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
英娜代表MMA和PA之家参加2021罕见病合作交流会。
英娜,一名患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患儿的母亲,同时也是“MMA和PA之家”患者自疗组织发起人。
在她的带领下,800多个患病家庭,正在努力走出困境,帮助罕见病患者有尊严地活下去,过好并“不罕见”的一生。
“刚确诊的时候,真是走了不少弯路,单就患儿的饮食而言,都是一步步摸索出來的。”英娜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有这种病。”
2017年1月,英娜的女儿可可出生,当一家人沉浸在新生命带来的欢乐中时,不幸降临到这个家庭。
可可出生的第二天,英娜发现孩子贪睡、不吃奶,弹其脚心哭两声后又接着睡。“当时护士立刻察觉情况不对,检查后发现孩子黄疸过高,紧急送进了ICU抢救。”英娜回忆。
“当时医生说是酸中毒症状,怀疑有脑病,但做了腰穿、脑脊液等检查又都正常,于是采用常规的纠酸补碱治疗法。”
10天后,可可出院了。英娜清楚地记得,诊断书上写着这次抢救的原因:未知原因的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然而,正是这一“未知原因”,让英娜每次回想起来都懊悔不已:“当时没有追根究底,查她为什么会这样。”
之后的几个月,可可表现出的安静、嗜睡、不主动抓物等行为,再度引起英娜的怀疑。
“虽说是第一次当妈妈,但我总觉得她有些地方不太对劲儿。”伴随着经常性腹泻,英娜再次带可可找到医生。这次,医生给出的判断是:常规过敏性腹泻,建议改喝深度水解奶粉。
“这种奶粉能减少孩子对奶蛋白的过敏,但蛋白质含量远比母乳高。”从那以后,可可愈发拒绝进食,甚至出现呕吐。
直到2017年5月20日中午,可可呼吸突然急促起来。“一分钟40多次,正常孩子可能醒着玩的时候也就30多次。”来不及多想,英娜和丈夫抱着孩子,直奔医院。
在辗转两家医院,反复查血、纠酸无效后,英娜濒临崩溃。“不知道怎么治,挂哪一科。”
经历了6天6夜的煎熬,可可病情终于迎来转机。“不明原因酸中毒,查代谢病试试。”在急诊科主任的建议下,经过各项生化检查,可可被确诊: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这是一种遗传代谢病。
从发现病症到确诊病种,整整过了4个多月的时间。“希望再也没有人经历这种迷茫。”即使现在回想起来,英娜声音中依然略带颤抖。
“甲基丙二酸血症疾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目前在中国的患病率大约为6.7/10万。由于体内缺乏相应的酶,导致蛋白质的代谢物异常蓄积,从而引起神经、肝脏等多个系统受损,出现嗜睡、生长发育不良、智力发育迟缓等。”英娜说,“无论是甲基丙二酸血症,还是丙酸血症(PA),目前都无法治愈,致死致残率高。”
在网上查看了相关病情介绍后,加上耳边不断回想起医生那句“准备着以后再生一个吧”的忠告,英娜陷入无力般的痛苦。
可可出院后不久,英娜通过一篇博文找到了组织—一个由340多个患者家属组成的MMA与PA病友群。
听群里一位病友妈妈详细介绍后,英娜走出了绝望。她了解到,由于普通食物中存在几种无法代谢的氨基酸,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需要终生依赖特殊食品。
“一旦稍加不注意,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极容易发生急性酸中毒。每次发病,对患儿的神经系统都是一次不可逆的伤害。”英娜说。
直到现在,每次给可可准备饭的时候,英娜和丈夫都得提前用电子秤称一下。“每种食物的量都要精确到0.1克,哪怕掉一个米粒,也要计算一下,确保她摄入的氨基酸在安全范围内。”她说。
很快,在对症治疗及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可可的病情明显好转。
2019年4月,在一场全国罕见病患者组织能力建设培训会上,英娜接触到蔻德罕见病中心等公益组织。当看到其他罕见病种的病友们纷纷建立起互助社群,英娜萌生了“互助养娃”的想法。
同月,在英娜的牵头组织下,“MMA和PA之家”公益组织正式成立。建网站、运营公众号、设计海报,邀请医生开直播课,让家长分享经验,成员们各显神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MMA和PA之家”公众号已有1000多名粉丝,QQ病友群也从一开始的340人发展到880多人,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家属通过网上指引、医生介绍加入。
可可坐在日常服用的特殊药品和奶粉中间。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平台和组织的力量,英娜带领团队翻译、制作了详细的MMA/PA治疗手册,邮寄给患者家长,由他们转交给当地妇幼医生,为地区医生治疗这种病提供文献支持。
谈起组织成立以来最大的转变,英娜说,以前只能听医生的,现在很多地方医院,也会反过来听取他们的经验、建议。“毕竟现在群里有来自天南海北800多个成员,就等于有800多个数据样本。”
“刚进群的时候,只是希望孩子能活下去。后来发现,我们不但可以好好活着,通过努力还能活得更久、更有品质。”
英娜带领的患者自疗组织,无疑向外界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这个病是可以治好的。
“因为自己经历过,所以更能体会患者和家属的感受。”在英娜看来,哪怕最终面对最坏的结果,也要在结果出来之前,尽可能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她希望,能有更多患者和组织,参与到罕见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药物研发中。“一方面,来自患者组织的登记数据能够弥补流行病学研究的匮乏,让研发人员和产业界知道这个疾病中国到底有多少患者,能够更清晰地做出市场测算;另一方面,患者更多地参与药品研发,助力新药的诞生。”
2019年,“MMA和PA之家”在全国范围内做了一次患者问卷调查,共收到27个省市979人发来的反馈。其中,甲基丙二酸血症患者685人,丙酸血症患者294人。
“将MMA和PA纳入门诊特殊病管理范畴,并纳入新生儿筛查,将专用特殊医疗用途配方粉纳入医保支付范畴,为MMA和PA基因携带者提供免费产前筛查……”成为患者及家属当前最为迫切的诉求。
今年,4岁半的可可成为幼儿园中班的一员。回顾一路与病魔抗争的心路历程,英娜说:“每种罕见病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次试探,它承担着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剧痛,同时又被人类本身所歧视,甚至生存本身都在被刁难。希望更多人理解什么是罕见病,什么叫活着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