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赫勒研究四十年

2021-11-13 02:24匡存玖曹应娟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本土化现代性学者

匡存玖,曹应娟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赫勒随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卢卡奇研究被附带引介至中国算起,其在中国已有四十年的本土化历程。在这四十年里,赫勒本土化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紧密结合在一起。从20世纪80年代的初步引介与零星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在关注人的现代化的同时对赫勒日常生活理论、人的需要理论的关注,再到新世纪以来从美学视野对赫勒审美现代性理论的关注,以及近10年来对赫勒思想的全面推进和研究,对赫勒的研究在中国呈现出了兴盛的局面。先后涌现出以衣俊卿、傅其林、颜岩、王秀敏、李晓晴等为代表的数十位关注和研究赫勒的重要学者,甚至形成了研究团队,与赫勒本人及研究赫勒的国外学者之间进行了频繁对话和通讯往来,建构了“日常生活”“审美现代性”“激进需要”“人的需要”“道德正义”“多元旨趣”等多样化的本土化理论形态及发展命题,开启了从人道主义、历史与现代性、社会实践等视野维度研究赫勒的理论范式,为深入理解马克思理论和推进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国内学界尚未有研究对赫勒本土化四十年的历程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梳理,为此,本文拟对赫勒的本土化现状、核心论题及其贡献、启示进行梳理,以期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一、赫勒的本土化历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国内学者在大力引介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卢卡奇哲学、美学思想的同时,也对聚集在卢卡奇周围的布达佩斯学派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思想予以了关注。赫勒的名字多次出现在国内卢卡奇研究的译作及论文当中,并陆续有关于赫勒形式民主、道德哲学、本能需要、历史理论等论文或著作片断被翻译成中文。尽管这个时期中国学界关注和研究赫勒的学者有限,译介和研究也是初步性、附带性的,但却形成了一系列带有标志性的本土化事件:1980年,光军翻译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东欧的未来》一文,首次将赫勒的道德哲学理论呈现在国人面前,可谓是国内翻译发表赫勒的第一篇论文。1988年,邵晓光、孙文喜翻译的《人的本能》一书,全面呈现了赫勒社会人类学的本能理论建构,成为国内翻译出版赫勒的第一部译著。1990年,衣俊卿发表的《人的需要及其革命——布达佩斯学派的“人类需要论”述评》一文,最早进行了赫勒人类需要理论研究。有关译介和研究虽然时断时续,但基本涵盖了赫勒研究的四个重要方面:一是历史理论方面,如公羽、师实、应道宏等译介了赫勒《历史理论》一书关于编史学方法、原则的著作片断;二是政治哲学方面,如杨祯钦翻译了赫勒论资本主义的《形式民主》论文;三是道德哲学方面,如前面提到光军的翻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东欧的未来》;四是需要理论方面,如邵晓光、衣俊卿、孙文喜、王国伟对赫勒人的本能、需要理论的译介研究。

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衣俊卿为代表的学者开始研究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使赫勒真正进入了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从贝尔格莱德大学留学回国的衣俊卿,不仅较早与赫勒建立了通信联系,而且在推动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研究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一,1990年翻译的赫勒的重要代表作《日常生活》一书是当前有关日常生活理论研究最系统和最完整的理论著作之一,全面呈现了关于日常生活的理论内涵、一般图式和人道化路径的论述;其二,1994年出版专著《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把卢卡奇、赫勒、科西克等人纳入到中国现代化进程语境下考察,全面推进了中国的日常生活理论框架、范式及实践模式的批判构建;其三,在其众多论述日常生活理论的论文中,赫勒的名字和日常生活批判思想一再被提及,持续扩大了赫勒在中国的本土化影响。与此同时,衣俊卿对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的研究引发了国内学者的积极响应。这个时期陆续有多篇关于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研究的译作或论文出现。如魏建平翻译了《日常生活是否会受到危害?》一文,涉及赫勒关于日常生活中人类条件和规则的论述;张政文、杜桂萍从艺术哲学视角论述了赫勒对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对话关系的理解;王民康侧重从日常生活和个人的关系评述了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而且,针对日常生活研究,陈学明还编有《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列菲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1998)一书,专题选编了赫勒对日常生活特性、范围、内在结构、现存生活人道化的实现途径等的论述。同时,许明、汤学智、冯宪光等学者在推进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学理论发展基本问题研究时,也屡屡提及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和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倾向,为赫勒研究的持续本土化奠定了基础。

