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
(作者单位:镇江市文化馆)
说到情景剧,往往立刻想到《我家我家》《武林外传》。查询百度,出现的也是这样的介绍:“情景剧,来自美国的一种轻喜剧……早期一个人、几个人,在一个小戏园子里演……后来发明了电视,把笑声作为后期添上去……《我爱我家》是情景剧在中国最初的实践,《家有儿女》系列则是情景剧的发展。”可以看到,侧重点还是电视剧。
但在社会基层,情景剧还有截然不同的另外一重含义:不是指电视剧,而是指舞台剧;不特指喜剧、轻喜剧,还包括了正剧和悲剧。笔者试将其定义为:舞台剧的一种,风格多样,短小有致,时空转换大胆频繁,且能兼容歌舞、朗诵等各类元素,深受各行业单位的喜爱,亦深受各行业单位的制约。
二者的界限是不太容易划分的。原因之一,是小品“存在感”太强,形成了认知上的虹吸效应。诚如董健所说:“……戏剧小品不仅一跃而为独立的艺术形式,而且颇有些‘霸气’地独占了‘小品’之名。从此随笔、杂感一类文章只能径呼为随笔、杂感,不敢再叫‘小品’了。”原因之二,是小品的边界不断拓宽,转换地点、增减人物、倒叙插叙,已然屡见不鲜。这原也是情景剧常用的手法。尽管如此,小品与情景剧仍然有所不同。最显著的一点是,情景剧的时空转换常达到两次以上,如果比赛、活动时长允许,甚至多达三次。这在小品中是罕见的。此外,情景剧的“转换”接近某些纪实类访谈或音诗画中的情景再现,即性、随性的意味更强,不似小品,偶有场景挪移、时间变幻,也是紧紧吸附在主线之上,不容它蓊蓊郁郁、旁枝逸出。第三处不同在于情景剧参演的演员(尤其是群演)人数较众,主要角色也有五到十人。而多数小品的演员人数上限不会超过五人,再多就难免在台上显得纷乱。
校园情景剧是情景剧的一个分枝,实践中主办方、参与方时常将之与课本剧混淆,或竟以为二者是一回事。这实在是一种误解。
明显的差别在于校园情景剧原则上是原创、新创作品,是剧作家个人的崭新构思;课本剧则是根据现有的课文,或基本照搬,或稍作调整,是有故事基础的小小改编。其次,课本剧因迁就课文,同时迁就学生的表演能力(排练课本剧的多为低年级同学),整体上情节简单直接,角色较少,二度的处理亦较单一;在内涵上不追求十分深刻,而更注重教化与陶冶。这与情景剧较有深度的题旨,较繁复的舞台表现技巧,较鲜明饱满的人物设定判然有别。若不嫌拟于不伦,笔者以为,校园情景剧总体上偏向小品,课本剧倒更像少儿故事的戏剧化。
在与小品和课本剧的比较中,情景剧的特点其实已初现轮廓。为了论述的方便与简明,笔者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
情景剧的表现手段非常灵活。从剧本角度来说,编剧可以较频繁地转场,只需无碍剧情的有效推进,和剧本内蕴的清晰传递,顾忌很少。若是小品,则难免被讥为碎片化。从导演角度来说,借助灯光、干冰、道具、音乐和演员的化进化出,便可打破时空的桎梏。更何况,依据某种不成文的规定,情景剧对大屏的依赖被普遍地宽容对待,这便有了类似现代影视手段的加持,对于加强沉浸感,省掉部分带场景提示意义的道具,烘托氛围,是很大的便利。基层排演情景剧几乎没有不用大屏的,业内持默许的态度。作为有趣的“双标”,话剧、戏曲和小品,除非迫不得已,大屏的使用却被认为应相当节制,否则就是模糊了舞台剧的属性,削弱了舞台剧的魅力,导演会陷入被人指责“没招”的尴尬当中。
情景剧是兼收并蓄的艺术样式,兼容性强。除了传统的“说”和“演”,还能有一定程度的“舞”与“歌”(以不喧宾夺主为度)。结尾有时会加入朗诵,更有甚者,还可在舞台上展示某种特定的劳动场景,某种非遗项目。据笔者亲身经历,由于剧情需要,有些校园情景剧还应主办方要求,加上了体育竞技如排球的片段展现。经过导演的处理,却也丝毫不觉违和。
只要能有机地融进故事,观众、评委、论者对上述种种均不抵触。放在小品、小戏中就难以想象。这约定俗成的兼容性,造成情景剧现场效果的良好,气氛的热烈,并拥有跨年龄段的接受面,合乎“老少咸宜”的标准。
情景剧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即它很少是剧作家主动、自发采取的形式,而是应特定企事业单位、学校之邀,依据对方提供的材料,量身定做,量体裁衣,带有“命题”“半命题”性质。唯其如此,它虽表现手段丰富,腾挪空间巨大,方方面面限制均少,却唯独在题材的选择上缺少自主性。这就造成了情景剧的复杂与微妙。形式上的高度自由与选材上的戴着镣铐跳舞并存,极大的灵活性与极重的束缚感共生。
