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短视频的叙事策略研究
——以《新闻联播》抖音号为例

2021-11-14 12:01:26于淼崔银河
声屏世界 2021年14期
关键词:音号新闻联播主播

□于淼 崔银河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打造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央视《新闻联播》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主流媒体节目,推出抖音号等融媒体产品,取得良好的反响。本文以叙事学理论作为研究基础,探讨《新闻联播》抖音号的叙事策略,为主流媒体提供发展的启示。

《新闻联播》抖音号概况介绍

《新闻联播》节目作为国内最具权威性的主流媒体,承担新闻报道、政治宣传、舆论导向的重大责任。2019年7月25日,主播康辉在“国际锐评”板块针对美国对华强硬派人士的有力抨击中的金句“荒唐得令人喷饭”迅速在网络走红,随后《新闻联播》幕后团队趁势推出“主播说联播”融媒体栏目,并且陆续在两微一端等平台上线。

《新闻联播》抖音号于2019年8月24日上线,首条短视频的标题为“新闻联播,‘抖’起来!”,主播康辉一改往日严肃的形象,发出一起抖起来、一起上热搜的倡议。截至2020年12月底,该账号作品总量354条,粉丝数为2880万,点赞总量超过2.0亿,平均点赞数为超40万,平均评论数超5000,平均分享超1万,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新闻联播》抖音号叙事策略

叙事主体:主持人的第一人称视角。叙事主体,即表达叙事文本的行为者。《新闻联播》抖音号的形式较为固定,即节目主播在演播室的固定情景下,聚焦当天节目内容以及热点新闻表达极具个性化的评论,节目主播即为账号的叙事主体。区别于电视节目中的主持人、新闻记者以及新闻事件当事人的多叙事主体,抖音号叙事主体略显单一,叙事视角也发生转变。叙事视角即观察描述文本、事件、情境和人物的角度,直接影响内容情节的呈现以及情感内涵的表达。按照叙述视角的人称特征,分为第一以及第三人称叙事,《新闻联播》抖音号中的叙事主体即节目主播采取第一人称的视角,搭配个性化的手势动作以及生动鲜明的语言,通过“我来说”“我认为”等表达直接讲述新闻事件,表明观点态度。

主持人的第一人称视角是个性化的,赋予节目主播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以主播海霞为例,评论陕西神木农民工李小刚手捧红砖朗诵的短视频时,她不仅使用同样的手捧红砖的动作,还使用“我看了之后也觉得他朗诵得很有味”语言表达肯定,并表示期待“能够和李小刚一起切磋朗诵心得”。主持人不再仅仅是节目的播报员,而是直接与新闻人物互动,构建富有亲和力的新形象。此外,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配合抖音竖屏构图的沉浸式呈现方式,与观看者形成跨越手机屏幕的对话感,消除传者与受者的隔阂,增进与受众间的联系。

叙事内容:碎片内容的情感化表达。叙事内容,即叙事作品的主干,按照叙事结构组织叙事主题的表达。其中叙事主题承担着统领整个叙事作品的作用,而叙事结构则搭起叙事作品的框架,按照特定规则构建叙事文本。《新闻联播》抖音号选取叙事主题包括对外关系、国内政治、热点新闻、人物报道、节日庆典等,突破电视节目的报道和流程限制,以1分钟左右的短视频直击每日新闻热点。例如疫情期间,《新闻联播》抖音号紧跟热点,以“社区工作者抗疫事迹”“返校隔离的大学生”“来自巴铁和蒙古国的捐赠”等多个主题报道,短视频的碎片化内容呈现与电视节目要素完整的新闻报道共同实现疫情报道全覆盖。根据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补偿理论,新兴的社交媒介在内容表达以及社交关系上能弥补传统的大众媒体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相比电视节目,《新闻联播》抖音号更好满足受众碎片化的信息需求。在叙事结构方面,结合新媒体语境以及平台用户的需求,多使用金字塔结构,先叙述新闻事实,再表达观点态度,凸出评论金句中的舆论导向。

此外,《新闻联播》抖音号叙事内容呈现明显的情绪化特征。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认为情感发生是建立在情感的所属性质与主体相符的基础上,与主体的关系愈密切,则情感愈发激烈。《新闻联播》抖音号为迎合情感体验优于事实陈述的互联网内容特征,在叙事内容中聚焦普通人物故事,为案板下学习的小女孩加油,为独臂篮球少年张家城点赞,通过具象化人物形象符号使叙述内容更富感染力,更容易引发受众共情。主播的感动、严肃、悲伤和鼓劲等情感基调的表达输出,与电视节目中立客观、弱化情绪的表达对比鲜明,引发受众感情共鸣。