进入21世纪以来,以傅其林为代表的中国学者从美学视野推进赫勒研究,与赫勒本人进行频繁对话,开启了赫勒本土化新的征程。他于2004年撰写的博士论文《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于2006年出版,这既是国内首个研究赫勒的博士论文,也是第一部关注赫勒审美现代性的理论著作。该书将赫勒美学思想纳入现代性框架下考察,阐释赫勒对美与现代性关系的理解,探寻解决美学困境的办法和路径,使国内赫勒研究的理论视野得到了极大拓展。傅其林的书是从现代性美学的视角讨论了赫勒的著作以及普遍意义的布达佩斯学派的著作。在他以前,还没有人采用过这个视角。正如赫勒所言:“起初我很吃惊,然而瞬即意识到,傅其林的路径不仅是合理的,而且具有启发性。他不仅能够说明贯穿于我许多著作中对美学的关注或者兴趣,而且能够对我的现代性理论、伦理学和历史哲学获得新的理解。”赫勒与傅其林有过频繁的通信往来。2007年,赫勒还专程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开展学术交流,期间作了“艺术自律或艺术品的尊严”“对后现代艺术的反思”“情感在艺术接受中的地位”三场学术报告,与傅其林、冯宪光、吴兴明、马睿、王晓路等国内学者就布达佩斯学派美学、当代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等进行了系列深入对话,先后形成了《布达佩斯学派美学——阿格妮丝·赫勒访谈录》(2007)、《阿格妮丝·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问题的对话》(2009)等系列访谈成果,促进了国内赫勒美学研究。而且,在2000年至2010年期间,傅其林还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布达佩斯学派重构美学思想研究”为依托,发表了30余篇与赫勒美学现代性研究有关的论文,其中既有基于总体视野将赫勒纳入布达佩斯学派对其总体性美学范式、历史哲学范式、后马克思主义之路进行考察的内容,也有从具体层面对赫勒后现代艺术、审美自律、想象制度、审美之维等思想进行的专题论述,使赫勒思想在国内美学领域的本土化研究焕发出勃勃生机。

与此同时,衣俊卿进一步从总体研究视野把赫勒纳入到20世纪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和布达佩斯学派语境下考察,把赫勒研究持续引向深入。在《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2001)、《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2005)等系列论著中,他进一步考察了赫勒的激进需要理论、人道主义与日常生活问题。如果说衣俊卿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总体视野开启了赫勒研究的理论主题,那么许大平、颜岩、赵司空、杜红艳、李伟、肖虹等学者,则从具体层面深入推进了赫勒哲学研究。颜岩、李伟等学者讨论了赫勒的历史理论,对基本逻辑、核心范畴、发展历程进行了考察;肖虹、颜岩等学者关注赫勒激进需要理论、人类需要理论,对其需要异化、激进需要、需要系统等命题概念进行了论述;李瑞华、赵司空等学者关注赫勒现代性研究,翻译了赫勒反思现代性“三部曲”之一的《现代性理论》,批判其社会主义与后现代乌托邦性质。还有许大平、周宪、杜红艳等学者,把赫勒日常生活理论与列斐伏尔、卢卡奇的相关理论进行对比考察,促进了国内学者对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的理解。

2011年以来,赫勒的本土化研究达到了全面兴盛的地步。衣俊卿主持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团队在推进赫勒本土化上功不可没。该团队以黑龙江大学为主要阵地,同时凝聚了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南财经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的诸多学者,对赫勒哲学思想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先后推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译丛”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系列,通过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学术交流》《苏州大学学报》等期刊,出版和发表了众多关于赫勒的译著、专著和论文,涌现出了颜岩、赵司空、文长春、杜红艳、孙建茵、王秀敏、李晓晴、孔明安、李霞、范为、李伟等代表学者。同时,傅其林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等为依托,通过《中外文化与文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符号与传媒》等期刊,发表关于赫勒及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方面的论文,使国内赫勒美学研究的影响日益扩大。

