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 付剑锋 李广明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高等教育体制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是工程类专业对教学质量监控的需求具有一定特殊性,首先需要克服现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引入工程认证中的“持续改进”的思想,理清不同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抓住教学质量监控与人才技能形成之间的关键,将教学质量监控贯穿人才培养的“全周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持续改进;工程认证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8-0072-04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new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starting to ensure the teaching quality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it is also an essential organic par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engineering majors, have certain special requirements for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First, they need to overcome some of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isting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and introduce the idea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engineering certification, clarif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urses, grasp the key between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talent skills, and integrate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throughout the "full cycle" of talent cultivating.
Keywords: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continuous improvement;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2018年初,教育部發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该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教学质量体系的大方向和基本原则。新时代下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质量越来越突出发展多样化和全面的特点,因此必须在《国标》的原则下,构建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相适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我校大数据与数据科学专业是培养适应财经领域大数据应用需求,系统掌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基础理论、方法及技能,具备基于财经大数据平台通过综合运用数据建模、统计推断、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知识、方法,通过大数据处理、加工、建模、分析与挖掘等解决财经领域实务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想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环节——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否达成,即教学质量的目标是否达成。为了确保人才的培养质量,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有效的措施[1]。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成
目前我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由组织系统、运行机制、运行制度和评价机制四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组织系统由学校教学委员会总体负责,教学质量监控的领导工作主要由学校教务处和质量控制部门承担,具体工作分为两条线:教务处领导下的二级学院教研室、承担具体教学任务的教学系部、课程组以及教学班级都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根据教学计划要求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质量控制部门领导二级学院教学委员会、校级督导、院系督导、优秀教师、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和质量评估中。运行机制包括监控计划、监控流程、监控结果评价与分析、监控结果反馈四个部分。教学质量监控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完备的运行制度管理,这就要求质控部门必须确定教学活动中需要监控的各个环节。根据质量管理流程的“全过程”理念,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类。针对各个环节制定了详细的监控工作制度,这是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最后,评价机制由评价标准、同行评教、督导评教、学生评教组成,其中评价标准是同行评教、督导评教、学生评教的执行依据。
二、现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高校中负责教学质量监控的行政管理人员通常日常工作繁忙,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并不是其专职工作,因此很少安排专门时间对教学工作进行全过程的研究。比如,大学校长或学院院长不主管教学工作已是惯例,并且这些主管领导通常缺乏专门的教育学背景和教育研究实践经历[2-3]。
(二)教学质量监控中评价过程的科学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