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瑾 延保全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由张同道总导演率团队历时两年多拍摄制作的六集系列纪录片《文学的故乡》,选取对六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贾平凹、毕飞宇、刘震云、迟子建、阿来、莫言的实地访谈,探讨其创作的心理动因、转换机制与文化密码。这些作家很可能是中国最后一批乡土文学作家,这是中国纪录片人第一次深度聚焦中国当代文学和作家,第一次以影像为载体寻找文学的发生与萌芽,所以这部纪录片弥足珍贵。该纪录片播出后反响很大,除上述因素外,与该部纪录片自身的探索创新机制有紧密关系。
文学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M.H.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活动系统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要素构成,是个包含流动、反馈过程的交往结构,该四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依存、作用的整体关系。纪录片《文学的故乡》聚焦文学活动的四要素和客观发展规律,探讨作家如何把故乡的生活体验与文化资源转化为艺术创作,带领读者从熟悉的文学作品中寻找作家的故乡。
文学活动四要素中的“世界”即通常所言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文学的故乡》中的“世界”主要指作家的故乡。然而,故乡这种原材料必须经过作家的艺术加工和创造,才能转化成文学文本。片中每个作家对故乡都有各自深刻独到的体认感悟,可见,作家、作家的创作及作品与故乡始终存在千丝万缕的互动关系。
故乡不仅养育了作家,而且孕育了作家的文学。刘勰云:“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在整个构思过程中作家的思维活动始终和客观物象紧密结合在一起。那么,作家的创作缘起是什么,作家如何调动故乡和童年记忆创作出艺术作品,怎么把故乡的元素转化成艺术的元素,《毕飞宇》一集形象地再现了这一过程。
除毕飞宇纪实性地讲述创作的缘起和主旨外,创作者运用表演这种“非真实”的手法将影片做了一个“美学层面”的调整。片中毕飞宇从故乡的小河一路划船过去,到处走走看看,遇见了自己小说中的人物——《玉米》里的玉米、玉秀,《青衣》里的筱燕秋,尤其是《青衣》这一段,特邀享誉“中国第一袖”的著名舞蹈演员王亚彬在乡下的油菜花地和小桥上跳动雀跃,与毕飞宇不期而遇,从而把艺术家构思的过程视觉化,充分体现了纪录片的诗意。
影片以故乡为发掘点探索作家如何创造艺术世界,挖掘作家童年生活与心理成长历程,解密作家如何把现实故乡转化为文学故乡。毫无疑问,这是着眼于文学创作和生产,但是,艺术传播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纪录片叙事的最终目的是影响人。《文学的故乡》的创作者的终极旨归还是落实到读者和作品间关系的建立上,着眼于文学作品的消费、传播和接受问题,影片很多片段表现读者中的一类特殊群体——评论家对作品的品评、作品在海外的译介传播,让更多的人重回阅读、重回经典,都能找到自己文学的故乡。
《文学的故乡》的叙事有两个时间维度,一是顺时间流的正方向叙事,对生活有选择性地“再现”,让观众产生如同生活般丰富、真实、完整的感觉,逐步再现作家的孕育、成长和创作过程。以《毕飞宇》一集为例,从他在扬州大学求学时对文学的痴迷喜爱,到毕业后就近《南京日报》租房蛰伏,进行创作风格从先锋小说向写实小说、从语言实验向小说人物的转变,在《花城》发表处女作《孤岛》,到创作《青衣》后实现对小说结构和人物塑造方法的突破,再到江苏兴化中堡镇、陆王庄的王家村、陆王小学、杨家庄、杨家小学等,逐一展现作家的生活经历及创作其他作品的缘起、经过和主旨。
二是逆时间流的反方向叙事,作家与故乡间客观存在割不断的血肉联系。刘震云五岁时外祖母把发簪变换成学费供他上学,少年时舅舅鼓励他走出村庄;毕飞宇写《玉秀》隐含着对父亲出身的好奇和追问。虽然这些祖辈大多已故去,在片中缺席,但不可否认他们对后代的文学道路的启蒙、支持和影响。
文学地理学侧重探讨作家与地理环境、空间的关系,以期重新发现阐释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文学空间。综观《文学的故乡》,不难发现,影片不仅通过不同空间的并置、流动,传达创作者热爱文学的豪迈情绪,而且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地理分布,宏观把握了中国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人文地理孕育了风格迥异的作家作品:北有冰天雪地里的迟子建;南有江南水乡的毕飞宇;西有半农半牧的高山区的藏族作家阿来;东有山东半岛高密乡的莫言;中有秦岭的贾平凹和中原的刘震云,展现了相对的同一时期内不同空间文学的立体呈现。
《文学的故乡》中关于每个作家的分集部分,都非常注重作家生活空间和文学活动空间的再现,每一集都有航拍的关于作家故乡的土地河流的地理空间的总体呈现,采用很多空镜头表现各个地域的地理概貌和风土人情。导演让每位作家至少回一次故乡,重现作家个体活动空间的可感历史场景,还原作家描写的那些文学类的空间和文学的现场。
每个作家的个体生活空间都有区别于他者的独特地域特色。《莫言》一集运用了很多山东高密的民间艺术方式讲述其人其事,请当地的民间艺人一反舞台演出的常态,改为在田间地头用山东快书、西河大鼓、茂腔来演奏莫言的打油诗,在《红高粱》中写的小石桥上讲《红高粱》,在胶河滞洪闸讲《透明的红萝卜》,还适时穿插剪辑了根据莫言小说改编拍摄的电影片段和莫言主编的戏剧舞台表演。此外,《迟子建》一集浩瀚的兴安岭森林、广袤的冰天雪地,《毕飞宇》一集频繁出现的水上泛舟、密布的河网、金黄的油菜花,《阿来》一集别具特色的土司官寨、倍具民族风情的歌舞和云雾缭绕的群峦,不仅彰显地域文化特色,而且更贴近现实生活。
