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亚文化视域中“女汉子”标签的形塑与内涵

2021-11-14 13:36马瑶
声屏世界 2021年21期
关键词:女汉子亚文化汉子

□马瑶

“女汉子”一词的走红源于互联网。2013年4月30日,著名节目主持人李艾在新浪微博发起了“女汉子的自我修养”的话题,调侃自己的工作、生活压力,以“女汉子”自居。这种诙谐幽默的说法很快引发了网民的热烈讨论,“女汉子”一词由此走红。

网络场域中的“标签”

标签的原意是指贴在或系在物品上标明品名、用途、价格等的纸片,社会学家在上世纪50年代将“标签”的概念引入社会学,提出了“标签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有了“初级越轨”的行为后,周围的人就会以贴标签的形式描述他的所作所为,并对他以及他的行为进行定义或划定,贴上某个标签。

互联网时代,“标签”作为互联网内容组织的普遍方式和目标查找的基本工具,主要通过具有关联性的关键字(词)来识记目标的分类或内容。在网络新闻传播中,“标签”被用作新闻标题、内容的关键词,表达着作者的观点、态度,以此来吸引受众阅读。在网络新闻报道中,热点事件本身会被贴上标签,事件的主角也更容易被贴上刻板成见的标签,甚至被扩大成某个特定群体的集体标签。

标签理论对于个体行为和社会反应作了一种有机结合,认为社会会对个人的“越轨行为”进行贴标签,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解读网络标签的视角。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越轨行为都是外部贴标签所致,互联网中的各种“标签”,也并不都是网民对相关群体的单一消极认知和负面评价,而是多角度、多维度地呈现出社会各群体丰富多彩的形象,“女汉子”就是其中一个被网民用来广泛贴在别人或者自己身上的包含诸多含义的网络标签。

网络标签“女汉子”

派生词是网络标签的创制方式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如“大叔控”“平平无奇做饭小天才”等。“女汉子”一词则不同,“女”是指女性,“汉子”则是指男性,两者在传统的汉语语境中是一对反义词,网民将两者结合碰撞出了一个具有强烈冲突又有明确指向的符号。“女汉子”一词没有具体判定的标准,主观性较强,同时所表达的意义状态是浮动的,与之类似的还有“萌妹子”“屌丝”等。这类网络标签的所指是不确定的,这使得网络标签总体生态上存在多样性,让贴上这些网络标签的群体呈现了多元化的特点。

“人们对新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有着极强的心理需求,倾向于不断创造新形式或新意义的词语来满足语言交际日益精细化的需求。”薛深这样解释说。“女汉子”是现在的网络热词,它指代的是那些具有男孩子气概、比较独立的女性。这样的女性群体在历史长河中早已存在,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引发人们关注的是,当代女性有着积极的能动性,她们乐于调侃自己,不拘小节的行为举止、开朗直爽的性格、积极乐观的心态,借助“女汉子”这一符号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并用一种幽默诙谐的自嘲口吻,在互联网上与群体形成互动和聚合。除了“女汉子”一词,“白富美”“御姐”“女屌丝”等网络标签也反映出了时代变化中的女性身份特征。这些稀奇古怪的网络热词的生成结合了所指群体的主要特征,表达了他们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群体不断壮大,标签的内容也在不断被积累扩充、赋予新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商品经济成了推波助澜的不竭动力。为迎合消费市场,大众文化产品将“女汉子”炒得越来越热,电视电影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女汉子”形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不断推崇和巩固“女汉子”形象。经过消费的层层诱导,“女汉子”从一开始的自嘲调侃式的网络亚文化现象转变成商品市场不断炒作的文化产品,成为大众的消费对象。

从亚文化研究视角来解读“女汉子”标签

一种风格探索和身份认同。通过拼贴与同构,网民形成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网络标签,透过网络标签表达着自身的风格并形成一种身份的区分。从这个角度看,“女汉子”网络标签行为背后的逻辑仍然是一种亚文化的风格展演。成长时期的青年人无法立刻明确自己的身份和定位,于是不断地构建着心目中的“理想的自我”,并通过自我呈现将“理想的自我”进行外化。青年人希望自己能够在他人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互联网时代,青年人寄希望于网络,通过网络标签来展示自我的风格并找着同类壮大所属的群体。在这个过程中身份区分得以实现,逐渐形成不同的亚文化群体和圈层。

网络标签既是一种技术又是风格展演的途径,它的风靡离不开新兴的媒体技术和大数据功能的进步。网络标签呈现出的碎片化、无厘头、去中心化、怪异感和趣味性在青年群体当中迅速流行起来,在这个过程当中,新兴媒介技术成为基石和前提,扮演了一个核心的角色。

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汉子”这个不符合语用习惯的拼贴词是多种网络文化的混合产物。“女汉子”的走红源于女性的自我意识,追求自我表达和自我角色认同,它表达了这个时代的特定群体的某种社会诉求,借助“女汉子”的包装现代女性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在城市化、快节奏的生活中,当她们面临学业、爱情、就业带来的压力和问题时,当外部的条件不能解决问题时便开始自己动手解决。在反复的尝试和反思之后,当问题能够被自己较好地解决时,她们逐渐形成依靠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维自觉。长此以往,在这些女性的自我意识中,她们不再被禁锢在“弱小”“无助”的定势思维中,对自我角色的看法逐渐改变,而对自身“女汉子”的角色更加认同。

当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已有显著提高,然而在诸多方面女性仍面临不小的挑战和压力。女性在职场上存在更加艰辛的求职和升职道路,福利问题经过层层分配无法得到确切的保障;而随着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女性青年对人生伴侣、婚姻的态度发生改变,不再愿意随波逐流,于是一改柔弱的形象变得独立、坚强、全能。在新自由主义开启的时代里,女性把自己打造成“女汉子”形象,这种身份的改造表达了她们的社会诉求,也跟随时代的变迁意外地为她们赢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除此之外,人们还从“女汉子”一词的走红看到了在商业与日益白热化的女性运动的影响下不断被赋予新的逐步走向主流的意义,“女汉子”一词的原有意义在不断削弱,与此同时,其合乎主流文化的新的意义在潜移默化中被不断组织和重塑。

结语

“女汉子”一词被《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入,显示出其丰富的内涵。网络标签“女汉子”的走红折射出女性青年的一种身份焦虑,以及渴望寻找一种身份认同的现实诉求。这一网络标签行为实质上是“女汉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认同的一种探索,即从自我呈现到社群共识的形成和巩固的过程,它与“污名化”有着很大的区别。通过拼贴与同构,“女汉子”们在网络标签中表达了自身所属群体的风格,乘着商品经济的东风群体不断扩大,其内涵也在不断被积累扩充、赋予新的意义,从中人们还窥见了“碎片化”时代人们的心理世界、价值观念的嬗变。

猜你喜欢
女汉子亚文化汉子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一看就会,女汉子必备
“女汉子”贾玲 掘金喜剧市场
百岁“女汉子”成就一个家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
女汉子的搞笑版春天
笑到你喷了又喷的女汉子
笑喷你的那些可爱女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