首先,从译作看,赫勒本人的著作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团队化译介,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仅2011年至2015年,衣俊卿团队就翻译了赫勒的10部著作和2本论文集。至此,赫勒的重要著作基本都被翻译成了中文,数量达15本之多,其中就包括她的道德理论“三部曲”中的《一般伦理学》《激进哲学》,现代性理论“三部曲”中的《历史理论》《碎片化的历史哲学》,她重译的《日常生活》和《后现代政治状况》《超越正义》,美学与现代性论著《美学的重建:布达佩斯学派论文集》《现代性能够幸存吗?》等,以及众多零散的论文及著作片断。

其次,关于赫勒研究的专著及论文不断涌现,达30部之多,甚至立项国家社科基金,覆盖了日常生活、道德哲学、激进需要、历史哲学等六个主题研究:以李霞、颜岩、帅倩、杜红艳、温权、冯旺舟等为代表的学者集中研究了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对其生存模式、架构图式、价值维度、理论内涵、当代效应、现实意义等进行了全面考察;以王秀敏、颜岩、孔明安等为代表的学者关注赫勒的道德理论,深刻揭示了赫勒对现代人的个性自由、生存境遇、理性秩序、道德责任与规则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的讨论;以李晓晴、于萍、宋坤、王秀敏、杜娟等为代表的学者关注赫勒的激进需要理论,涉及对理性乌托邦、激进构想、人道化途径和人的解放等理论命题内涵、特征与实践任务的解读;以魏金华、刘爽、牟海侠、颜岩、文长春、温权等为代表的学者考察了赫勒的正义理论,涉及超越正义、道德愿景、回归多元与良善生活建构、正义思想的双重向度与独特视域构建等论题的理论实质、批判范式、意义价值考察;以王海萍、王静、李晓晴、颜岩、郭力源等为代表的学者研究赫勒的个体需要理论,探讨了赫勒对个性生存与发展、个体需要、多元选择、个体解放等论题的理论内涵、现实价值与启示;还有以范为、李伟、李西祥、杜红艳、王海萍、马建青、刘影、杜娟等为代表的学者,将赫勒研究纳入后现代转向语境,从逻辑线索、理论路径、解释模式等视角探讨了赫勒对历史想象、历史多元选择和碎片化、现代性反思与存在意义追问等论题。

再次,开启了哲学与美学相融合的赫勒文化批判研究路径。以傅其林、杜红艳、李宝文为代表的学者,将赫勒纳入布达佩斯学派、后马克思主义语境、西方文化哲学传统语境,从现代美学的理论范式、艺术观念、文化结构、多元主义特征等角度考察赫勒的文化与美学现代性思想,开启了赫勒文化批判理论研究的总体考察路径。与之相对应,王静、赵司空、范为、杜红艳等学者,从具体解读入手形成赫勒文化批判研究的五个本土化向度:一是文化批判与美学研究的结合,诸如王静对赫勒重建现代美学、审美维度的文化批判的解读;二是文化批判与现代性问题研究的结合,诸如赵司空、李世涛、杜红艳、孙建茵、巨慧慧、彭成广等学者考察了赫勒关于现代性文化的多元化诉求、悖论与超越、文化、文明与价值关系等论题;三是文化批判与日常生活研究的结合,诸如杜红艳、李央、朱虹等学者把赫勒日常生活、交往理论纳入文化批判视野研究;四是历史哲学与文化批判的结构,诸如杜红艳考察了后现代文化视野下布达佩斯学派与赫勒的的历史意识和解释模式;五是文化批判与政治批判的结合,诸如温权、巨慧慧等学者考察了布达佩斯学派赫勒在文化批判视野下的政治学批判转向。

二、赫勒的本土化阐释

赫勒身上集中体现了作为一名东欧马克思主义学者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以及关注社会现实与人的生存自由,关注现存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等人道主义精神与实践情怀。其理论的本土化与中国人的现代化、文化与审美的现代化进程紧密结合,促进了中国学者对马克思的理解和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并逐渐在中国形成了人道主义、文化与美学现代性、社会实践与交往、结构主义等维度解读赫勒的本土化阐释路径与理论范式。

