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立刚
(泰州市淮剧团 江苏 泰州 225300)
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是世界戏剧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之一,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一种主要形式,在新时代中通过纳入时代元素、更新技巧方法而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不仅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众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同时也促使我国戏曲艺术逐渐走向历史世界文化舞台。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已然发生变化,创新与变革是戏曲艺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发展趋势,为此本文针对打击乐在戏曲伴奏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我国戏曲打击乐种类相对较多,其音色之独特、风格之鲜明、韵律之和谐以及演奏方法与技巧之多样无出其右,使得打击乐在戏曲乐队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而打击乐自身的特征与功能也在我国戏曲艺术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中得以完善,成为了我国戏曲艺术的重要标志之一,由此可见,深入探究打击乐在戏曲乐队中的作用对普及文化知识及实现传承发扬均具有重要意义。
顾名思义,打击乐指的是经击打后发声的乐器,统称为打击乐器,可以简单分为以定音鼓、大鼓及小鼓为代表的膜鸣类乐器以及以木琴、钢片琴及三角铁为代表的自鸣类乐器,但其中不包含打弦乐器。戏曲打击乐中常常用到鼓板、大锣、小锣以及铙钹等乐器,且这些打击乐器普遍具有一个确定的音,在戏曲中的应用统称为“武场”,即与“文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所用乐器除常见的四大乐器之外,还会根据剧目要求增加定音鼓及大小堂鼓等乐器。“武场”这一名词在当代剧团表演中仍有沿用,不光可以指场面的一部分,同样也可以指乐器中的打击乐,是戏曲乐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生、旦、净、末、丑某一行当,亦或是唱、念、做、打某一功,都离不开打击乐的配合,正因为有了打击乐伴奏,戏曲才能称之为戏曲,整个表演才更具节奏感及艺术感染力。
打击乐与管弦乐一同构成戏曲的音乐,一“文”一“武”,相辅相成,且随着我国戏曲艺术家对其研究的不断加深,打击乐自身特点以及在戏曲乐队中的应用优势也越发明显。打击乐器以锣、鼓为主,在地方戏曲中十分常见,近年来一些西洋打击乐器实现了完美融入,这使得打击乐表演效果有效提升,乐器大多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加以组合排列,对于掌握并调整整体节奏韵律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锣鼓经对于演出排练乃至正式表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演奏者通常需要按照乐谱进行节奏的打击,而锣鼓经的广泛应用使得戏曲打击乐的优势更为突出,其中以“急急风”为代表的古谱名称最具代表意义,而一些节拍性乐器的应用使得节奏韵律得以加强,不断变化击奏速度及力度以配合演员的“四功”,产生的音响效果是管弦乐所不能比拟的,且不同地域的戏曲风格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均可以通过打击乐演奏而加以区分,戏曲的艺术价值更为显著,同时也为提高戏剧整体表演效果做出了巨大贡献。
打击乐在戏曲乐队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演员把控整体演出节奏,对于提升表演效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狭义上的演出节奏可知,对于节奏的把控就是对音响的长短及强弱进行把控,通过深入分析戏曲结构并把控节奏来突出主旋律,乐曲层次也更加分明,且节奏韵律对于戏曲而言意味着人物情感的变化与波动,由此可见把握整体演出节奏是提高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前提。分析广义上的演出节奏可知,还包括演员的心理节奏,打击乐演奏出欢快的节奏便于调动人的积极情绪,而相对舒缓的节奏则可以使人感到身心平静,沉重的节奏会使人感受到悲伤与压抑。由此可见,节奏的把控还可营造乐曲意境,且节奏中蕴含着许多规律性的内容,要想做到主次分明,演奏者就必须按照曲谱及当下的感受进行演奏,除此之外,演奏者的肢体动作及状态都会对演出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说节奏的掌控是有形作用,那么人物情感的表达即为打击乐在戏曲乐队中的无形作用,戏剧中人物情感的表达效果直接影响着演出效果,同时也决定了演员能否与观众之间形成共鸣。戏剧表演以语言、表情及肢体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并突出人物特点,而打击乐的配合可以将人物角色内心的复杂情感准确表现出来,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在塑造过程中需要演员对背景及角色进行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配合打击乐来渲染气氛并烘托人物形象,进而为戏剧人物的情感抒发创造良好的条件。演员应当在表演时真情流露,通常声情并茂,为此亦有学者将其看作是戏曲表演的“画外音”,这要求演奏者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及主观感受出发,既要融入角色又要立足表演,从而进一步加强戏曲乐队的表现。
