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背着像山一样高的大包,左手拎着挤破的背包,右手抱着襁褓中的婴孩,这一定格瞬间成为国人心中的“春运记忆”。多少个日夜里,记者闭上眼睛总会想起这位母亲。她是谁?身在何处?现在过得怎么样?
寻找她,既是一种深情的牵挂,也是一种深沉的情结。寻找她,既是想知道她过得好不好,也是想探求时代变迁中的个体命运,更是试图在丰富的人生况味中找到一种熨帖人心的答案。
在2020年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记者根据网民和关注者提供的信息,得知这位母亲家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名叫巴木玉布木,一位32岁的彝族姑娘。
当时我们就在想,大凉山是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如果她是贫困户,在脱贫攻坚战中脱贫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题。如果不是,她和怀抱中的孩子11年的变化,也是一个今昔对比的好镜头。
1月19日,新华社记者周科和李思佳来到桃园村,见到了巴木玉布木,翻开了她背后的11年生活历程和变化。在交谈中,记者得知她当年手中抱着的孩子因病去世,母女的故事已无法呈现。那么稿子该如何呈现呢?
随后,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她家在2014年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于2020年实现了脱贫。她从买不起一件衣服、带着襁褓中的婴孩外出打工讨生活,到顿顿吃上白米饭、在家门口挣上10万元年收入,她这11年的生活变化,正是我国精准脱贫的一个缩影。
以小人物的命运之变彰显脱贫攻坚大主题,我们展开了一次深入的采访。果不其然,她曾经住了30年土坯房,风吹雨漏;她家种的粮食仅够一家人温饱;她吃不上一顿大米饭、买不起一件像样的衣服;她没上过一天学,一个汉字不识;她前面生的三个孩子,因为贫穷两个接连夭折。如今,她通过种植烟叶挣到了10万元年收入,住进了钢筋水泥结构新房,顿顿都有大米饭,后面又生了3个孩子,都进了学堂。
11年来,她和家人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是在脱贫攻坚的大环境下,通过自身努力脱了贫。站在时间的坐标上,与恢弘历史叙事相对应的,正是一个个家庭发生了根本性改观。比如,脱贫攻坚塑造了无数人的幸福日子。巴木玉布木的这些年,堪称国家推动脱贫攻坚进程力度最大的几年,也是让贫困户受益最大的几年,展现了一个行进中的中国。
在“四力”锤炼中,有了脚力和
眼力,体现在写作过程中的脑力和笔力,也是一种考验。扶贫是一个时代大主题,不能笼统地讲大道理,用朴实、真诚的语言展现人物故事和特征,从而打动读者,可能效果会更好。2021年2月2日,记者最终采写的《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报道,通篇用巴木玉布木的故事讲述,既有11年跨度的时空感,又有多处细节描写,令人读后感动落泪。
与此同时,树立移动优先理念。在本次采访中,32岁的记者李思佳运用年轻人的独特视角和熟练的镜头感,多景别多角度对准巴木玉布木的家庭变化和人物特征,把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发稿过程中,我们提前谋划发稿渠道,在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端口,以文、图、视频等方式立体呈现这一存在于国人记忆里11年之久的“春运母亲”背后的感人故事和发生在她身上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折射出我国“精准扶贫”政策为老百姓、为国家带来的真真切切的生活的重塑和命运的翻盘。
采访过程中,如果将镜头对准普通民众,对准默默劳作的平凡人物,对准热气腾腾的基层,就会看到更多动心的场景,从而升腾起更大希望和信心。
这篇来自新华社的佳作,无疑成为了春运期间的“爆款”。
或者说,无论什么时间点发出都有可能成为“爆款”。原因有三:一、击中了国人内心;二、握准了时代脉搏;三、历经了时间检验。
有人曾经这样形容这张照片:背上背的是生活、左手提的是远方、眼里看的是家乡、右臂抱的是生命。生活不易,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寻到自己的影子,但仍然值得,因为怀里还拥着最宝贵的希望。11 年坚持不懈的寻找,11 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春运母亲”以个体命运折射社会变迁。看到她舒然而坦荡的微笑后,自己的脸上也会浮现出笑容。个体命运的强对比和强反差下,反映出的是时代群像中的希望永恒和奋斗无止。
无论从哪种意义来讲,这都是一个好故事。从讲述方式上,既有纸媒平台上的经典呈现,也有侧重新媒体端的可视化创新。如此可遇不可求的好故事,期待细节再饱满些,呈现方式再丰富些,便会让新闻作品的生命力和给予公众的力量感更为持久。
同时也期待作者继续践行“四力”要求,走向更广阔的基层一线,贴近更火热的基层实践;传递“温度”,启迪深度思考,同频时代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