与应用过程,以此强化学习效果,促进核心素养发展。例如,学习“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这一部分知识点,先邀请一名同学上台演示,将一根细绳两端用图钉固定在图板的某一点,然后拉开两端距离,分别用图钉固定在图板的某两点,由此提出问题:“如果绳子长度恰好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其轨迹是什么?”“如果绳子长度小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其轨迹是什么?”“你如何界定椭圆的概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问题,通过手脑并用,总结椭圆定义,归纳几何特征,促进数学思维发展。

总之,巧设问题情境,活跃高中数学课堂,真正让每个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过程,融入情境氛围,认真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拓展思维,学以致用,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保障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田永安.高中数学教学以问题为导向落实核心素养探讨[J].新课程,2021(18):23.

[2]唐洁.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与运用[J]. 基础教育研究,2020(5):64-66.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问题情境高中数学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