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先学”下的初中物理有效导学探讨——以“浮力”教学为例

2021-11-13 06:14
物理之友 2021年8期
关键词:先学浮力学情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南中学,江苏 南通 226100)

作为教师应反思: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导学?如何通过课堂评价进行有效促学?很多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多样的教学模式,有强大生命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都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导学的前提下。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不是被动的个体学习,而是自己积极主动去学习。如何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课堂导学与课堂评学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进行有效导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笔者以“浮力”教学为例,提出以下策略。

1 对预习作业进行有效设置

学生只有通过预习才能知道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再根据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知道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教师应对学生自主先学的反馈信息进行有效收集和整理,找出共性问题进行再次备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精准和有效导学。针对所在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先调研所教学生的学情,精准设置预习作业。

如对于“浮力”的教学,教材给出的文字信息相对较少,《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课堂教学时间较紧,教学难度较大。教师可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以大问题的形式有效设置预习作业。

(1)一个皮球掉入树洞中,如何将皮球轻易地拿出来?

(2)生活中哪些现象能够说明物体受到浮力作用?浮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液体吗?分别对静止在水面上的小球和匀速运动的气球进行受力分析(图1、图2)。

图1

图2

(3)什么样的力称为浮力?其施力物、受力物分别是什么?浮力的三要素有怎样的特点?

(4)在水中上浮的乒乓球会受到浮力作用,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也受到浮力作用吗?支持你猜想的根据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5)对浸在液体中下沉的石块进行受力分析。

自主先学的基础是建立在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前期储备的物理知识上,教师可将其整合成教学资源,设置问题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先学,在得出结论、解决相应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

在自主先学时,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为了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科学小资料”和学生已储备的物理知识,引导他们进行猜想。

(1)为什么任何人掉入死海时能安全地仰卧在海面上?

(2)如图3所示,满载货物的小船静止在水面上,对小船进行受力分析,所受浮力与重力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当船上货物增加时,排开水的体积如何变化?浮力大小如何变化?

图3

认识新知都是从旧知开始的,为了从已知领域去认识未知领域,必须具备一定的思维迁移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预习作业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2 根据预习作业的反馈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教师备课的侧重点是什么?在教材、课标、学情中究竟以哪一个为前提?实际上很多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教材和重难点的突破上,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情。笔者认为应该是学情决定教法,而非教材决定教法。教师在对预习作业进行认真批阅的前提下,通过二次备课对导学问题做梯度设置,将“课堂是学生的课堂”的理念落到实处。

教师通过对“浮力”预习作业的批阅,从中归纳出反馈的问题:

(1)有学生认为只有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反之沉底的物体不受浮力。

(2)有学生认为物体浸没的深度会影响浮力。

(3)浮力大小由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决定,同时浮力大小由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决定,有学生认为这两种结论无法达成一致。

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教师进行二次备课,可设计有梯度的导学问题,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在测出小铁块所受的重力大小后,当小铁块浸没在水中后,在静止时和匀速下沉的过程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2)小铁块浸没在水中之前深度增加与浸没在水中之后增加深度,弹簧测力计示数如何变化?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3)将小铁块分别浸没在水和浓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一样吗?这说明了什么?

(4)通过实验得出F浮=G排后,展开G排的表达式,你们发现了什么?阿基米德原理包含了上述发现吗?

课堂实验后的交流与合作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也是对科学探究的升华。课堂问题导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对学情的把握,即取决于教师能否针对自主先学后的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有梯度的导学。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同,疑点的层次也不同,出现难点时的信息反馈也不同,这时教师不可急于点拨、引导或组织学生讨论,而是按下课堂教学的“暂停键”,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对一些疑点进行有效的梯度导学。如在“浮力”的教学中,在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后,教师可追问:能否从阿基米德原理进一步推导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与部分浸入液体深度和完全浸没在液体的深度的关系?教师以学情为起点,在自主先学后对课堂教学的导学问题进行预设,可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3 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自我完善

新课改要求放开课堂,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导”进行深度融合。由于实验是开放的,学生思维也是开放的,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实验往往会有不同的探究体验,教师如果不注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依据自己的主观想象来进行点评,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亲自经历了实验探究过程,最有话语权,教师应当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点评。通过小组交流和展示,教师通过激励性评价,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激励学生进行高效的自主学习。

猜你喜欢
先学浮力学情
“浮力”知识巩固
我们一起来“制服”浮力
浮力大小由谁定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