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8)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独立学院在我国音乐教育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近年来,社会声乐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对声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这就使得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必须得到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须得到改进,以及课程安排必须科学合理。以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如何进一步加大地方高师独立学院声乐教学改革力度,并有效地开展声乐教学,提高声乐教学质量,让地方高师独立学院声乐教学更加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音乐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由于近年来地方高师独立学院扩大招生,因此学生的专业水平随之降低,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据调查,有一部分学生是从小就学习接触了音乐,基础功底比较好,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喜爱唱歌所以报考的音乐专业,此外还有不少学生是高考前一年或半年才接触音乐,所以这些学生缺乏系统的技能训练,呈现出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并且声乐学科本身又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如文学素养、审美趣味、普通话水平等等都是学生学习声乐的基本前提条件,而地方高师独立学院中的声乐专业学生在综合知识储备上往往有所不足,所以导致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不少学生兴趣特长单一,知识体系的建构难度较大。
许多学生因为长期受到灌输式教育方式的影响,并不会主动探究学习,也有一些学生是为了升学才选择了音乐专业,而不是真正地热爱音乐,所以这些学生只是以被动的“完成任务”的方式去学习。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声乐课上,机械地练习练声曲,能跟上老师的伴奏,把老师所布置的歌曲完整地唱完就是完成了学习任务。很少有学生会在唱一首歌之前主动地去研究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内容,主动地思考练声方法,从而使自己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这就导致学生的声乐学习进展缓慢。
随着地方高师独立学院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其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激增,而教师数量短时间内难以扩充,所以导致师生比例失衡。此外,高师独立学院音乐专业声乐方向的学生数量一直是比较多的,而且声乐课程是每一个音乐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程,所以声乐教师面对庞大的学生队伍,教学任务过于繁重,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地方高师独立学院学习音乐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而学生的专业水平较之前有所下降,所以高师独立学院的声乐课程安排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就我们学院(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而言,学生的声乐课开设三年,主要教学课程是声乐理论课、小组课和双人课等。前两年的学习以声乐理论课和小组课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缺乏自主性,所以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第三学年的双人课更有针对性,满足了声乐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是,一学年时间太短,学生的声乐演唱水平进步有限,想要进一步提高又面临声乐课结业的尴尬处境,所以大部分师生都有点“意犹未尽”之感。由此可见,本院的声乐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为提高本院学生的整体专业素质,我们需加以改革和创新。
高考分数不是招收学生的唯一标准,高师独立学院可通过一系列措施来评估学生的水平。所以,高师独立学院可在学生入学前,进行一次招生面试,规定学生在音乐理论知识方面,或者在主专业和副专业等各方面达到一定的成绩才可录取。还可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如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年级前50 名,其专业课可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前50-200 名的学生可采用小组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而专业水平靠后的学生则先采用集体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待学生的专业水平有所提高后可向前调整。这样学生之间就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声乐演唱水平和声乐教学质量。
声乐艺术是舞台的艺术,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舞台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打破考试评价机制,将舞台实践纳入到声乐成绩考核中来。声乐的学习离不开演唱,虽然大多数高师独立学院的学生能够在声乐课堂上完成教师所指定的教学任务,但是这些学生由于紧张或者自身声乐知识的积累不足,导致对歌曲的情感把握不够,难以表现出歌曲中的情感,缺乏感染力,一旦登上舞台,其表现力就大打折扣。对此,高师独立学院在每学期可进行多次声乐学习检测,给每一位学生多次上台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认识到并重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歌曲演唱的时候,除了掌握演唱技能外,还能掌握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歌曲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所表达的情感等。学生们为了在测试中取得好成绩,会很积极地加大声乐练习的力度,并重视把握歌曲中表达的情感,以更好地展现自己。
因此,除了常规的期中、期末声乐考试,学校还可组织各种声乐比赛、主题晚会和大型文艺演出等,以锻炼学生的声乐演唱技能。同时,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上的专业声乐大赛、电视台网络上的专业选秀等,这样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社会影响力,通过榜样的力量,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学习和开展实践锻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教学效果。
扩招导致声乐教师工作量增加,教学态度再好,也会因为精神疲劳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地方高师独立学院应该根据招生情况,扩充教师队伍,让声乐老师承担科学合理的教学工作量,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要在扩充的基础上强化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是影响学生专业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地方高师独立学院要鼓励支持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和深造,让教师及时充电,不断提高教师的演唱水平和教学水平,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步伐。
在地方高师独立学院的声乐课中,采用大课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声乐理论知识水平,为学生掌握声乐技巧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这样很好地避免了教师教学的重复性,也解决了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小组课的开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可通过对教师上课的观察,对学生学唱的观察,直观地了解到教学的方式,了解各种音色的处理方式,这对提高表演能力等都具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开设声乐小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在声乐学习中,声音的个性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丰富教学模式,合理地安排课程教学的时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第一学年的声乐课可针对声乐专业生与非声乐专业生进行分层次授课。对于声乐专业生而言,可采取8-10人的小组课模式进行教学,并且在教学之前,对学生先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根据学生水平再细分小组。而对于非声乐专业的学生以及声乐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可以采取大课的模式进行教学。因为这些学生对声乐的基本发声原理还没有清楚的认识,所以让学生掌握准确的发声观念和方法较为重要。声乐专业生经过第一学年的小组课学习后,基本的共性问题得到解决,基础的专业知识基本掌握,之后第二学年的声乐课程则需将其与非声乐专业生区别开来。可以根据学生的音色、专业程度来进行系统的分组,比如可分为美声唱法组、民族唱法组、通俗唱法组等,每小组可设置2-4 人。这样教学更有针对性,更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经历了小组课和分层次授课后,学生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演唱技巧得到改善,表现力也越来越强,所以此时要想让学生取得更深层次的进步,第三学年的声乐课就需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了,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科学、更专业、更全面、更系统的发展。此外,非声乐专业生后续沿用声乐专业生的小组课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的、基础的发声方法。
地方高师独立学院提高入学门槛,不仅只是为了优化生源质量,同样是为了促使学生重视自身的基础素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摆在第一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促进整个地方高师独立学院发展的基本要求,所以合理安排教师教学时间,支持教师学习深造以此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不容小觑。声乐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声乐的评价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人们的审美趣味不断提升,社会对声乐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源头即声乐教学的师资建设上就要与时俱进。对于声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地方高师独立学院要不断地进行声乐教学改革,通过调查研究与摸索实践,尽量采取最有效的措施,让地方高师独立学院声乐教学的改革更加完善。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有利于增强办学影响力,为地方输送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