编导面对这样的局面,惯常采用的是在平凡中寻找不凡,在平淡中寻找奇崛,在共性中挖掘个性。定制方会提出他们的诉求,其中必然有一部分与艺术理念相冲突。编导们一面坚持着艺术的底线,一面尽可能照顾到对方的想法,在划地为牢中纵横驰骋,在框架之内遨游八极。于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发生了:在编导、演员、舞美、音效等人员之外,情景剧剧组常会设一位项目负责人,与定制方周旋、交涉,既合作又博弈,针锋相对又润滑关系,成为剧组与定制方沟通的桥梁,艺术与商业互斥又互融的桥头堡。因有这般背景,情景剧的旨趣、面貌是杂糅的、斑驳的,同时也是接地气的,富于人间烟火味的。
情景剧的发展前景如何?笔者认为值得期待。理由有二:
这一点不难理解。相比歌舞,它有情节、人物、起承转合;相比小品、相声,有更大的信息量,更灵动的表现形式;相比小戏、小音乐剧,它省去了作曲、音乐制作的环节,更简便,投入成本也更低。它必然会与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和部队、学校、社区等深度结缘。这些不同性质、不同职能的单位为情景剧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素材、充裕的资金、充足的群众演员(本单位有表演天分的职工)。反过来,情景剧也方便这些单位在系统、集团的汇演、比赛中脱颖而出,方便它们在自己举办的晚会或其他场合中尽情展示自己的精神风貌、丰瞻历史与灿烂成就,方便宣传正能量,鼓舞士气与干劲。情景剧的诞生自有其道理,它的进一步开疆拓土也在意料之中。
前已言之,情景剧多为行业定制,多带有“布置”的印痕。虽经主创的精心打磨,也确然打造出了一批颇具深度的作品,但无庸讳言,还不能说已经涌现出了堪比小品、小戏界顶尖之作的精品力作。小品、小戏也有定制的,但占主流的却是剧作家的“我手写我心”,是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后激起的心灵浪花。仅从江苏一地来看,顾学军等人的小品、孙智宏等人的小戏,经王咸俊、蒋宏贵等国家一级导演的精雕细琢,已然当之无愧地进入文艺精粹的行列,卓然自立。相形之下,情景剧还缺少这样第一流的名家,还缺少绽放出熠熠光华、禁得起时间淘洗的杰作。它们还处在轰轰烈烈野蛮生长的阶段,泥沙俱下,瑕瑜互见,良萎不齐,鱼目与珍珠混杂。它们贴恋着现实却未能直击人心,反映着风气却不能拷问灵魂,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却不曾提炼出思想的、人性的芬芳。囿于“定制”,在光明面上,它们侧重得近于失衡,而于针砭时弊、研析人心深处的幽微做得不够。即使是书/抒写美好,它也未能做到自然而然地沁人心脾,时有“力透纸背”、用力过猛的痕迹。
然而量变终会带来质变。第一个“量”指的是人数。随着加入的剧作家、导演愈来愈多,有着高妙技法与高远理想,有着敏锐眼光与脱俗情怀的编、导也在相应增加。他们有望迅速达到艺术高峰,从整体上提升情景剧的质量、境界。第二个“量”指的是作品。另一些编导本来并非此道高手,但当一批“定制剧”掠过他们的笔端,当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和教训,情景剧形式的摇曳生姿,会从外向内倒逼出夺目的火花,唤起他们以情景剧这一艺术样式表现自己真切关怀的愿望。其情状正如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形容的:“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结果自然是挣脱了“定制”的枷锁,犹如鲲鹏,翱翔九天。在情景剧编创人才中,这个群体远比第一类编导占着更大的基数,他们自主性、投入度以及技巧的提升,也使人对情景剧的未来,生出坚实的信心。
因此笔者认为,情景剧的辉煌终将到来,且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