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21-11-13 20:11许丽滢
文理导航 2021年33期
关键词:培养小学数学

许丽滢

【摘 要】小学数学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有着较强的思维性的学科特点,需要小学生具备一定的发散思维和问题意识。而且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就是一个问题的提出、探索、解决的过程,可见,进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关键性作用,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价值和优势,还能有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和改革的深入,各学科教学更加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解决问题、思维发散能力的提升,但传统的重分数、轻能力的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理念相背离,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基于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优化,以更好地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和主动思考习惯的形成。本文主要就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和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门具有较多抽象性知识和内容的学科,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需要进行抽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这样才能有效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所以通过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问题解决方法,进而有效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而通过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主动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使其更有信心和动力进行自身质疑和见解的表达,推动了自身自主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数学学科中的存在着紧密联系的各教学内容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数学思维、问题意识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还可促使其对于数学知识能够进行有效掌握和运用,以更好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更有积极性和热情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才能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才能有效实现学生自身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应注重问题的革新设计,驱动学生投入思考

在进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课堂问题的引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通过具有引导性课堂问题的科学设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在对教师问题的大胆质疑、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过程中,逐渐的形成自身良好的问题意识,实现自身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如,教师应注重围绕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具有开放性课堂问题的设计。在对学生进行“人民币中元、角、分”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小学阶段学生开始思考人生的发展特征,向学生提出“我们通常干什么会用到人民币?”“同学们,在消费时有没有注意到自己花费的金额和钱的币值呢?”等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课堂问题,使学生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思维的拓展,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二)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培养的过程中,敢于提出疑问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积极的进行师生关系的调整,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内,获得提出问题的勇气,迈出问题意识培养的第一步。首先,教师应在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机会的给予和提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和不断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获得了充分的体现,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自主学习机会的提供,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独立的思考、自由的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建构。其次,教师还应积极进行和谐美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在和谐、平等师生关系中培养其问题意识。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批评式的教学方法实施下,学生因处于批评教育环境中,不敢提出问题和疑虑,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建构造成了一定的阻力。因此,教师应在对学生主体地位进行体现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师生关系的优化,使学生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敢于针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促进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三)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在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就应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学情境的优化下得以有效引导和提升,以此实现问题的提出。首先,教师应基于学生自己的现实生活和生活经验来进行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自主进行问题的提出与思考。如,在进行“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礼物包装盒、粉笔盒、工具盒等生活常见的事物为例,引导学生進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而学生也可以在自己的生活化理解中发现问题,实现问题的提出。其次,教师还可以创设具有实践性的操作情境,使学生在亲身经历、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如,在对学生进行“圆”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剪纸的实践活动进行圆半径是否相等的结论验证,这样,学生就能在动手实践中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思考,从而有助于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困惑提出问题,并在解决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深化理解。

(四)丰富教学资源,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受到小升初教学压力的影响,对其的课程安排和作业量较为紧密和繁多,这就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一般只是在课堂上,再加上教材包含的知识有限,使得学生的求知欲无法得以有效的满足,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建构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想办法拓宽学生学习数学的渠道,比如从网上搜集优秀的教学课件和记录伟大数学家的纪录片等,来丰富数学的教学资源。其次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质疑,而教师要做学生的引导工作,以使其在疑惑和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中,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的培养。

猜你喜欢
培养小学数学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