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菊芬
从老家回来,车从河谷爬到山顶,来到一个叫海那的村庄。一阵凉风袭来,吹干了背上的汗,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海那跟海没半点关系,这里跟云南高原其他地方一样,干旱少雨,弥漫眼底的是红土、森林、草地和大片大片在风中摇曳的洋芋花。
路边有几个卖菌的孩子,争抢着向车跑过来,一迭声地叫:“卖菌了,卖菌了,最好最新鲜的青头菌!”我们把车停下,一个皮肤黑里透红的小男孩提着两小篮菌奔到车门前,把篮子伸到我眼前,说:“三十块钱一篮,两篮六十块,都是青头菌。”我一下喜欢上了这个孩子,想逗逗他:“太贵了,少点。”他大眼睛一轮,左右转一圈,朗声道:“五十八,少一分也不卖!”字字落地有声。
“五十五,再加我就不要了!”我也干脆利落。
“這样吧,五十六,你也不靠那一块,我们卖完要回家吃饭了。”
“小家伙,还一套一套的,生意经念得不错啊。”我撑不住了,哈哈笑起来。
“几岁了?上几年级了?”
“我十一,五年级;姐姐十五,在镇上读初二。”他指指身旁的女孩,女孩腼腆地一笑,不说话。
“学习好吗?”
“姐姐好,班上第一名!我——不好。”他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姐姐脸羞得红红的,含笑低头,还是不语。
“你期末考多少分啊?”
“语文七十五,数学七十。”
“你们的菌是爸爸妈妈帮捡的还是自己捡的?”
“我们自己捡的,爸爸妈妈在呈贡种花卖,爷爷奶奶带我们在家里。”
我心忽的一疼,留守儿童!“早上几点起床啊?”
“四点多,起慢了就被别人捡了,下午还去捡一次。”心里再次一紧,由衷生出一股敬意。
“四点天还不亮呢!打电筒去吗?”
“哈哈,哪用电筒啊!走到山上天就亮了。”
“嘿,真能干!一个暑假能卖多少钱啊?”
“去年卖得两千多,今年……还不知道!”他看看姐姐,骄傲地说。
我惊得差点合不上嘴,心里琢磨开了: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除免学费、住宿费之外,还有营养餐补贴,小姑娘第一名,还有各类奖学金,这样她根本不需要家里负担。在山里,这两千多足够小男孩一年的生活费了。他们已经白食其力了!
姐姐拿出一个塑料袋,麻利地把菌倒进去,含笑着递给我,小男孩始终笑着。我忽然很羡慕那对远在呈贡种花的夫妇,他们怀揣美好的梦想,想建大房子,想让孩子上大学,到远方打工。孩子在家如此自立,还能挣钱,他们的辛苦值得!
我看看坐在后排的孩子,苍白的脸,瘦弱的身体,早上为限制她上网和看电视的时间还跟我怄气,我心生忧虑。我多希望她能像这两个孩子,长着粗壮的腿脚,每天翻山越岭,阳光、健康,不要她挣钱,只望她快乐。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有时感觉黔驴技穷、力不从心,而远离家乡,遥控指挥孩子的山村夫妇,却养育出如此优秀的儿女,我感觉心里真不是滋味。是我错了吗?到底是哪里出错了,我陷入茫然,头脑里一片混沌。
我恭敬地递给小男孩六十块钱,他从口袋里掏出四块钱给我,我摸摸他的头,笑着说:“我逗你玩的,就六十块,回去好好学习,像姐姐一样,以后到城里上大学。”
“嗯!”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拉着姐姐的手,飞快地向山那边跑去了。
其实这话我说得也是言不由衷的,像是欺骗了那小孩,又像是欺骗了我自己。考大学又能怎样,我小时候羡慕外面的世界,拼命读书,后来有了稳定的工作,在高楼林立的城里有一套小小的住房,算是城里人了。可是我却丢失了山里人的快乐。孩子永远像缺钙的样子,每天上下学由父母接送,上着各种补习班,喝着可乐,吃着肯德基,对生活没有热情,缺乏感恩之心。
姐弟俩的身影看不见了,我收回目光,发动车子的时候,关于教育,我有了很多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