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媒体对水文化传播的影响

2021-11-13 08:32杨亚非
新闻前哨 2021年6期
关键词:信息文化

◎杨亚非

水文化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以水为载体,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体实践,是民族文化中以水为载体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统称,承载着一定区域范围的人与水的联系。

具体来说,水文化是指一个种族或社会群体的对水资源的信仰、社会利用形式和水源分配的活动,它代表了社会共有的一套价值观、态度、教育、艺术和目标等相关活动。更重要的是,水文化的发展取决于向后代传递知识的能力。

文化的形成与传承、创新与发展,离不开媒体传播的影响,水文化亦是如此。新媒体作为一个20世纪以来全新的媒体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诞生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虚拟现实、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兴起对水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传播平台和重要的机遇。

一、新媒体的特征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渠道和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种媒介思路或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对社会以及人的行为产生的冲击和影响都是巨大的。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大众传播原先作为大范围、单向、中央-边缘传输或分布的方式,它的“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化

新媒体最显著的特点是数字化的传播方式,通过全方位的数字化过程,将所有的文本缩减成二进制元编码,开展生产、分配、储存、传播。传播的信息除了传统的图片和文字外,还有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新媒体包含的巨大信息在传统媒体上无法快速有效传递,但数字化的发展,为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插上了翅膀。

(2)互动性

在新媒体中,每个人都可能是传播系统中的一个环节。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和转发媒体上的资讯、短文或视频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新媒体广泛的参与互动增加了有效传播流量与传播速度,“去中心化”效应可以实现信息的循环往复式流通,人与人之间的每一次互动都为信息增加热度。

(3)个性化

个性化是指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硬件设施或便携设备,以互联网为载体对自己所需求的信息进行自由的接收、储存与传播。同时,新媒体传播公司或平台会根据不同的用户推送定制化的信息内容与个性化的传播服务。因此,在新媒体时代,看似大量的信息“炸弹”被拆解成为用户需求的少量精准消息,传统媒体中被动接受的用户开始有一定的选择权。但个性化也意味着隐私被信息的推送者掌握,在大量精准信息的传播下,用户可能在一定时间内被困在“信息暗房”,无法接收到其他有效信息。

二、新媒体对水文化传播的影响

(1)优化了传统的水文化传播系统

新媒体对水文化传播的影响体现在传播的媒介与渠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充。在具体分类上,新媒体可细分为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虚拟社区、即时通讯等;在硬件方面有触摸屏、幻影成像、多媒体、互联网、手机等传播媒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不断突破原有的传播界限,为水文化传播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渠道。而新旧媒体的互补互动,更是极大提高了水文化传播的效果,使得水文化信息资源的流通、开放、利用更为高效,从而使人与水有关的信息能够以全覆盖、全时段的方式有效达到目标人群,优化了传统的水文化传播系统。例如《中国水文化》杂志除了做好传统的杂志期刊宣传水利文化,也开通了中国水文化网站,设立了党务政务、思想政治、精神文明、文化艺术、水利体育、摄影天地、学习探索等栏目,从多个角度记录反映中国水文化的进展;开通的微信公众号也不断拓展着水文化传播的受众人群。

(2)更新了水文化传播交流方式

传统单项的大众信息传播几乎不能做到及时双向或多向流动,虽然也有读者或者听众信件和电话来访等交流方式,但这种反馈缺乏效率。与此相比,新媒体的传播系统通常本身就有着双向的渠道。在此基础上,对水文化的研究,受众可以有效率的进行互动交流,能够不断增强文化传播者之间的凝聚力。同时,互动还可以进行思想的碰撞,激起思想的火花。此外,新媒体条件下的水文化传播主客体会随着交流的情境不同,产生位置交换。自媒体作为后网络时代的新秀,开创了个体传播的新时代。如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贴吧等平台,人人都可以成为水文化相关内容的提供者,传播的主体不再局限于专业媒体,对水文化的研究也将更多样化,推动水文化的发展进程。

(3)为水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对接和交流带来机遇和挑战

文化能够传播是因为文化有人类共享的内容,包含了人们容易被接受的信息。新媒体具备互动性、及时性、讨论中的交互性、界面设计的友好性、操作的快捷性等特征,使受众可以便捷的进行文化交流,这对信息传播效率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水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对接交流的频率和深度前所未有。同时,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媒体以其形象直观、翻译便捷、视觉语言协同的方式,传播与展现不同地区的文化,成为连接各种文化的有效桥梁。多元文化的碰撞、使本土水文化理念正在不断更新和发展。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媒体传播信息的过程中,“碎片化”“分众化”“速食化”等消费特征一直存在,这为水文化的深度传播带来了挑战。

三、运用好新媒体推动水文化传播

(1)增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推动水文化的创意、设计、生产、发行整条价值链

新兴媒体诞生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网络技术和信息内容结合与发展的过程。如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是韶山文化产业重要工程,以毛泽东同志一生为中国革命立下的丰功伟绩为主线,以3D、全息投影等技术为支撑,将山水实景与多媒体技术和高科技立体舞台装置契合,用歌、舞、戏剧、杂技、水火特效等多种元素完美展现,使传统的“瞻仰游”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

(2)科学、合理地配备新媒体资源,使之更加合理、方便地服务于人民生活

新媒体运用日趋智能化,如通过触摸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合成技术,能够使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发生对接,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又如通过使用新媒体独特的技术表现语言,对文化保护、文化服务等行业的展示方式升级换代。因此,通过对人们生活习惯、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的考察,可以合理配备不同的新媒体,全面发挥新媒体移动灵活的特点,为水文化传播服务。如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大江大河防汛抗洪等水利关键节点,可以通过精心规划,加强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与传统报媒的互动,举办水利特色鲜明让人过目难忘、内容丰富多彩让人喜闻乐见、形式生动活泼让人耳濡目染的宣传活动,加强水文化在大众中的影响,在互动中增添水文化的活力。

(3)利用技术力量搭建水文化传播平台

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原理和方法,在水文化传播平台的搭建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技术问题。要借鉴其他文化传播的经验与发展路径,构建水文化自身独特的传播交流方式,并且要注重水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创作者、传播者与接受者的交流反馈,形成有效的传播链条。在文化信息的转换中,需要利用多种多媒体技术把一项文化转化成多种作品形式。比如,在节约用水的文化传播中,根据一条节约用水的口号创作短视频、长图、插画、VR游戏或者数字音乐等,可以大大丰富节水文化传播内容,有效提高内容的传播质量。

猜你喜欢
信息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信息
文化之间的摇摆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
健康信息(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