叙事话语:不同符号的排列与组合。叙事话语,即语言以及非语言符号共同组成的整体。短视频的叙事话语是多元且立体的,包括声音、文字、图像等多媒体元素,元素的不同排列组合建构出叙事作品的意义。《新闻联播》抖音号的叙事话语突破“联播话语体系”,形成网络化、趣味化、立体化的话语风格。语言符号方面,《新闻联播》抖音号不仅采取主持人的书面表达,而采用生动的语言,包括“央视boys直播带货,来康康撒开了买”的网络语、“巴适得很”的方言。

在非语言符号方面,背景音乐、字幕、弹窗等多媒体元素增强表现力。《新闻联播》抖音号背景音乐的使用贴合平台定位,即音乐创意类短视频社交平台,通过抒情、轻快、舒缓、紧张、激昂的不同类型背景音乐,配合不同主题的叙事内容,满足受众听觉体验。字幕在页面下方,是对视频画面内容的解释,是主播口播内容的重点,通过字幕的加粗、变色和变大等形式标记,实现“划重点”。《新闻联播》抖音号的弹窗则代替电视节目中画面切换,以图片、视频的形式链接新闻现场和主体,在短视频有限的体量内提供更多的新闻材料,帮助观者理解新闻事实,丰富观者的感官体验。受移动终端的限制,《新闻联播》抖音号的叙事话语需要根据不同符号的表现力合理排列组合,利用新兴的技术手段,变模态化为多样化,最大程度地发挥不同元素的价值,增强主流媒体政治传播的效果。

《新闻联播》抖音号发展启示

采纳新兴技术。短视频作为新兴的媒介,主流媒体在叙事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新媒体的技术特性,竖屏的使用场景直接影响内容的呈现方式,抖音平台的技术特征改变内容的消费方式,这使得主流媒体不得不脱离原有的叙事思维,处理好技术属性与平台内容之间的关系。新型主流媒体短视频的叙事内容应该是与技术手段相吻合,由技术手段保证内容的全方位呈现,而在叙事话语上,新兴技术能够充盈语言以及非语言符号的表现力,直接提高用户的积极反馈。

调动受众关注。作为追求小而精的影像媒介,主流媒体短视频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吸引用户关注,按照平台用户特征分为关注者以及观看者,对于关注者的维护着力于保证用户黏性,通过丰富叙事主题、强化叙事特色等方式保证关注者的留存。观看者代表观看到内容的用户,其去存直接会受到叙事感染力的影响,叙事感染力的提升离不开情绪化的内容以及真实的参与感,深挖用户的特征才能在叙事视角上聚焦到关注点。

适应崭新情境。时空与人物共同创设叙事情境,为叙事文本建构出基本的大前提。新的媒介形式带来的崭新叙事情境,意味着主流媒体必须采取崭新的跨媒介叙事的能力。电视节目与短视频的客观差异,应该酝酿出更加丰富且优质的文本内容,在保证意义的同时拓宽叙事的空间,主流媒体将现有媒体资源物尽其用,成为灵活转化叙事情境的媒介使用者。

结语

综上,以《新闻联播》抖音号为例的主流媒体短视频的叙事策略适应短视频的新媒介技术特征,迎合用户的内容消费习惯,能够聚焦新闻热点,争夺受众关注,是新型主流媒体的有效转型方式。以主持人为第一人称叙事,使叙事主体的形象更立体;碎片化内容的情感化表达,使得受众参与感更强烈;不同符号的排列与组合,使得娱乐化与专业化并行不悖。总而言之,能达成主流媒体政治传播的主要目的。随着媒介形式不断变革,叙事策略仍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也存在着叙事结构不合理、叙事话语不清晰等许多问题,这是主流媒体亟待关注的重点。

猜你喜欢
音号新闻联播主播
上海市护理学会抖音号介绍
上海护理(2023年12期)2023-12-19 12:51:30
第一次做小主播
党报短视频,以温暖点亮生活——以温州日报抖音号和瓯视频为例
传媒评论(2019年9期)2019-11-16 09:25:34
“抖”起来了!央视《新闻联播》入驻短视频平台的分析与思考
传媒评论(2019年9期)2019-11-16 09:25:30
党报抖音号如何生产正能量爆款作品——以湖北日报官方抖音号为例
传媒评论(2019年12期)2019-08-24 07:55:14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传媒评论(2019年4期)2019-07-13 05:49:22
少先队员的新闻联播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9:10
《浙江新闻联播》 一路坚守 一路蜕变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