(一)人道主义批判阐释:关于赫勒对人的本质、自由与存在意义的探寻

人道主义既是东欧马克思主义和布达佩斯学派理论研究的总特征,也是国内赫勒本土化研究与阐释的重要切入点。

其一,以衣俊卿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开启了从人道主义解读赫勒的文化哲学研究范式。衣俊卿较早指出,“赫勒和布达佩斯学派其他成员从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出发,致力于探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她逐渐偏离以往经典马克思主义宏大叙事批判立场,而从微观结构视角对社会民主化及其人道化的路径进行了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衣俊卿主要基于人及人的世界研究对人的本质及其在当代世界中的历史困境进行了探讨。在他看来,以赫勒为代表的布达佩斯学派深受卢卡奇的人本主义思想影响,无论是赫勒的人的需要理论和激进需要理论,还是其日常生活理论,都把人的问题研究作为其关注的焦点,呈现出鲜明的人道主义批判风格。赫勒对人的需要的关注,体现了对人性丰富和个体与社会发展程度的关切;其激进需要理论,体现了赫勒想要改变目前少数人将其他人视为手段的需要现状,达到超越现存社会,让“世界成为人性的家园”的理想;其日常生活理论,代表着对生活世界的回归,使个体变成“为我们存在”的自由自觉状态。应该说,衣俊卿的研究开启了赫勒人道主义批判之先声,为深刻认识和理解赫勒思想指明了方向。

在此基础上,陈学明、王民康、许大平、颜岩等学者对赫勒理论的人道主义特征进行了细致发掘。如陈学明在选编赫勒论日常生活语录时就明确指出,其日常生活研究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探寻使现存日常生活人道化的可能性”。王民康、许大平从赫勒对日常生活特性、结构及对个人性质的理解中发掘其人道主义理论品质,认为她考察日常生活的目的,“是要探索一条能使日常生活在人道主义的、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方向上得以改进的途径”。颜岩对赫勒关于人的本能、人的本性和人的本质进行了概念内涵上区分,认为赫勒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为人的本质增加了对象化、普遍性、自由等三个理论要素。还有王海萍、范为、杜红艳等学者,重点从日常生活、多元需要、自由个性养成等角度,细致论述了赫勒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取向及实现路径,对深入理解赫勒的人道主义批判特征有重要启示。

其二,以傅其林、王静等为代表的学者从审美现代性、日常生活与艺术批评等角度论述了赫勒的人道主义批判风格。傅其林曾明确将现代性视为人的现实存在、日常生活主体克服异化的一个重要维度,认为:“这是赫勒人道主义美学的基点。”还有张政文、周宪等学者,在探讨赫勒关于艺术和日常生活之间关系时,也明确意识到赫勒所理解的艺术人道化,是想让日常生活成为“真正有意义的生活”。傅其林、王静对赫勒审美现代性的人道主义特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论述。在赫勒那里,一方面,她主张用审美的现代性对抗社会的现代性,因为审美现代性对于制衡资本主义现代性当中的异化与理性,包括对道德人格、人类团结等造成的威胁和冲击具有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她也强调用人格的道德美学解决现代性的问题,因为艺术与审美现代性可以参与人格的建构与净化,通过经常与美相遇而产生“高峰体验”式的审美情感,使人真正成为“人的整体”和“自我实现”的人。可以说,赫勒希望通过日常生活的批判与超越解决当前审美现代性的困境,重新赋予了个体以道德与审美的内涵,体现了对人的自由、存在意义和潜能的肯定,带有鲜明的人道主义批判色彩。

