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的突破与创新
——浅析电影《误杀》

2021-11-13 04:24
戏剧之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替罪羊

(深圳大学 广东 深圳 518060)

《误杀》是由柯汶利执导的剧情犯罪片,改编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讲述了颇有好人缘的李维杰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利用时空交错的缝隙与警察展开斗智斗勇的故事。在电影上映之前,许多观众对该影片期望值并不高。一方面,近几年国产翻拍电影并不出彩,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另一方面,作为犯罪类影片,国外类似的故事已经被多次翻拍过,熟悉的故事情节会大大降低观众的观看兴趣与热情。但是,该影片通过独具特色的拍摄手段、巧妙的细节把控以及丰富的故事元素,无论是从人物还是情节、主题还是格局,都是对传统类型电影的大胆突破与创新,在上映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一、人物真实与情感细腻

(一)母亲形象

在电影中,最能带给观众冲击的是人物的刻画与情感的流露。陈冲饰演的女警官让人惊艳,尤其她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将精明干练的女警长与柔情似水的慈母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陈冲的饰演打破了以往电影中模式化的表演,在教育儿子上,溺爱的母亲处处呵护着儿子;在警局得知儿子被凶杀的真相后,她并没有大吼大叫,而是在隐忍与控制,通过一系列微表情与细微的肢体动作传递情感;在从审讯室通往办公室的长镜头中,她坚定的眼神传递出要将杀害儿子的真凶捉拿归案的决心,颤抖的双手又流露着得知儿子凶多吉少的无助与哀痛。此外,谭卓饰演的母亲,在影片前半部分一直呈现出一个柔弱的女性形象,但面对警官的拷问与谩骂时,就像一只爆发的老虎,奋不顾身地冲在女儿面前,用坚韧的眼神看着警官怒吼道:“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两位母亲虽然性格迥然不同,身份地位悬殊,但都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对孩子的爱,彰显了母亲的强大与力量,这样的母亲形象在影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好人”与“坏人”

影片中不断出现群众诉说的台词,“李维杰是大好人,好人不会干坏事的。”那么,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呢?影片中没有具体的分界。在人物塑造上,《误杀》突破了传统好人与坏人的分明界限,运用合情合理的方式打破观众传统的二元对立的善恶观。影片中存在的最大冲突在两个阶级、两个家庭之间展开,双方父母都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顾正义,甚至将法律抛在脑后。李维杰明知素察没死,却没有出手相救,那么李维杰是“恶人”吗?不是,他是公认的“好人”,为了帮助他人,不惜惹怒警官出谋划策,但就是这样的一位乐于助人的“好人”,成为了真正的杀人凶手。拉韫是一位地位极高的长官,为了自己的儿子,动用私权逼迫李维杰一家并对其用刑,可拉韫是绝对的“恶人”吗?其实不然。影片在开端早已铺垫,她有着极强的刑侦能力,能迅速查出凶手,多年来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样的人物塑造与反极端化的处理手段,是一种全新的突破,突破了对人物的刻板印象,而是让观众能够设身处地了解角色,走进剧情。

二、细节丰富与情节跌宕

(一)“羊”的多次出现

《误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细节的不断铺垫,这些细节使得影片不断反转,剧情一波三折,让观众深切感受到犯罪片的独特魅力。在影片中多次出现了关于“羊”的镜头:李维杰虔诚祈祷时;李维杰毁灭证据时:李维杰与桑坤的争吵中;开棺验尸时,羊尸体的出现;最后在影片的片尾,牧羊人接受采访中再次提到了“羊”。不仅如此,电影英文名《Sheep Without a Shepherd》直译后为“没有牧羊人的羊”,引申义为“乌合之众”,仿佛在隐喻着当地的群众与警察的微妙关系。那么多次出现的“羊”到底在铺垫什么呢?这些细节的表达到底传达了什么意义呢?

笔者认为,也许“羊”代表着一种人性的“善”,当李维杰祈祷时,善良就在身边,可当他假戏真做闷死素察后,他没有了“善相”,再也看不到羊群了。也许“羊”代表着上帝的庇护,在影片中,失去牧羊人的羊就像失去上帝的信徒,当平平在课堂上被警察叫走时,就像一只脱离羊群的小羊,走向无休止的审判与阴谋。也许“羊”代表着被“恶”势力压迫的百姓,当桑坤发泄不满情绪击毙山羊时,仿佛寓意着毫无还手之力的百姓;当拉韫三番五次动用私刑时,不断引发社会的恐慌与动荡,最终在“羊”尸体被挖出来的刹那,群众突破最后的防线,引发暴动。每一次“羊”的镜头的出现都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使观众透过影片引发深思。

