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年画题材流变与文化价值

2021-11-14 15:19
戏剧之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年画题材戏曲

(衡水学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数次考察年画,探讨过年画与戏曲的深层次文化关系,戏曲、年画在相互影响、不断对话中共同走向辉煌。俄罗斯社会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院院士李福清教授出版了大量中国通俗文学研究论著。在他人生的后期,他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中国年画文化内涵的研究上,其中如何将中国木版年画运用到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中去,是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他发表的作品中,把翻印的戏曲年画作为研究清朝舞台表演及观众反应的重要资源,通过木版年画中描绘的舞台、演员、戏曲表演来管窥中国戏曲史发展的一些方面。

一、戏曲年画题材流变

戏曲年画常见的题材有历史传奇、神话传说、民俗故事等。“三国演义”、“杨家将”、“岳飞传”、“封神演义”、“西游记”、“天仙配”都是戏曲故事中传唱不衰的经典题材,民间艺人的形象表演使人们得以充分的想象。有关民俗生活情趣和伦理道德教化的故事也常常成为年画所采用的题材。

关于夏、商、周三代的戏曲年画主要源于《封神演义》和《武王伐纣平话》等古典小说,在有关三代的戏曲年画中最为民间津津乐道的题材有“岐山脚”、“渭水河”、“黄河阵”、“陈塘关”、“反五关”、“哪吒闹海”、“剪梅鹿”、“双旗门”、“黑虎下山”、“孙膑下山”等。

有关秦汉题材的戏曲年画主要取材于《春秋》、《战国策》、《史记》、《吴越春秋》等历史著作。西汉题材有“苏武牧羊”、“朱买臣休妻”等。反映东汉光武帝刘秀及其重臣兴国之功的有“取洛阳”、“白蟒台”、“上天台”等。反映三国题材的戏曲年画尤其多,三国故事已经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重要内容。三国题材的戏曲年画主要取材自“三结义”、“三顾茅庐”、“捉放曹”、“三战吕布”、“连环计”、“辕门射戟”、“战宛城”、“白门楼”、“击鼓骂曹”、“古城会”、“衣带诏”、“火烧新野”、“长坂坡”、“舌战群儒”、“借东风”、“草船借箭”、“蒋干盗书”、“赤壁鏖兵”、“甘露寺”、“回荆州”、“黄鹤楼”、“取南郡”、“战长沙”、“芦花荡”、“柴桑口”、“西川图”、“过巴州”、“夜战马”、“对金抓”、“单刀会”、“百寿图”、“定军山”、“阳平关”、“凤鸣关”、“天水关”、“空城计”、“战北原”等。各地反映秦汉题材的作品还有“马鞍山”、“重耳走国”、“五雷阵”、“清河桥”、“专诸进鱼”、“赵氏孤儿”、“渔家乐”、“霸王别姬”、“玉虎坠”、“文姬归汉”等。

隋唐英雄故事历来是民间艺人和文人骚客们乐此不疲的题材,也是最受各地戏曲欢迎的演出题材之一。门神画上尉迟恭、秦琼走进千家万户,也影响了后代的戏曲和年画。还有人们耳熟能详的隋唐英雄人物程咬金、罗成、单雄信、薛仁贵、秦英、罗章及女英雄樊梨花等。《隋唐演义》、《说唐全传》以及《征西全传》都成为戏曲年画取材的源泉。可以在年画中见到反映这一时期的题材,如“香山还愿”、“柴王推车”、“风尘三侠”、“贵妃醉酒”、“带子上朝”、“敬德钓鱼”、“罗成招亲”、“太平桥”等。

宋元时期各地村镇建有大量寺庙,同时也大量出现了神庙戏台。一些戏曲活动被当时的画工绘入图画、壁画,反映当时社会文化的戏曲年画题材主要有:“大闹淮安”、“火焰驹”、“狸猫换太子”、“陈妙常”、“西厢记”、“千里送京娘”、“穆柯寨”、“铡赵王”等,从中可以看到宋元时期的生活面貌。

明代题材的戏曲年画反映市井平民百姓生活的内容大大增加,受此影响,历史题材与英雄人物题材大为减少,戏曲年画的内容更加生活化,创作更贴近生活,出现了一些幽默诙谐、风趣活泼的喜剧和爱情题材作品。明代的戏曲年画是沿着杂剧、传奇两条脉络演进的。主要题材有“忠心报国”、“二进宫”、“法门寺”、“万历登基”、“拾玉镯”、“打樱桃”、“走雪山”、“桃花洞”、“宁武关”、“假金牌”、“通天犀”、“明珠记”等。按照王树村的研究和考察,由于年画每年都要更新换样,且难以保存,因而真正流传下来的与明代戏曲有关的年画很少。