(二)现代性维度阐释:关于赫勒对哲学、政治、伦理、审美现代性的反思

现代性批判是当今世界面对现代性危机掀起的一股强烈理论研究态势,也是赫勒研究的鲜明特色及本土化研究的焦点论题。

衣俊卿最早从文化哲学视野将中国现代化进程与赫勒的日常生活结合,推进了中国的日常生活理论范式、模式的批判与重建。正如刘翠所说,衣俊卿从文化、历史、价值等维度全方位“拓宽了文化哲学的视界,走出了通过哲学理论探索解答现实问题的新路子”。在他看来,真正的现代性文化启蒙应该放在人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世界。为此,他从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挖掘其文化现代性特征,认为赫勒建立了一种比较独特的现代性理论,与一般现代性理论相区别,它既包含对各种现代性理论的反思维度,也涵盖赫勒个人对“大屠杀”“极权独裁”等方面的现代性经验。在长达70年的学术生涯中,赫勒全面考察了哲学、政治、伦理与审美现代性等问题,尽管其思想与学术领域出现了诸多变化,但现代性始终是其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在衣俊卿研究基础上,国内学界关于赫勒现代性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取向:一是道德哲学的现代性。如张笑夷对赫勒的道德哲学现代性进行了考察,认为赫勒“从唤醒个体良知和道德责任入手构建了一种为现代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道德哲学”。二是历史哲学的现代性。如王海萍对赫勒历史哲学的现代性逻辑,认为现代性、后现代性问题是赫勒历史哲学讨论的核心,乌托邦和现代性问题的融通构成了赫勒历史哲学的内涵逻辑;范为对赫勒关于现代性重要元素、理论成分、研究逻辑进行了系统考察,得出了赫勒“从后现代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较独特的现代性理论”,这是与同时代一味地批判现代性不同的结论;何莹认为:“赫勒的历史哲学,尤其是她对历史意识、历史总体性等范畴的阐释,呈现出一种对现代性的反思与重塑。”三是政治的现代性。如文长春考察了赫勒对正义范式的现代性危机及其批判,认为赫勒对正义的超越主要体现在从公共政治社会领域到日常生活领域的转向,从宏观政治主体到具体个体的转向,从外在公共价值到个体主体价值实现的转向,从宏观政治建制共同体到个体情感友谊共同体的转向。四是哲学的现代性。颜岩考察了现代性与偶然性的关系,他认为偶然性(偶然的人)是赫勒现代性理论的基本哲学预设,现代人身处于偶然现代性的漩涡当中,有必要为其找寻一条通向自由的道路;杜红霞比较了赫勒与马尔库什的现代性批判异同,认为赫勒从后现代视角对现代性展开的反思是在时间及空间的维度上实现的,基于时间维度赫勒强调“从绝对的现在思考人的当下存在”,在空间维度她通过空间解释时间最终发现了现代人无家可归的一种存在状态。五是审美现代性。傅其林系统论述了赫勒基于后现代性视角从理论与历史角度对现代性做出的独特阐发与建构:第一,建构了审美现代性的基本框架,将审美现代性看作一个相对自律的领域,对其理论内涵进行界定,并考察了代表审美文化的历史性想象制度和代表理性功利的技术性想象制度的复杂关系;第二,批判了现代美学体系中对高雅艺术的神化及其理论困境,通过以上两种现代性想象制度对高雅艺术与低级艺术、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的等级关系进行了重构;第三,提出了道德美学的现代性建构方案,以美、崇高、爱、和谐、幸福等为范式解决现代性美学困境。王静进一步从文化批判角度理解赫勒的审美现代性,认为赫勒建构了以人的生存价值为最终目的,以跨学科、跨领域批判的审美现代性思想为指导,为解决现代性问题和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开辟了新的思路。

(三)社会交往与实践维度批判:关于赫勒对激进需要、日常生活交往等的思考

对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的关注是赫勒理论的另一重要特色。赫勒从深厚的马克思理论传统中对马克思关于人和世界的理论作出新的解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理论的实践本性和批判维度,对当代社会进程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批判。

衣俊卿较早从社会实践角度对赫勒理论进行了论述。在他看来,以赫勒为代表的东欧马克思主义学者研究的一大特色就是“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历史与命运的反思和对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设计”。他们特别关注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及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论述,他们大多致力于批判当时东欧国家的官僚社会主义或国家社会主义,以及封闭的和落后的文化,力图在当时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努力发展自由的创造性的个体,建立民主的、人道的、自治的社会主义。而赫勒的社会批判与激进需要理论就以制订“改革的纲领”著称,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她提出要建立一种“理想的交往共同体”,尽可能地承认和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要,人际交往关系的平等与自主活动代替了生产劳动,消除所有统治,总体实现社会的民主。赫勒还论及了日常生活的自在性、重复性、经验性和实用性特征,建立了针对交往、活动和程序等一整套的规范或规则。

