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晗旭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江苏·徐州 221116)
在风险社会时代,高等学校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目前,我国社会转型和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同时也是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矛盾聚集和沟通不畅的凸显期,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也呈现出增长的态势。曾有学者将高校突发事件划分为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事故、抵制对抗和舆情信息五大类[1]。也有学者将高校突发事件分类成:1.政治类突发事件;2.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3.刑事、治安灾害类突发事件;4.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5.高校管理类突发事件;6.教学类突发事件;7.校园网络的突发事件;8.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公共事件[2]。
近十余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校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工作,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我国教育公共突发事件总体预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和高校突发事件有关的文件,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组织了相关的研究,但由于研究时间相对较短,学者对于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实证研究较少,研究基础仍比较薄弱,特别是针对高校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不够深入。笔者在中国知网中检索“高校公共卫生事件”和“高校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分别能检索出300条和22条信息,有效信息分别为260条和16条,其中多是从思政和学生工作角度展开的思考,从应急管理和舆情应对角度的研究很少,这也是当下高校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的薄弱环节之一。
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截至2020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0.4%,网民规模达9.89亿,其中20-29岁网民占比21.5%,手机上网比例高达99.2%[3]。高校学生群体既是网民主体,也是使用手机的主体,更是借助众多互联网即时通讯、短视频等便捷工具,随时对网上的热点事件进行关注、评论的主体。因此,包括公共卫生事件在内的传统高校突发事件往往都会和舆情信息类突发事件形成交叉,这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考验。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社会对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呈现出空前的关注度。2020年下半年多所高校发生了多起公共卫生事件,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由于互联网成为封闭管理下大学生“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重要载体,进而相关高校公共卫生事件在互联网中形成了多次爆发式的网络舆情。我们在对过往一系列高校突发事件引发的舆情梳理中发现,网民对校方的正面信息往往持怀疑、观望的态度;而对负面信息,却呈现出一边倒的信任、支持态势,甚至这种态势已成为互联网舆论场的基本生态。本研究拟通过两所高校具体的公共卫生事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新闻报道中网民评论的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和统计分析,力求剖析在高校公共卫生事件中网民态度形成的原因,并对高校加强和改善互联网舆情管理提出建议,从而推动高校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水平。
本研究以2起高校公共卫生事件为对象,2020年10月12日,有网友反映J省C大学多名学生感染肺结核,后被多家媒体转载,当日登上微博热搜,相关话题阅读量高达2853万人次,参与相关讨论100万人次;2020年11月12日J省A大学也被网友曝出校内出现肺结核病例,当日便在微博上引起广泛关注,相关话题阅读量高达7000万人次,参与相关讨论近150万人。我们分别选取新浪微博对两起高校肺结核事件的主新闻跟帖为主体,获得C校跟帖评论1331条,A校跟帖评论1659条,通过筛选,在剔除了无态度转发和语义不明的样本后,最终获得有效样本870条和920条。
