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魏瑛娣
(作者单位系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王家庄小学)
小组合作学习说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条件和环境,学生在组内交流、互动,相互分享知识意见、看法与理解。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心理认知。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尊重他人、说服他人、倾听他人、理解他人。
小学语文教育中,合作学习属于新兴学习模式。小学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关注学生课堂合作学习低效问题,做好低效现象形式分析,从而精准提高合作学习整体效果与质量。
首先,课堂中出现冷场情况,冷场情况下学生难以主动合作与学习。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使用合作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教师布置完任务以后,学生以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可是个别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并没有和其他同学密切配合,也没有积极反馈学习状况,有些学生只是在小组中随便说一些和探索目标毫无关联的内容,或是自顾自地做与合作学习毫无关联的事情。冷场现象不利于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质量。
其次,学生合作参与度不够均衡。虽然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通常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为学生分组,但很多时候仍旧难以保障组内学生的能力均衡。不同层次、不同能力学生学习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状况,比如学习好的学生交流、讨论互动十分积极,基础薄弱的学生只能被动聆听。
最后,没有明确定位教师角色,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教师需要在合适的条件与契机下介入。可是个别教师在合作学习中介入尺度把握不合理,甚至个别教师为节约时间提前介入,这无疑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是非常好的方法,契合了学生的特点,是最适合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能够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合作学习基于认知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展开拓展与研究,利用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对教学目标进行引导,师生、生生甚至是师师都是合作动力与方式。小组活动中,教师应明确合作学习流程,严格按照流程教学,综合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与质量。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前,为保障合作质量,必须做好合作流程的优化工作,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合作学习目标,利用目标的指引,开展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合理分组,按照任务进行交流、互动与学习,达成合作学习目标与效果,最后点评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教师需要给予合作学习中表现优良学生更多奖励。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是非常科学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小学语文教育中,为提高合作学习质量,保障合作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状况找到教学突破点。
教师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特点创设活泼、生动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与质量。
除合作情境的设置以外,教师还要做好小组成员差异化的协调管理。教师需要发挥优生的作用,合理分组学生,确保每个小组的学生整体实力相当,提高帮扶效果。教师需要鼓励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主动帮助学习基础薄弱一些的学生,并为后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引导,让其同样能够得到收获,树立学习自信,改变被动学习问题。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了提高整体合作学习效果,教师必须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在合适的时机介入管理,为学生提供支持。为避免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问题,帮助学生少走弯路,教师需要提供适当引导。教师需要明确自身角色和身份,扮演好自己服务者的角色,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比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如果迟迟得不到统一的观点和思路,教师就需要介入,可以选择亲自引导,或者让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在小组和小组交流中带给学生更多的启发和理解。此时学生就会在多元思维的冲击和碰撞下,形成对知识全新的看法与印象,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育需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需要发挥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条件,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轻松融入学习过程,成为合作集体中的一分子。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并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小组当中充分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