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辉
教研活动组织的方式不同,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教研效果。一次内容多,形式繁杂,信息量超大的教研活动,并不适用于新教师多的园所,于是我们将教研方式变“小”,即“小专题研讨”,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效果,
一、什么是“小专题研讨”
“小专题研讨”就是围绕教育实践中的小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们经常遇到一些发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小问题,如:提问过程中,经常有孩子回答不出来或者是回答的不着边际怎么办?孩子们总是不举手就抢着回答问题怎么办?怎样组织活动的评价环节……
这些看似小的不能在小的问题,却时时发生在教师们身边,它们就像小石子一样散落在路上,看着不起眼,但时时会搁你的脚。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经验少,小问题不解决,终会形成大问题。而解决这些小问题的过程就成为了“小專题研讨”。
二、小专题研讨在教研实践中的运用
(一)寻找、积累小问题
在工作中,我请教师们留意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并随时将它们记录下来,利用交流的时间大家共同探讨。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录,老师们还真找到了不少问题。有的老师谈到活动目标总是制定不好,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写起;有的老师谈到不会分析教材,难以确定重点和难点……教师们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但都是自己工作中实实在在需要解决的困惑,真切又紧迫。
(二)抛析问题 深度思辨
有一些问题,大家在交流中很快就能解决,比如:洗手时,孩子们总是把水龙头开的哗哗响怎么办?老师们觉得孩子们并非有意,她们本来就喜欢玩水。但是我们最终还是要培养幼儿爱惜水资源的意识,不如在水龙头上做做文章。于是,老师们想到在水龙头下方贴一条红线,当扶手向上抬到红线的时候,水流的速度刚刚好。这样一来,孩子们知道了抬扶手的高度,也就不会浪费水了。这个方法达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教师们回去实践,效果很好。
有的老师说可以在活动前,挑选与本次活动相关的作品进行欣赏,增强了欣赏的目的性;还有的老师认为,可以放在活动后的延伸环节,既可以对活动有一定的经验提升作用,又可以为下一次活动做铺垫。
最后,老师们给这个方法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二步欣赏法:第一步安排在活动前,挑选一些与本次活动相关的作品进行欣赏。第二步欣赏放在活动后,目的在于不影响幼儿的注意力,还能给幼儿美的熏陶,开拓幼儿眼界,为下次活动做好铺垫。
这种方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但它只停留在设想的层面,我们还要对其进行验证,以检验此方法的实效性。
(三)行动中验证
教研的最终目的是完善我们的教育行为,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如何使用“二步欣赏法”的问题上,我们进行了一次现场观摩研讨,验证此方法的实效性。
本次活动的重点仍然是指导幼儿在瓶子上进行有规律的装饰。在欣赏的环节中,教师紧紧围绕有规律的装饰这一教学重点进行提问,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幼儿没有出现注意力分散等问题。教师们认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是和有目的的欣赏活动分不开的。
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有规律的装饰活动,活动接近尾声时,教师出示利用各种方法装饰的瓶子,有色彩装饰的、彩泥装饰的、线条装饰的、废旧材料装饰的等等,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孩子们一看,兴奋的大叫起来:“真漂亮,老师,我也想做这样的瓶子……”看,孩子们的兴趣再一次被调动起来,为下次活动做好了准备。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认为“二步欣赏法”验证非常成功,不失为一个便于操作、易于理解的行之有效的策略。以下梳理成策略,仅供大家参考。
三、与以往教研模式的比较
与我以往采用的教研模式相比较,小专题研讨有着不可比拟的便捷之处:
我们不否认以往种种教研方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我要强调的是我们要找到一种更适合一线教师的教学研讨方式,以解决教师实际工作中的切实问题,使老师们更快、更深入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最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小专题研讨活动还会在我们的教研组中进行着,我们会不断在实践中进行丰富和改进,是这种教研方式真正做到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