我们拟从网民的态度类型、舆情指向和评论时间三个维度来对样本进行分析。其中,根据帖文内容,我们将态度类型分为赞赏、质疑、愤怒、担忧、中立5类,并将他们进行编码。1=认同;2=质疑;3=批评;4=担忧;5=中立。根据评论内容的指向,将舆情指向分为涉事高校、疾病本身、社会环境、媒体4类,也将他们进行编码。1=涉事高校;2=疾病本身;3=社会环境;4=媒体。此外,将0-24小时记为1,24-48小时记为2,以此类推,以反映评论的时间分布和变化情况。
本研究编码由2人完成,并在完成后抽取100个样本进行可靠性验证,得出KA值均为94.3%以上,这表明编码的可信度较高。随后采用Spss23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分析方法主要为频数分析、交叉分析和描述统计。
频数统计中,两起事件的网民态度呈现出类似的态度分布,主要集中在质疑、批评和担忧(见图1和图2)。在C校事件中,质疑学校应急能力的占到39.2%,对学校的处置持批评的占到30.1%,对事态发展感到担忧的占22.6%;在A校事件中,质疑学校应急能力的占38%,对学校的处置持批评的占到29.7%,对事态发展感到担忧的占28.3%。需要注意的是,在两起高校公共卫生事件中,网民一致表示出质疑、批评和担忧之声,对校方处理表示认同的均不足1%,这是非常值得相关高校关注和反思的。
图1 C大学公共卫生事件网民态度分类
图2 A大学公共卫生事件网民态度分类
在舆情指向方面,两起案例呈现的情况有一定区别(见图3和图4)。在C校事件中,舆情指向最少的是社会环境,包括讨论全球目前“新冠”疫情的背景和公共卫生预防等,占到14.9%;讨论媒体报道有功的占到20.9%,这很大程度上是基于C校肺结核病例已经出现了近一年时间,而这期间校方主要以删帖等形式封锁信息;讨论疾病本身的占到24.3%,主要包括讨论肺结核病的科普知识和表达对此类疾病的恐惧;而指向最多的是涉事高校C本身,主要集中在对学校应急处置不满和日常其他管理不满的抱怨,占比39.9%。而在A校事件中,舆情指向最少的是媒体,只占到5.1%,这和A校事件在发生后被爆出较快有关;讨论疾病本身的占到21.2%,主要还是涉及对肺结核疾病的科普和预防话题;而讨论社会环境的占到32%,多为对全年已发生的类似高校公共卫生事件的质疑和反思;而指向最多的仍为涉事高校A本身,具体集中在与校方处置不力有关的讨论,占到41.7%。
图3 C校公共卫生事件舆情指向分布
图4 A校公共卫生事件舆情指向分布
我们将网民态度与时间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在两起事件中,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网民的态度发生变化或者反转(见表1和表2)。反而随着时间推移,网民对高校处理认同和保持中立的数量下降为零,同时尽管随着话题热度降低,还是会有对学校批评、质疑的声音不时出现,网民的态度并没随着时间发展而变得温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两所涉事高校均没有采取网络评论员介入或者议程设置等手段来缓和舆情。
表1 C校公共卫生事件时间态度交叉表
表2 A校公共卫生事件时间态度交叉表
在上述两起高校公共卫生事件中,无论是对网民评论原始材料的直观感受还是经过科学研究的结果,都反映出网民对校方的不信任和应对不力的指责,这其中不排除个别涉事人员在发现校方对事件的解释和公告与其个体的认知体验不一致时,为寻求认知平衡和利益最大化,发表纯粹的利己主义言论,但绝大多数本应该表现出足够理性和公正的网民也表现出了“不满”的态度或言论,这应引起高校应急管理者高度的注意和反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高校的应急处置能力不仅从根本上决定了突发事件的走向,更是决定着突发事件对高校本身甚至对社会的影响程度。一是应急预案缺位。以本研究涉及的J省C和A大学为例,在其信息公开中尽管都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但预案不仅“年久失修”,更是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缺少可操作性内容。二是应急意识薄弱。大多数高校缺少应急管理的综合性部门,很难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伊始实现危机识别和预警,案例中的两所高校尚未意识到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是一个校内外多元治理的互动,缺少与省、市卫生部门的有效互动,贻误了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黄金时机,这也是后期形成舆情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信息管控能力落后。一方面校方在信息公开过程中信息传达模糊,无法对公众关注的核心问题给予有力的回应,同时又对相关评论信息使用“封堵传播”“删帖封号”等公众反感的手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网民态度的“一边倒”。另一方面,对于虚假信息两所高校也缺少及时的辟谣和回应,这更是对高校声誉和公众关系起到了负面作用。
一方面,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上学难、上学贵、教育资源不均衡和校生矛盾突出等问题导致部分网民对办教育主体之一的大学已经形成了“积累的情绪”,在这种定型效应的影响下,当高校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会因为积累的刻板印象而将责任和不满归咎到校方。另一方面,当高校公共卫生事件新闻评论中出现了“一边倒”的苗头,后面本没有明确态度的网民又会在首因效应的影响下,作出从众的态度判断[4]。此外,由于高校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中,前期缺少网络评论员介入,后期缺少议程设置,导致“沉默的螺旋”现象表现得淋漓极致[5],这也与上述交叉实验结果中即便到了事件后期网民态度仍没有反转形成了耦合。同时还应注意,当公共卫生事件涉及大学生等主体时,易让公众引发同情心理,这也会影响舆情的倾向性。
