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闸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

2021-11-13 05:05:49
关键词:项目法人管理制度监理

韩 敏

(宿州市埇桥区水利局,安徽 宿州 234000)

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带动了建设地区的农业、旅游业、航运的发展,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但小型水利工程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问题会影响工程竣工后能否实现设计目的、能否发挥应有作用。因此,项目法人需针对小型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问题,采用对应的管理策略,保障工程质量。本文以张村闸除险加固工程工作为例,分析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员质量意识淡薄、素质不高

在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施工单位人员质量意识淡薄、素质不高,其原因为:①因为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资质较低,企业规模较小,专业对口技术人员较少,施工操作人员多为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②企业实施小型水利工程的收益较少且质量要求较低,导致施工时缺乏责任感,难以严格履行职责;③企业出于成本考虑,较少开展提升员工质量意识的正规培训。

1.2 质量管理机制和制度不完善

目前部分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机制和制度不完善,问题很多:①虽然各参建单位均制定质量管理制度,但制度均不完善且同质性严重,无法保障质量管理制度的实用性;②安全生产责任制存在权责划分不清的问题,各参建单位间遇到问题会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情况;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流于形式,缺乏激励机制,考核指标较少;④部分人员不够重视考勤制度,擅自离岗,难以及时响应质量问题,考勤登记还采用传统的纸质登记,缺乏有效监督,请假程序不规范;⑤对于突发情况准备不充分,平时未完全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和危险物品管理制度、消防治安管理制度。

1.3 监督检查不到位

部分小型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检查工作不到位。项目法人方管理人员少,只能不定期监督检查且检查频次少,因此监理单位承担较多的监督检查职责。有的监理单位未充分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如未在建设地区设立监理项目部,或未按合同要求派遣专业监理工程师常驻施工现场。此外,部分监理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完全站在施工方立场考虑问题,无视质量问题甚至包庇施工方,轻则导致工程因质量问题返工,重则发生质量事故。

2 质量管理对策

2.1 提高工作人员质量控制意识和素质

为提升工程质量,首先要提升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和专业水平。项目人员综合素质强,管理和施工操作水平高,严格执行规章规程,就会避免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张树闸除险加固工程在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中对施工、监理单位的企业资质和项目部组成人员资质作出明确要求,对企业采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并考核,在项目实施中要求各参建单位贯彻执行职工教育培训制度,根据工作人员的岗位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开展多岗位联合培训和重要岗位专项培训。

2.2 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

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是保障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的前提。①埇桥区水利局成立了工程建设管理处(下设综合科、技术科、质量安全科)全面负责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实行项目法人监管、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负责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各参建单位依据自身职责设立质量管理制度,避免了制度笼统和同质问题。②细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参建单位的权责范围和各项工作负责人,减少推诿扯皮、耗费精力,拖慢施工进度。③项目法人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制定项目安全生产总体目标,制订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法人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项目法人对参建单位进行考核,各参建单位对各部门和管理人员进行考核,现场办检查安全生产现场情况和资料,发现问题要求施工、监理单位整改到位,不到位则通报批评,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表扬。④采用考勤系统进行考勤监督,严格执行请假程序和销假制度,将个人考勤结果作为其年度考核依据。⑤执行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和危险物品管理制度、消防治安管理制度等制度以应对突发情况,各单位在开工前开展此类培训,项目法人监督培训工作,让各单位执行有关制度不松懈。工程开工前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施工过程中采用管理制度监管,完工后按照相关制度和程序来验收,通过全过程监管让参建单位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工程建设,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2.3 加强施工过程监督管理

张树闸除险加固工程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监督的规范,加强项目法人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全程监督管理作用,加强质量监督站对设备、材料及关键工序的检测控制。

工程开工前,由建设管理处会同各参建方研讨确立管理机制,制定质量管理制度,要求各单位明确责任,严格遵守质量管理制度开展施工。施工过程中,建设管理处遵循管理制度开展监管,全局把握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内容,项目法人召开工作调度会,监理召开监理例会,以处理质量安全问题,质量监督站发现并反馈问题,定期开展跟踪检测和质量监督;同时,落实信息反馈制度,各参建单位在微信群实时发布、反馈和处理建设信息,细节上把握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主体工程完工后,开展扫尾工作,做好完工验收和工程度汛,按程序申报竣工验收。

2.3.1 加强项目法人的监督管理工作

把项目法人的监督管理摆在质量管理工作首位。建设管理处成立了张树闸除险加固工程现场办,负责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现场办按标准程序和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对隐蔽工程和重要单元工程重点检查,组织检测单位和质量监督站定期抽查,督促施工单位遵守各工序间的交接检查制度,落实“三检制”,再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并核定质量等级,达到质量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定期组织参建单位对工程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检查、检测,定期组织召开工程安全质量会议。

2.3.2 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作用

以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为质量管理工作重点。充分发挥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的监管作用,监理单位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规定条文及合同约定,对所有施工质量活动及相关人员、材料、设备、环境进行监督控制,按事前审批、事中监督和事后检验的程序控制质量。施工过程中,在“三检制”基础上,监理部采取抽检、平行检测的手段,对各个工序和单位、分部、单元工程进行质量控制;于隐蔽工程和分部工程,由各参建单位成立联合验收小组签证验收。监理人员的监督管理贯穿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确保了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性。

2.3.3 加强质量检测管理

把加强质量检测作为质量管理工作的牢固保障。加强对设备及材料的管理,重视其入场前的审核检验,施工中执行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平行检测、项目法人终检的质量检测程序。严格控制原材料、中间产品及成品质量,并按要求将其送至具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施工单位自检水泥、钢筋、击实试、预制块、混凝土试块等共118组;监理单位平行检测水泥、钢筋、混凝土试块、砼预制块、砂浆试块等共48组。检测结果合格率、检测频次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项目法人委托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回填土压实度、建筑物结构外观质量、混凝土预制块护坡、闸门启闭机制作安装等进行检测,结果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3 结束语

张树闸除险加固工程自2018年12月27日完工验收后,运行情况正常,经受2018年8月18日台风影响,经过两个汛期运行,已发挥正常效益,平均防洪效益为104万元,灌溉76万元,供水250万元,正常运行期内拟定防洪效益增长率为3%。事实证明,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才能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避免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正常发挥工程效益。

猜你喜欢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监理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浅析
治淮(2022年8期)2023-01-03 00:35:21
广东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分析和探讨
珠江水运(2021年23期)2022-01-07 07:52:44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0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0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中国军转民(2017年7期)2017-12-19 13:30:10
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重要性、问题和措施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关于深化公益性水利建设项目项目法人责任制改革的思考
治淮(2016年8期)2016-02-05 03:15:39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