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2021-11-13 17:08许成娟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7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应对策略初中历史

许成娟

摘要:历史是比较枯燥的,而且常被列为“不受重视”的学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态度也是冷淡的。本文以少数民族地区为例,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困境,提出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乡土历史的发现与挖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历史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少数民族;初中历史;应对策略

在以往的教学中,历史常常被作为“副课”,在中考所占分值比例比“主课”低了不少,而且历史主要是对已发生的史实的介绍,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师生间可能存在语言交流的障碍和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历史课堂的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分析清楚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困境

1.教师对历史教材的依赖性太强

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有很多乡土的历史资源,但部分历史教师没有考虑到教学环境的特殊性,而是一味地遵循教材,过于依赖历史教材,不善于从周边寻找案例,内容和形式上过于单一和简单,使得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没有建立起紧密地联系,无法在学生中形成共鸣,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低下。

2.教学评价体系的缺陷

学生从小生长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对乡土历史不可能没有兴趣,并且很多学生本身就是少数民族,从他们内心也非常渴望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渊源。但是,长期以来历史作为“副课”存在,历史学习的时间一再被压缩,导致教师上课就是“满堂灌”的形式才能完成授课任务,何谈挖掘本土历史呢?其次是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实地实践的机会。如果学生能有机会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在考察中不断地追寻民族历史,那将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社会对少数民族历史的不重视

民族团结是社会繁荣昌盛的基础,了解各民族的历史,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是前提。但整体上看,整个社会对少数民族历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历史教材中很多关于少数民族历史的资料都是作为可读、可不读的资料,读不读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兴趣。而且在少数民族地区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使得民族与民族间的交流受阻,有些初中生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可能比较了解,但对于同学所属的民族就不是那么熟悉了,这导致了在运用民族历史时困难重重。

二、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对应策略

1.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国家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充分应用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践的脱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休息日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村寨,或自己查询资料,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并将其进行归类整理。比如,参观彝族村寨时,了解村寨的命名、民居类型、民俗文化和民居的变迁等,诸如此类的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增加历史知识的储备,灵活自如地应用到历史学习中。

2.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求教师自身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当然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教师除了必备的历史知识外,还需要能对民族历史资源利用进行不断的反思,需要能游刃有余地应用当地的历史资源,能与其他历史教师建立合作关系,一同挖掘乡土历史资源,丰富历史课堂文化。

3.教学评价体系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

陈旧的教学评价体系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只注重成绩,而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要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引入“多元化”的思想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这三方面进行优化。在评价主体方面,以往就是领导通过现场听课来评价课堂效果,但却忽略的课堂的受益人群——学生的感受。而教学其实涉及到家校双方,从学校层次应该有领导和教师评价,从家庭层面应该有学生和家长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使评价结果更全面、更客观,考虑到不同群体的意见,使教学活动能更加地亲民化;在评价内容方面,要注重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授课过程、课后巩固、实践活动开展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素养的培养等。评价内容的细化更加有利于对整个教学环境的监控,了解问题之所在;在评价方法方面,以往评价都是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的,但大多数人对调查内容其实并不熟悉,并且这种调查方式不太正式,给人的感觉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教师可以采用互联网方式与家长连线,告知家长基本的教学情况,再请家长评价。但对于工作非常忙碌的家长,可采用纸笔评价方式。

4.立足乡土历史,挖掘乡土历史

学习历史首先从收集身边的历史资料做起,少数民族的历史资源丰富,并且也非常有特色,保留至今。对乡土历史资源的收集,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地理倾向性和情感认同性。在挖掘乡土历史时,学校作为主体单位,获取乡土历史资源的途径比较多,获取的资料可以与学生共享,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考证,除此之外,在部分少数民族的学生家庭中,可能就会有图腾或家谱之类的资料,可以动员学生收集。這不仅能改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态度,而且也能让学生家长参与其中,提升家长的重视程度,在一个充满了历史氛围的环境中学习历史,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

三、结语

与大城市相比,少数民族地区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相对来说是薄弱的,可是少数民族也有自身的优势,少数民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因此,历史教师要厘清现实,采用合理的策略,发挥少数民族的优势,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的综合素养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钱芸.乡土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渗透与涵养——以晚清云南少数民族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史为例[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学研究),2019,(6).

[2] 龙智慧.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J].试题与研究,2020,(12).

[3] 伍臣斌.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科普童话,2019,(19).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应对策略初中历史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