一是哲学、政治与伦理道德的实践性。王海萍明确指出:“以卢卡奇、赫勒等师生为代表的布达佩斯学派,他们以人本主义为出发点,以实践为核心范畴发展了异化理论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成一种人本主义的实践哲学。”王秀敏也认为,赫勒道德理论处处贯穿着对实践智慧的强调。其道德理论沿着马克思有关“实践的道德”路径加以深化和拓展,对现代偶然性中存在的人所依赖的道德规则及实践智慧予以了关注。尚人论述赫勒道德实践的现实可能性时认为,她构建了一个以现实和普通“好人”为元素的道德乌托邦世界,在互利互惠的社会实践与人际交往中重拾人类的道德与责任。

二是日常生活理论的实践与交往。许大平在衣俊卿、陈学明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赫勒日常生活理论是关于交往性的理论。日常交往既是一般社会交往的基础和反映,也是人性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实践基础。帅倩也指出,赫勒论日常生活的变革首先在于实践主体的变革,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人的变革。因为日常生活总是人的生活,主体必须具有渴望实践的意向,才能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表现出强大的力量。

三是艺术、审美与文化批判的实践。张政文、周宪等学者较早指出,赫勒日常生活艺术理论从日常生活视界理解艺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傅其林认为,以赫勒为代表的布达佩斯学派则把现代性实践存在之维作为其文学艺术研究的基石,在文学、艺术与日常生活分析方面彰显出了强烈的实践存在论、社会历史性、伦理实践理性特征。在他看来:“从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思想出发,强调从个体维度理解实践的内涵。个体的建构是在实践中形成,实践也是个体建构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与实践、个体意识与行为、个体人格与社会现实形成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基本范畴。如果说卢卡奇美学带有明显的现象学特征的话,那么布达佩斯学派则把实践与日常生活主体建构融合起来,提出个体走向实践的自由生成的可能性。”王静认为,赫勒以审美为总体维度,以达到人性的解放、个体和类的统一,使“世界成为人性的家园”,人能过上“好的生活”为目的,形成了自己实践意义较强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批判理论。她在实践层面上把伦理学、政治学和美学结合起来,提出了伦理/道德美学和话语文化的概念,从日常生活和激进的需要革命等微观文化领域探讨美学的重建,对现代人摆脱人的生存困境、解决人现实中的分裂、困惑、冲突有一定的价值。

(四)结构、功能与范式考察:关于赫勒对需要、日常生活、审美现代性等结构功能的论述

赫勒受卢卡奇形式主义美学和20世纪60、70年代西方结构主义思潮影响甚深,也形成了她本人理论及其在中国本土化研究中的一大特色。国内学者对其需要结构、日常生活结构图式、审美现代性结构功能作了大量论述,彰显了赫勒丰富复杂的结构符号学理论色彩。

衣俊卿较早揭示了以赫勒为代表的布达佩斯学派理论研究结构主义特征。他指出:“布达佩斯学派的理论建树主要不在于他们对人的本质的一般理论探讨,他们的独特建树主要在于对人类需要结构的具体揭示,即对人需要的生成与满足的途径的探讨。”在赫勒那里,基本需要革命就是对现存需要结构的改造,消除现存需要管理的非民主化,从而形成一种以人的自由和人性的丰富为中心的需要结构;而日常生活的人道化,也不在于对现存日常生活结构的抛弃,而在于通过主体自身的改变去改造日常生活结构。应该说,赫勒立足于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深刻揭示了现存社会结构、审美现代性的功能结构,寄希望通过人类需要结构的改造达到人的个性丰富和个体与类的统一。随后,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考察了赫勒的结构符号学研究:一是日常生活结构、图式考察。如陈学明、许大平、张兆曙、帅倩、杜娟等学者,对赫勒日常生活的特性、结构模式、功能图式等进行了细致论述,揭示了赫勒关于当代世界日常生活基本结构的看法。二是需要结构研究。如颜岩、王海萍、杜红艳等学者对赫勒需要结构的分类、层次、内涵等进行了系统论述,认为赫勒不仅从社会现实微观层面鞭笞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需要结构及其异化需要,而且探讨了马克思关于联合生产者社会的全新需要结构,对于理解马克思需要理论和正确认识我国当前阶段主要矛盾的转化有重要启示。三是道德伦理结构分析。如王秀敏、杜红艳等学者揭示了赫勒关于道德结构的变化历程,认为道德本身结构的变化导致了道德向个性道德发展和伦理规则的细化,引发了现代性条件下道德相对主义问题和现代道德哲学的困境。四是审美现代性的功能结构。傅其林对赫勒审美现代性的功能结构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她(赫勒,译者注)多角度地探讨现代审美问题,涉及到审美现代性的感性、自律性、时间维度,尤其揭示了审美现代性的功能结构。”在他看来,赫勒的审美现代性结构功能关系是一种复杂的悖论关系,集中揭示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形成的张力结构,并体现在代表审美文化意义的历史想象制度和代表理性功利的技术想像制度的矛盾融合与建构当中。同时,傅其林还指出,赫勒结合技术逻辑、经济逻辑和政治权力逻辑三种现代性逻辑展开分析,从中透视审美文化在整个现代性中的复杂功能,认为现代社会的三种逻辑既是现代性的动力,也是现代社会形式的重要方面,成功地将审美现代性功能研究具体化。