当“流量”成为互联网时代媒体的核心绩效指标,大量的自媒体甚至主流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往往都会将读者的关注度视为首要目的,而他们在报道时的隐性态度和关注点很大程度上助推着网民的态度。例如在本研究选取的两个高校公共卫生事件案例中,众多媒体在报道中减少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和校方所做出的应对举措,而努力突出肺结核感染的人数、学生的恐慌等,甚至在网络视频报道中加上较为惊悚的背景音乐,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长、迎合网民负面态度的嫌疑。如若能够客观正面报道校方的应对举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校方的应急困境和改善校方的负面形象。
从前文实验结论可以看出,高校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爆发是高校应急管理能力、多重效应和媒体不当作为三方面叠加作用的结果。高校如果任由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不良情绪蔓延,不仅会导致舆情的持续爆发,也会扰乱高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生活秩序,更会让高校的形象和声誉严重受损,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甚至会波及到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社会安定[6]。因此,作为高校必须要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妥善处理舆情,改善高校与社会、线下与线上的关系。在总结应急管理和舆情应对规律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三位一体”的协同治理策略。
从上文案例可看出,面对公共卫生事件,有的高校缺少“见微知著”的预警和应急意识,这既体现在“疫情”大背景下缺少对校内公共卫生危机一些征兆的关注,也体现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缺少对舆情的预警及研判。因此,我们提出高校将公共卫生事件预警融入日常工作是实现预警效果最大的途径,要在学院、工会、学工等领域建立一支与教职工、学生感情深厚、具备应急素质的管理队伍,定期对有可能的公共卫生情况进行摸排,实现突发事件识别的关口前移。同时,高校宣传部门应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对舆情信息的筛选,就有可能的舆情进行研判,尽可能地将舆情控制在萌芽阶段。还可利用目前较为成熟的大数据软件对突发事件进行计算和预测,这将对校方决策提供有效的预警。此外,高校要尽快更新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大培训和实操演练,提升师生的防范意识。
一方面,高校应整合处理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主体,如校长办公室、校医院、后管处、学生处、保卫处等,建立具有公共卫生管理功能的应急指挥机构;与高校属地省、市政府、卫生健康委、医疗机构及兄弟高校构建突发事件共同治理的互动网络,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提升处置效率。另一方面,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改变传统“一言不发”“三缄其口”的做法,要根据事件的发展和处理情况,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网络发布等途径最大程度地保障校内与校外、线下与线上的参与权、知情权和建议权,这也是增加涉事群体安全感和消除不良心理的重要途径之一[7]。此外,高校应尽快培养一支主体构成多元化的网络评论员队伍,适时介入舆情,在舆情中帮助校方发声以改变“一边倒”的舆情局面。
突发事件的善后机制,既应该考虑有形伤害的善后,也应注重无形伤害的善后。当高校进行公共卫生事件事后重建时,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商业保险等市场化保障手段,最大程度减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涉事群体和校方的有形损失,防止因补偿问题带来的后续舆情。另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对突发事件涉事群体情绪方面的安抚,减少公共卫生事件对相关主体带来的精神等方面的无形伤害,这也是消解不良心理的绝佳时机和重要途径。此外,高校应在对公共卫生事件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议程设置”“意见领袖”等舆情管理手段加强对舆情的消散和引导工作,消除社会、网民等对学校的偏见,重建和恢复学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