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燕飞
摘要:在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种各样的教育模式被应用在教育教学当中。近年来,“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改革中独树一帜,掀起了改革的浪潮。“先学后教”即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际的应用当中有许多成功的教学案例证明了“先学后教”对于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但是教育者在采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克服。本文将为初中数学预习导学案的设计提供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预习导学案;分析策略
引言:
导学案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水平、发展特点等编制的用于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优秀的导学案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教师全面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指明方向,为针对性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不仅要有设计优秀预习导学案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预习,通过导学案精读课本内容,形成对新知识的初步感知,并在预习过程中标注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便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对其进行重点学习。
一、初中数学预习导学案设计原则
首先,在设计预习导学案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考试大纲有清晰明确的认识。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从不同的角度解析教材,来把握考试标准,进而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内容。其次,教师要基于“双减”政策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把控好预习导学案内容的量和难度。再次,教师不仅要研究本节课的教材,还要分析上下单元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在预习导学案中设立新的知识内容的同时,还要增加对旧知识的巩固。最后,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分层设计。在设计预习导学案时,教室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突出预习导学案内容的启发性和引导性。
如:教师在设计“平方根”这一节课的预习导学案时,教师要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掌握平方根的概念和算法。2.理解开平方与平方是互逆的运算,并学会运用互逆运算解答问题。3.体会互逆运算的辩证关系,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然后再确立学法指导:1.运用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自主预习。2.通过自己的理解完成预习导学案中的基础题目。3.将无法理解的地方进行标注,填写在预习导学案中“我的问题”处。
二、初中数学预习导学案设计策略
(一)旧知识回顾
教师再带领学生们新知识之前,要了解学生对于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对于新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旧知识的回顾,让学生感受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师可以设计大概1~2分钟的旧知识回顾时间,让学生深化对原来的知识的认识。在设计旧知識回顾的内容时,教师要避免将知识复杂化,一般设计一些核心概念与公式即可,旨在加深学生对于旧知识的精髓的印象。
如:教师在设计“矩形性质”这一节课的导学案时,由于上节课是“平行四边形”,与本节课内容的联系十分紧密,所以教师可以在就只是或骨折一部分增加对“平行四边形”知识的回顾,例如“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于平行四边形知识掌握的熟练度,并让学生在下一部分内容中发现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教材初读
学生在对旧知识进行回顾后,就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初步的试读,通过阅读教材,学生可以对新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教师在教材初读这一部分也要设计一些有关概念、性质、公式的填空题,让学生不仅用眼睛去看,还用笔加深记忆。长此以往,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养成预习以及对重点内容记忆、标注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如:教师在设计“等腰三角形”这一节课的导学案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教材初读内容“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2.等要三角形的定义。3.按照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用小剪刀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对新知识有初步的了解,还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甚至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挖掘出知识的内涵,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简单尝试
教师在设计预习导学案中,要将测试题设计的比较基础和典型,让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知识点解决简单的问题,发现预习的作用,加强学生的理解与应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用预习掌握到的知识解题后,会产生成功感和喜悦感,这会成为他们的预习动力,并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如:教师在设计“等腰三角形”这一节课的导学案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测试内容“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2.在三角形中,AB=AD=DC,∠BAD=26°,∠B和∠C为多少度?”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测试中,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根据其性质解答相应的题目。
结束语:
总而言之,预习导学案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应该积极的学习相关的知识理论,并在设计预习导学案导学案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发现、总结、分析、反思,从而设计出更加适合学生的导学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蕾. 初中数学“预习导学案”中问题设置的探究[J]. 试题与研究,2020,(22):40.
[2]史少英. 初中数学“预习导学案”的实践研究[D].鲁东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