三、赫勒的本土化贡献

赫勒立足于东欧社会发展实践与个人体验,在长达七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对人的本能、情感、需要、道德、人格、历史等六个层面给予了关注,汇集了政治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焦点问题,形成了多视域、跨学科的宽广理论视域,彰显出了东欧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的深度、广度与重视社会实践的发展维度。从理论层面上说,赫勒思想极具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从现实层面而言,赫勒对当今世界及人的生存困境、良善生活等需要、自由与解放等问题也有着非常深入的体验与思考;从实践层面上说,赫勒还有亲身经历和参与社会主义建立、改革与发展进程等经历,并针对资本主义民主与现存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诸多理论构想。她时常以“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的社会与人生际遇和体验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理解与阐释发展之中,无疑比一般人的理解和反思要深刻得多。尤其是20世纪70、80年代,她从对卢卡奇宏大叙事批判的追随转向对后现代多元旨趣的研究,为当今世界发展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批判资源与范式。

(一)赫勒的本土化契合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中国学者对人的现代化问题的思考

随着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现代化进程开启和社会转型不断加快,一些国内有识之士在关注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同时,逐步转向了对人的现代化问题思考,进而关注赫勒并充分认识到她的日常生活理论、人的需要理论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促进作用。一方面,如衣俊卿充分感受到改革开放后人们由于接受现代科学理性和人本精神而迅速从传统走向现代为社会所带来的转机、活力与希望,“我们在蓬勃发展的技术和经济现代化进程的背后,看到了更深层次的微观的社会变动,这就是传统日常生活的沉重结构的真正松动和在千百万普通人中正在悄悄萌生的走出日常生活世界、超越传统日常生活图式的历史冲动”。但同时,他也意识到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强大使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异常发达,造成对中国现代化的文化阻滞力,使人的现代化未能及时跟上中国社会转型与现代化的进程。因此他呼吁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并将列斐伏尔、赫勒等人的日常生活批判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结合,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日常生活理论范式与实践模式的建构,发展出了以文化转型和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现代化理论。另一方面,如陈学明认为,当今的日常生活已成为人们无法漠视的存在,应当守护来之不易的日常生活,赋予日常生活以真正的意义。他认为,“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制度改革和社会转型的一个重大结果就是日常生活似乎以独立的姿态呈现出来,它从社会的远大目标中侧身而过,建立起自身的运转逻辑。过去是依靠制度的力量,强行将日常生活彻底地置于社会大目标的控制之下,即强行将日常的每一时间、每一行为与社会总体目标联系在一起。”在他看来,赫勒对日常生活意义的论证,对日常生活结构的揭示,对消除日常异化,实现日常生活人道化道路的探究,能给人有益的启示。应该说,正是这两种对日常生活研究的研究态度,促进了赫勒思想的本土化,并与中国的现代性进程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新时期以来,赫勒的审美现代性、道德正义理论、人的需要理论、历史理论等理论进一步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并与中国当代和谐社会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形成了契合,促进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对社会发展的研究与反思。傅其林认为,深入反思曲折漫长与充满复杂性、特殊性的中国现代化历程,需要“他者”的介入,而“赫勒的审美现代性思想作为一个他者可以促进人们思考中国的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问题”,其审美现代性的立场、视角与方法,可促进国内审美现代性具体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国内美学研究与建设。在王静看来,赫勒不仅在理论层面上对于传统美学诸多问题的解决及当代美学新态势研究有着重要理论价值,而且在实践层面对于现代人摆脱人的生存困境、分裂、困惑与冲突等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同时,以衣俊卿、颜岩、王海萍、杜红艳、李伟等为代表的学者对赫勒日常生活、人的需要、道德正义、现代性等理论的关注,全面深入地解读了赫勒的理论思想体系,并与中国社会现实紧密结合。魏金华指出,赫勒正义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和谐社会构建有积极借鉴作用,这是因为,“在当前中国,我们需要面临最大的困境是我们既面临有效遵守中国传统文化,又要充分吸收西方先进思想,而这两者要想和谐共处,就需要为他们寻找到一个评价标准。在这方面,赫勒的形式正义理论能够提供合理的准则。”王秀敏认为,赫勒的道德理论对于正生活在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很多迷茫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在现代性文化批判和道德重建有其独特性和深刻性,促进了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现实反思和道德追寻。