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最早是以载歌载舞的方式来呈现某一故事,要求演员不仅应当具备四功(唱、念、做、打)与五法(眼、身、手、步、法),同时还应当具备较强的艺术综合素养,能够了解故事背景并体会人物内心情感,同时还要在表演中配合戏曲打击乐锣鼓经,从而准确表述人物出场情境及变化的故事情节,进而实现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氛围的渲染以及情感的真实表达。打击乐的演奏需要配合演员的表演,通常以“急急风”来凸显其紧张状态、以“四击头”来烘托演员首次出场、以“大锣”配合演员的舞蹈动作,等等。分析戏曲打击乐中的锣鼓可知,其伴奏种类相对较多,可以配合演员各种动作,且伴奏具有针对性,艺术感染力得到有效提升。打击乐的应用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舞台氛围,通过配合灯光及布景等视觉艺术给予观众视听上的双重享受。
首先,打击乐在戏曲乐队中的应用是可以对唱腔的音乐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戏曲表演通常会借助“唱腔”或“宾白”来实现人物形象的塑造及情感变化的表达,打击乐的应用除了渲染乐曲气氛外还可以辅助唱腔音乐,进而使戏曲的整体表现力得以增强,唱腔的“起”与“收”都与打击乐遥相呼应,且无论是“大起大落”还是“小起小落”,演奏者的击奏都可以配合演员的表演。
其次,打击乐在过场戏中的应用是可以准确表达某一事件或人物的具体行动。戏曲以演绎完整故事或某一情节为目的,且无论是气氛轻松的亦或是沉重的场景,都可以通过打击乐的组合与变化来实现,情境的有效渲染使得前奏及间奏等部分更加丰满,对完整人物形象并突出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观众明确戏剧冲突,进而实现整体表演效果的有效提升。
最后,打击乐的应用对于演奏者专业水平及艺术素养等的要求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演奏者的演奏必须基于对剧本及人物的正确理解,只有掌握戏剧音乐风格、重要场次及剧情发展(矛盾)后,才能正确处理每一个部分的演奏,进而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以锣鼓点为例,既要反映出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又要配合人物的身形及相关动作,进而通过速度、强度及音质的对比来突出情感色彩。
一方面,打击乐在戏曲乐队中的应用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打击乐的产生与发展源于民族戏曲,早在3000 多年前便已有相关记载,至李唐时期发展至巅峰,相关艺术家也逐渐提高了对鼓等打击乐器的重视程度。当代民族戏曲表演中,打击乐占据着较大的比例,无论是河南的豫剧还是湖南的花鼓戏,应用到的打击乐器种类都较多,对突出地方戏曲的地域性差异具有重要意义,且一些西洋打击乐器的融合发展,使得演奏技巧得以创新发展,在保留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了现代化发展,此外,以“梆子”为代表的众多传统乐器也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而得到统一调度,戏曲表演也更加和谐。
另一方面,应当关注演奏者综合素养的培养,这是因为打击乐的演奏需要演奏者充分发挥其纯熟的演奏技术,除基本功之外,还对其音乐鉴赏能力、感悟能力及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演奏者自身的艺术素养不容忽视。在演奏过程中,应当基于对剧本及人物的深度剖析来确定打击乐器的选择及速度与强度的控制,依据曲目要求来调度各种打击乐器。关注打击乐演奏者的培养并加大培养力度,从而使我国戏曲打击乐不至于后继无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必然为人才的培养,即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知识与演奏技巧且艺术综合修养较高的打击乐人才,促使这些人才积极投身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综上所述,戏曲为我国特有的舞台艺术形式,其发展历史悠久且文化内涵深厚,如何实现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已经成为重点研究课题。打击乐在戏曲乐队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部分现代剧团还保留“武场”这一说法,与管弦乐“文场”不同的是大多以锣鼓为主要乐器,通过击打发声,进而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并表达思想情感,缺少了打击乐的戏曲乐队是不完整的,而缺少了打击乐的戏曲,其艺术感染力也不能充分发挥,由此可见打击乐在戏曲乐队中的特殊地位及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以打击乐概念及优势为切入点,分别从整体节奏的把控、人物情感的表达以及舞台氛围的营造等多个方面分析其重要作用,同时详细探究了打击乐在戏曲乐队中的具体应用及发展前景,希望促使戏曲打击乐能够在新时代中不断创新及完善,从而为我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无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