(二)“自首”的设定与创新

对比原作,《误杀》与其最大的差异在于当一切“瞒天过海”时,李维杰却选择了自首,也正是这一结局的设定,再一次引发观众对于人性的思考、社会的思考。纵观影片发展,影片之前情节的铺垫与结局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首先,作为虔诚的教徒,李维杰目睹法律被破坏时充满愧疚与自责。其次,影片前情介绍李维杰幼时遭受暴乱,导致了家庭的破亡,而又一次暴乱的引起,还与自己息息相关,李维杰不想再看着这么多人流离失所、更多家庭不幸的产生,心生愧疚。最后,安安为了得到礼物而修改试卷的成绩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让他反思自己的举动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这些情绪的累积使他走向“自首”,站出来保护家庭、保护孩子,帮助孩子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由于影片前期的细节铺垫,使得“自首”这一情节的设定合情合理。

三、格局突破与主题升华

(一)开放式结局的设计

在“自首”之后,开放式的结尾更是留有悬念。在结尾处,监狱的设计与开场李维杰讲述越狱情节如出一辙,同样的情节、同样的人物让观众展开了无限的想象,这是在暗示李维杰之后的越狱行动吗?还是在与“一定要逃出去才是好结局么”这句台词呼应呢?这种前后呼应的手法,一方面对类型片的闭锁结构进行了强有力的消解;另一方面,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扩大了电影叙述的空间感与层次感,让观众有了无限想象空间,对电影有更深层和更多元的解读与理解。

(二)“替罪羊”的角度看社会

首先,从教育制度上来看,家庭教育是影片的一个重要主题。在素察差点将他人眼睛戳瞎时,父亲怒打儿子巴掌、母亲花钱摆平的处理方式,表明素察一直处于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忙碌无暇教育以及母亲的过分溺爱都是造成素察犯罪的重要原因。而在李维杰一家中,看似健康的成长环境包含着许多危机,父母与孩子间的不信任、孩子对父母的嘲讽、沟通的缺乏导致平平在受辱后不敢反抗,也不敢向父母倾诉。从这个角度来看,正处在成长阶段的孩子成为了受害者,成为了家庭教育不健全的“替罪羊”。

接着,无辜百姓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成为了杀人犯的“替罪羊”,由于平日里的“好人”形象再加上李维杰利用从电影中学到的“蒙太奇”的手法,完美地完成了一场犯罪,让他接触过的人们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为他做了伪证。在影片后半部分,由于事情的不断发酵,人们开始暴乱,出现了不可控制的场面,群众甚至成为了自己的“替罪羊”,暴乱引起了更多人民的死伤,人们本就苦难的生活更加痛苦不堪。

最后,地位高高在上的拉韫不也是做了真正杀人凶手的“替罪羊”吗?群众的情绪将矛头指向拉韫,拉韫遭到了整个社会的谴责。影片结尾,李维杰选择维护家人、保护女儿,向警察局自首,让自己成为“牺牲品”,成为“替罪羊”。

观看整个电影后,笔者不由感叹国产电影的进步之大,无论是交叉蒙太奇的运用,拳赛与素察上门的紧张情绪的交替制造,还是慢镜头的多次运用、灯光布景的运用,都有着巨大的提升。然而电影即将上映时,却有不少网友评论:又是国产翻拍,肯定不是精品。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替罪羊”。

我们人人都害怕自己成为“替罪羊”,但殊不知,我们每个人都在为“替罪羊”的出现煽风点火,就像影片中的羔羊们仅仅关注是否可以好好吃草,对谁去薅羊毛却毫不在意。反观现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对疫情,中国全力以赴、积极抗争,为全球抗疫做出了巨大牺牲与贡献,彰显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品格。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善恶美丑,一些国外媒体传播中国疫情的消极影响,处处讽刺歧视,甚至毫无根据地指责,寻找疫情全球扩大化传播的“替罪羊”。我们常感慨人性的善恶就在一念之间,或许这就是影片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误杀”中到底谁是谁的“替罪羊”,是迷奸平平的素察?是替罪的男主?是暴动的群众?是本该属于人与人之间最单纯善良的信任?还是我们自己?我们要做的不是恐慌与推卸,不是随波逐流和无所作为,我们应当展示属于自己的那份真实力量,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也许是电影真正想要传达的意义。

四、结语

《误杀》的上映引发了热议,在热议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电影的进步,这种进步来源于对传统的突破与创新,来源于大胆的挑战与尝试、敢于在人物塑造上打破僵化的模式、敢于在剧情中融入新的特色与风格、敢于在主题中升华更深的意义与思考……在电影取得成功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中国电影的新希望,更是一种新发展,新出路。另外,笔者认为,这部电影带来的启示与意义,引发观众思考现实问题,才是其真正价值之所在。

猜你喜欢
替罪羊
“替罪羊”原本是神圣的
“替罪羊”原本是神圣的
非药品不是假货的代名词,更不是竞争混乱的替罪羊,这个企业要为动保乱象发声
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现实主义小说中的替罪羊
《巴黎圣母院》中的圣经文学元素初探
巴航机组人员宰杀“替罪羊”祛除晦气
“替罪羊”小考
中国文学文本中的替罪羊机制研究——以《淮南子》《三国演义》《白鹿原》为例
替罪牛
一个乐于寻找替罪羊的民族是幼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