(二)赫勒的本土化为理解和发展马克思理论提供了新的维度,开阔了国内学者的视野,带动了跨学科研究、团队研究与学术理论对话

衣俊卿指出,“无论是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还是‘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都不能仅仅停留于中国的语境中,不能停留于一般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而必须学会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在应对人类所面临的日益复杂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中,坚持和发展具有世界眼光和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以争得理论和学术上的制高点和话语权。”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以赫勒为代表的布达佩斯学派继承卢卡奇的理论批判与现实反思精神,与国内外学界就人的现实困境与意义、现代性、社会主义改革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和交锋,造就了布达佩斯学派开放、多元和包容的理论批判风格,也使其东欧马克思主义批判焕发出理论活力,在国际国内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以赫勒为代表的布达佩斯学派的这些开放、包容的理论研究风格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要形成衣俊卿所说的世界眼光和时代特色,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构建学术研究的共同体。这不仅需要我们对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同时也需要我们自觉、勇敢、主动地与国际上各种有影响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思想展开积极的对话、交流甚至交锋。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倡导的平等、开放、创新、包容的文化氛围和学术理念的重要体现,对于持续开阔国内学者视野,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阐释力与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赫勒的本土化四十年中,以衣俊卿、傅其林等为代表的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研究团队全面推进赫勒思想研究,凝聚国内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的众多学者,涵盖了日常生活、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历史理论、审美现代性、文化批判等诸多主题,形成了异常丰富的译介成果和理论研究成果,以及诸多理论话语形态及命题概念,使赫勒研究呈现出跨学科研究、团队研究的良好态势,极大开阔了国内学者的理论视野,促进了国内外理论对话与交流。尽管赫勒思想带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后期又转向后马克思、多元主义研究,但她把马克思研究纳入东欧特殊社会历史语境下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与解读,始终关注人与社会发展问题,充满了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精神品质,是对马克思理论的再批判与再超越。应该说,国内学者对赫勒本土化研究开辟了人道主义、文化与美学现代性、社会实践与交往、形式结构四条本土化考察的路径,在很大程度了吸收和借鉴了以赫勒为代表的东欧马克思主义学者重理论、重社会实践批判的精神,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批判进行紧密结合。赫勒本土化研究在当今纷繁复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中,开启了中国学者了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窗口,为理解和发展马克思理论提供了新的维度。通过对赫勒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对马克思理论的理解,厘清东欧马克思主义与其他马克思理论的关系,辨析赫勒在哪些方面对马克思理论进行了误读,对其思想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总的来看,赫勒本土化四十年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绩,成为了继卢卡奇之后中国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又一本土化标志性事件:一是涌现出了众多的关注和研究赫勒的理论学者,促进了国内外学术对话与交流,并以此为纽带促进了东欧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团队建设;二是形成了“日常生活”“审美现代性”“激进需要”“人的需要”“道德正义”“多元旨趣”等多样化的本土化理论命题,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话语资源;三是开启了从人道主义、历史与现代性、社会实践等维度考察赫勒的理论范式,为深入理解马克思和了解东欧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批判维度;四是赫勒本土化契合了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理论与发展启示。在今后的研究中,赫勒的思想必将与中国的现实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启示。

猜你喜欢
本土化现代性学者
复魅与拯救:库切“耶稣三部曲”的现代性危机和后世俗希望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重构现代性
泰国神话与印度神话中神祗形象的对比研究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程门立雪
大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