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婷,李 林
(1.新疆艺术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2.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012)
对绝大多数艺术类大学生来说,缺乏项目启动资金的来源是首要问题。很多学生不清楚大学生创新创业贷款的政策、风险投资、赞助等基本的筹融资常识,缺乏自筹和众筹等相应指导,尤其是项目进入中后期推进时,更缺乏相应筹融资专业知识。由于缺乏以上知识和意识,很多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困难。
创新创业项目成员的组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按照专业寻找团队成员,相似专业或者不同专业;另一类是按照学校寻找团队成员,相同学校或者不同学校。通过调研发现,大多项目成员是本校学生,由跨学校、跨专业高校大学生组成的项目团队寥寥无几。艺术类大学生个性化特征明显,专业技能突出,具有一些优势。但要注意的是,项目分工不合理是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内部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项目负责人在进行项目分工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项目成员自身情况,导致成员所分配到的任务与自身所掌握的技能以及周边资源不匹配,容易产生矛盾。其次,在项目分工时项目负责人可能因为个人因素导致任务分配比重相差较大,这也是导致项目团队建设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如我们常说“两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可见合理的分工对于项目团队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常常吸纳具有相关艺术特长的成员加入项目团队,但是这一部分成员往往会因为缺乏参与主动性而逐渐边缘化。创新创业项目涉及艺术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例如舞蹈类创新创业项目需要具有舞蹈理论基础以及舞蹈功底的成员,音乐类创新创业项目同样也是需要具有音乐理论以及音乐功底的成员加入其中,但是这一部分成员往往只注重自己专业领域的构建,缺乏主动性,不能深入参与到项目的管理以及项目的整体构架中,影响到创新创业项目的整体推进。
艺术院校专业性强,普遍重视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常常是教师在自己所从事的艺术领域有着较高成就,但是由于自身并没有相关创业经验,对于指导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稍显薄弱。大学生在本科阶段由于自身学识有限,在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时往往需要有创新创业经历的教师提供有效指导,一方面是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导师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专业创业教师的缺乏,这种矛盾需要逐步解决。
“互联网+”背景下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极大程度限制了创新创业的发展以及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需要有效可行的措施,努力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首先,申请项目资金。国家相关政策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着多样的扶持方式。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 号)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 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 号),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这项规定一直是大学生获取项目启动资金的有效方式。艺术类大学生可以积极申请国家政策范围内的资金,填补筹融资方面的劣势。其次,争取学校帮扶。学校应当设立相关项目资金,为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一定的资金资助,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得到有效发展,缓解项目资金压力。再次,争取社会资本的加入与融入。在开展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整合优势资源开展与社会企业的多项合作,拓宽渠道,争取更多资金的融入。
首先,组建学科交叉型创新创业团队。一个创新创业项目涉及多方面的业务,因此多学科交叉的团队成员是最为理想的状态。文案写作方面有文学背景或者有长时间写作功底的成员最为合适,产品设计方面有设计学科背景的成员最为适宜,财务报表方面有经管财会背景的成员最为理想,这样多学科的交叉在开展头脑风暴时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优化团队建设。在团队项目分工中也应注意是否合理分工,大多数项目采用的分工方法有两种,均等分工或者专人专事。如果项目团队在项目分工时考虑到团队成员实际情况,为最大限度保证分工合理,避免因分工不均导致团队内部矛盾,该项目负责人采用均等分工的方式。同时在团队分工时常常采用个人认领的方法,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点以及自己周边资源去选择任务,并且如果团队成员对于任务分配有疑惑,项目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解释说明。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保证项目成员选择的任务均为自己所擅长,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项目进度。
艺术类大学生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自己所学专业,更应当主动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中去获取多样的知识使自身能力得到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在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过程之中,应当主动关心项目进度,参与到项目建设的讨论中去,为项目建设提供更多可行性建议,不再做一个简单的项目执行者,真正的融到项目中去。例如新疆艺术学院“龟兹乐舞”项目积极吸纳传媒系同学加入团队之中,该传媒系同学最初任务设定仅仅是负责录像工作,但是他积极主动参与项目讨论为项目建设提供诸多可行性建议,该项目最终在校级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并且该同学的个人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高校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若想取得成功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专业教师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孵化园基地的专业人员,二是艺术高校自身创业教师的培养。首先,注重联合企业孵化园基地专业人员。企业孵化园基地人员长期从事相关创新创业工作以及初创项目的孵化,因此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能够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艺术院校应当积极与这些专业人员接触,实现校企合作在学校成立相关的孵化基地。为了使校企合作落到实处,不能仅仅是开展相关的创业讲座,更应该鼓励这些专业人员带领艺术类学生参与各类比赛,并且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增强活力。其次,艺术类高校加强自身创业导师培养。注重自身内部建设,鼓励专业教师在本专业领域取得成就的同时能够积极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各专业应当根据自身教师情况,加强对一到两名青年教师的专业培养,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相关创新创业比赛,通过实践不断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性培养。同时艺术院校为提高青年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建立激励机制,青年教师指导项目若在自治区级以上比赛获得一定名次的,可以作为教学成果给予奖励。
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至关重要,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艺术类院校可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新的时代元素,例如新媒体平台和各类竞赛的方式、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讲座的形式、组织各类科技文化活动的形式、调动社团力量的形式等不断拓宽和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此外,还可对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类比赛的学生进行鼓励,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对创业项目的孵化起到推动作用。在新媒体建设方面,艺术类院校应将新媒体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建设创新创业专业网站,开发创新电子平台,运用网络营销形式发布最新的创新创业动态、国家创新创业相关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和动态、创新创业案例分享等,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关注和了解行业动态与前沿,提供切实可用的指导。在竞赛平台建设方面,及时上传和录制创新创业相关的视频资料,适应“碎片化”学习时代,随时随地就可以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可通过设计和设置模拟创新创业板块,通过模拟实战,增强创新创业情境体验。
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大学生的就业,也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规划,更重要的意义是,有助于创新型人才、创新型社会的共建。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政府、社会和高校都需要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强化人才保障理念,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基础。对于高校来说,要进一步明确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提升艺术类教师的总体素质,进一步注重和强化实践教学,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开展多种类型的竞赛,推动创新创业工作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