与整部纪录片构造的宏观空间和作家个体活动的微观空间相得益彰的,还有一个抽象的、隐形的空间。一方面,作家置身于故乡,作家生活于其中的物理空间与作家构建的艺术空间之间的再次交互很容易发生,进而实现作家的主观世界与现实的客观世界的物我同一的美学观照,完成影片空间的拓展;另一方面,以往屏幕外的观众是从纸质的文学作品里通过意识活动达到对作家构建的文学空间的意象呈现,现在则是从实体的物理空间回溯到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空间,显然,观众在纪录片中肉眼所见的实体物理空间并不等同于作家在作品中构建的艺术空间,但是,艺术空间确实是以现实的物理空间为原型生发创造出来的。
《文学的故乡》不是以一贯的线性时空顺序说教式的记录,而是采用剧情片中的蒙太奇思维剪辑手法,以《刘震云》一集为例,该集对创作小说《一地鸡毛》的回顾,剪辑了小说改编剧的部分镜头、当年采访编剧刘震云的视频资料和《东方时空》节目的相关评论视频,与当下对刘震云的纪实采访拍摄拼接在一起,打破现实的时空阻隔、打乱传统的时空序列,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间的相互关联。
《文学的故乡》在“时间维度”上叠加“空间维度”,不仅能还原作家创作的具体可感的生动场景和了解作家进行的精神活动、审美活动,更能让观众感受到特定时空中作家的情感,让文学作品的情感意义得到更为清晰的呈现。
《文学的故乡》匠心独具的时空叙事构建模式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与美学理念,旨在营造一种艺术、人生、宇宙万物相生共融的境界,体现的是创作者对宇宙人生的体悟。首先,片子注重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系列景物镜头对山川水文、地貌气候的呈现,用无声的语言解说了人与自然的共生依存模式;深入挖掘作家性格气质中热爱自然的因子,例如,毕飞宇对透过云层漏下来的太阳光束的惊诧和喜悦,迟子建对鲜花、雪的喜爱,阿来对调查、拍摄高山植物的痴迷热爱,这些性格因素促使作家对自然、故乡、文学的理解更透彻。
其次,天人合一的理念在片中还体现在对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发掘上。中国历史沿革而来的“诗骚”传统,渗透在忧国忧民的中国文人意识中,使他们的文学创作既有宏大叙事的视野,又不乏深厚的人文关怀。阿来的反映人类毁坏森林、破坏生态平衡的《梭磨河》《空山》;毕飞宇的为WTO而创作的《地球上的王家庄》;莫言的批判封建制度的《丰乳肥臀》,再现清末山东半岛反殖民斗争的《檀香刑》等。影片选取这些反映时代大潮流和社会历史大变迁的作品为素材,既有历史的高度,又有生活的温度。
再次,成功的纪录片善于从日常生活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攫取灵感,发掘题材深度,引导观众感悟主题,《文学的故乡》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阿来母子久别重逢后互相拉着手潸然泪下。刘震云夫妇中秋节假期把女儿从母亲处接走,后母亲因桌上孙女吃剩的月饼睹物思人神伤,并跟儿子絮叨了这件事,不曾想这也成为刘震云写作的一个素材。毕飞宇三十多年后重回到他出生的村庄,看到童年生活过的地方时,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迟子建春节前代表作协看望老作家中流老师、郭先红老师等人,作协还为老作家、老干部出版了一套丛书,体现了对老作家老干部的关爱;迟子建回家前给老母亲买衣服作为礼物,回北极村的途中说起姥姥突然哽咽,因为最想看的人不在了。影片选取生活中这些最平淡、最细微处,往往是最感人至深、最具人文关怀处,从而使观者从中找到共鸣和感情贴合,减少与观看对象的距离感和疏离感,“纪录片内蕴含的人文关怀能增强纪录片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当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表征在国与国之间,沟通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在世界文明格局中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也是作家和中国文学应承担的使命,《文学的故乡》无疑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充分彰显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影片着力表现了作家作品在国外的翻译、评介和畅销等传播情况,例如,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迟子建在法国出版了很多作品,法国读者从她的作品中了解其笔下的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最北方,她还有诸多外文翻译作品在海外流传;法国文化部授予毕飞宇艺术与文学勋章,他在法国出版了《青衣》《雨天的棉花糖》《玉米》《上海往事》等多部著作,法国出版家、翻译家对其著作高度评价和诚恳推崇;刘震云在世界各地的书展,法兰克福书展、纽约书展、巴黎书展、开罗书展、阿布扎比书展等,阐明文学是没有国界的,越是中国的、越是世界的主题。
《文学的故乡》深层次地阐释了人与故乡、人与生命存在、人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引起观者思想的碰撞,进而产生情感的升华。影片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选取中国最后一批乡土文学作家进行记录,含蓄地表现了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和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二元关系的消长,表达了都市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心灵安放的追求,它是创作者对生活、文学及其本质的一种探索,源于创作者本身的文化知识背景,也来自整个社会的变迁,表现了对现实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