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东曙
【摘要】补白教学法是一种十分流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将书本里作者没有明确说明的留白部分标注出来,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补充,发挥想象力,把完整的内容展示出来。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能对课文有更好的理解,使课堂更加活跃,从而更好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补白;教学方法
留白是课文中经常有的一种形式,初中生一般对已经存在的课文内容非常熟悉,而对没有的内容充满好奇。教师要引领学生去对课文进行补白,想象故事将如何发展。每个学生心中所想都不一样,所以会给课堂带来丰富多彩的内容,使课堂不再单调,教师应该合理采用补白式教学。
一、补白课文背景,提升自身认识
初中语文的课堂中,每一篇课文的作者都不相同,他们写作的目的和心情也不一样。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不同的作者写出的内容也有着不同的韵味。如果能够细心去了解每篇课文的背景,就能更加深刻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清楚课文的主旨。教师要积极引领同学去补白课文背景,了解课文背后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认识。
例如,教师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进行讲解,这篇课文表达了鲁迅先生对自己童年的怀念和热爱之情,如果直接教学,学生可能无法理解相关情感。教师可以先从网络上查找一些关于鲁迅的个人资料和他写这篇文章的感受,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讲解:鲁迅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所以写了这篇文章来纪念自己的童年。教师对这篇文章的背景进行了补白,使学生对鲁迅先生能够有更深的了解,也能对这篇课文有更好的认识。学生通过对作者背景的学习,可以怀有感情地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心情。学生通过老师的背景补充了解到鲁迅在自己的家乡原本有着美好的生活,但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的不舍和怀念的心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研究每篇课文的背景,去搜集处理各种资料,再结合课本去感受作者的感情,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补白课文符号,充实细节内容
课文中的语言非常重要,但有的时候标点符号更能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作者经常使用一些标点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也能给读者留有想象的余地。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格外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引导学生补白课文中一些有着特殊含义的符号,发现里面细节的内容,更深刻地体会课文想要表达的真实感情。
例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最后一课》进行讲解时,注意到了在课文中有两个破折号的使用。在这个地方,作者使用这个符号是为了塑造文中的主人公,表达一种悲痛和不舍的感情。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通读整篇课文,了解故事大纲,并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有意义的标点符号。在学生指出这个符号之后,引导学生补白文中的符号,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写这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所表现出来的感情有哪些。学生自由发挥,补全作者想要说完的话语,说出自己的感受。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融入到书本中,不再通过表面的文字,而是真正用内心去感受和体会主人公的心情。将自身融入到情节之中,去感同身受。教师要抓住课文中的符号,要求学生进行补白,充实里面的细节内容,活跃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与作者感情的共鸣,发现语文的魅力。
综上所述,教師在对学生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课本上文章的性质,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创新,把没有说明的内容补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活跃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学会表达情感。使整篇课文充满趣味,每个学生都能愉悦地参与到课堂中。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文,提前熟悉文中留白的部分,供学生上课创造。
参考文献:
[1]李赛萍.让知识补白拓展学习深度——谈初中语文知识补白教学的有效策略[J].课外语文(上),2020,(3):37-38.
[2]赵瑞丹.补白,让文本的价值更丰满——浅析小学语文教学补白的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6,(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