清代戏曲在元明戏曲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进入了一个大繁荣时期。“清代年画艺术高度发展,是以往任何一个朝代无法比拟的”。杂剧和传奇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各种地方戏发展起来。但是清代杂剧和传奇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其中《长生殿》和《桃花扇》就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清代前期的戏曲逐渐民间化和通俗化,走上了现实主义之路。先是盛行昆曲、高腔折子戏,后是各类地方戏的兴起。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昆曲日渐衰落,地方戏得到迅猛发展。深受普通百姓喜爱的戏曲被年画艺人引入创作之中。清代主要题材有:“春秋配”、“小放牛”、“珍珠塔”、“花园赠珠”、“王小赶脚”、“甘凤池”、“凤凰岭”、“巧姻缘”、“兄妹开荒”、“盗御马”、“盗金牌”等。另外,还出现了一些反映女性爱国题材的戏曲年画,如“女子爱国”、“女子求学”、“女子自强”等。这些爱国题材戏曲年画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表达了人们反帝和反对清政府对外割地赔款的思想感情。

二、戏曲年画主要种类形式

扇面画是戏曲年画中最多的一种。北方各地年画产地大都出现过扇面戏曲年画。杨柳青的扇面戏曲年画清新脱俗,以欣赏为主;而山东鄄城红船口、山东东昌府、河南滑县等地木版套印的扇面戏曲年画则以实用为主要目的。潍坊等地也流传着“做版子刻案子,捎带着糊扇子”的说法。这些扇面画以传统戏曲年画中的武戏为主,多取自“隋唐演义”、“三国演义”、“西游记”、“白蛇传”、“杨家将”、“施公案”、“拾玉镯”、“铡美案”、“春秋配”等历史故事。

有一种常见的“书本子”戏曲年画,主要是表现民间熟知的戏曲故事,也称作“喜字画”,是清末民初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农村常见的一种把扇面画装订成册的戏曲年画,外面用老粗布做成封面,用来给妇女刺绣花样。

戏曲年画中还有一种灯方年画,俗称灯笼画、灯笼屏画。民间正月十五有赏灯、猜谜和放花灯的习俗。民间艺人将灯笼和木版年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灯笼上贴上年画,晚上透过灯光映出灯影,集娱乐性、观赏性、知识性为一体,十分美妙。一个灯笼常有几幅连环年画,大都取材于民间故事、古典名著等。著名的灯方年画产地有河北武强、河南安阳、山东红船口等地。聪明的武强人把谜语和图画一起印到糊灯笼的纸上,画面由故事和谜语组成,形成独特的灯谜画。

年画有大小尺寸,大的是“中堂”,小者四开为“横披”,还有“贡笺”等规格的。其中四条、八条、十二条不等的多幅屏条画,则表现较为复杂的戏曲故事。

三、戏曲年画汇集了民众的审美思想和人生价值,起到启蒙教育的作用,也烘托吉祥喜庆的文化氛围

戏曲中民俗生活与伦理道德教化的故事也常常成为年画所采用的题材。这类戏曲年画简明扼要地讲述了戏曲故事,再现了舞台上戏曲人物的形象和姿态,使观众身临其境,回味无穷。老百姓通过这些有“故事”的年画认识到了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圣贤英雄等群体的不同特点,学到了为人处世的智慧以及忠孝节义的道德规范。

地方特色的小戏年画也浸透着民俗与教化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如朱仙镇的“王小赶脚”与“三娘教子”等题材的戏曲年画,着力传达出浓浓的伦理道德观念。近代还出现了一些反映时政及爱国题材的改良新戏年画,如“捉拿罂粟花”、“黑籍冤魂”、“女子爱国”等。

戏曲年画通常色彩艳丽,吉祥题材受到青睐,除此之外,还有喜剧题材也是首选,这些年画具有烘托喜庆气氛、装饰美化环境及娱乐的功能。戏曲年画还可用于装饰灯笼、风筝、扇子等。大量的此类中国戏曲年画把戏曲小说、传奇和神话传播到各个地方,营造出喜气洋洋、张灯结彩的热闹场面。长靠短打的武打戏曲年画最受孩子们的喜爱,那充满动感的身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令人流连忘返。

自清代以来,逐渐形成了崇尚英雄的戏曲文化。在戏曲年画中,凸显英雄人物形象的数不胜数,根据戏曲故事改编出的门神也不少,有穆桂英、秦良玉、秦琼、尉迟恭等。英雄人物也是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的人,凸显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民间戏曲年画把这些无比神秘、高大的英雄形象请进千家万户,大大提升了这些英雄形象的世俗感、亲近感。

猜你喜欢
年画题材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牛年画牛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年画
缸鱼年画之旅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