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认”真:自媒体时代的非虚构写作

2021-11-13 01:50洪长晖
中国记者 2021年4期
关键词:虚构

内容提要 非虚构写作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领域,也产生了不少具有超高人气的作品。诸般背后,则是非虚构写作的“真实”性问题。本文试图从不同学科视野的“非虚构写作”入手,在解析对“真实”的多重理解和认定过程中,探讨非虚构写作的“真实”性及确认。

2019年1月29日,一篇题为《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但在一天后被封禁。这篇由自媒体大V“咪蒙”团队旗下微信公号“才华有限青年”倾力推出的文章,被冠以“非虚构写作”之名。当然,事实证明,这篇“赚足”了网友眼泪的爆款文章其实是向壁虚构的。造假的后果是“才华有限青年”被封禁,咪蒙团队也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与一般的新闻作品相较,什么样的非虚构写作是被接受的,或者说非虚构写作的边界在哪里?在这个人人都是“内容生产者”的自媒体时代,真实该以怎样的面目示人?

一、不同学科意义上的非虚构写作

20世纪60年代,非虚构写作在美国兴起,肇端于新新闻主义。凭借《蒂凡尼的早餐》等作品在美国知识界声名鹊起的杜鲁门·卡波特,在1966年发表了《冷血》(In Cold Blood)一书,这部书出版仅两周即登上了美国畅销书榜首位,并雄踞一年之久,更重要的是,《冷血》还宣告了一种新文体的诞生:非虚构作品。

时隔半个世纪之后,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Svetlana Alexandrovna Alexievich)凭借“复调写作”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与此同时,她的一系列作品,如《战争中没有女性》《二手时间》以中文译本面世,引发广泛关注。非虚构写作一时间可谓风头无两,然而与之相伴的则是,包括文学、人类学、社会学、新闻学在内的诸多学科又都纷纷从各自的学科立场取精用宏,做出自己的阐释。

著名作家冯骥才就曾经撰文谈“非虚构文学”,他认为应当将非虚构文学列入非虚构写作,作为其中的一个门类,并且指出“虚构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非虚构首先来自生活的认知、发现与忠实”“在非虚构写作中,文学的价值首先是思想的价值”。冯骥才的看法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尽管他也很犹疑、很谨慎,即只要是与虚构(fiction)相对的,就可以统统纳入,于是乎“所有虚构性创作之外的传统写作,都涌了进来”。不过,这样的笼统看法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即便是同在文学界,也存在着很不同的声音。2010年,中国最著名的文学类杂志之一《人民文学》开设了一个名为“非虚构”的专栏,而且专门配发了开栏语,其中写道“何为‘非虚构’?一定要我们说,还真说不清楚。但是,我们认为,它肯定不等于一般所说的‘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毫无疑义,在《人民文学》的编者看来,“非虚构”一定是应该有更为清晰的边界。

仅文学界就可见对“非虚构”存在着理解的分歧,那么人类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的“各表一枝”也就不难理解了。2018年10月18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组织了一次名为“跨学科视野下的非虚构写作”的工作坊,来自文学(批评)、人类学、新闻学、社会学的多位学者展开对谈,学科间的对话色彩浓厚。人类学学者郑少雄就特别强调需要关注人类学视野中的“人性”,以及结构主义、整体论观念对非虚构写作的影响与意义。同样不让人意外的是,社会学者就会特别强调非虚构写作的现实关怀,认为体现了与虚构(fiction)相对的“非虚构”(non-fiction)真意之所在。

虽然不同的学科都以极大的热情对“非虚构写作”予以关注,但不得不说,从“非虚构”概念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新闻业密不可分。徐笛就旗帜鲜明地将“非虚构写作”视作新闻业与社会科学的第二次联姻,她认为从新新闻到非虚构写作,是新闻业从文学范式转向拥抱社会科学研究中质的研究路径。曾润喜等人则将非虚构写作的勃兴视作新媒体条件下传统特稿写作的崛起与发展,显然更多地强调了外在媒介渠道变化与非虚构写作之间的关联。

其实,正如新闻与文学之间牵扯不断,会出现边界互渗的状况,非虚构写作也一样如此,特别是它本身的开放性带来的写作者身份的多重交织,更造成了对于非虚构写作标准与定位的判别言人人殊。

张慧瑜很努力地将中国当下的非虚构写作厘出两条脉络,一个集中在文学领域,出现了《中国在梁庄》《大地上的亲人》等作品,一个是新闻领域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夺人眼球的,有《少年杀母事件》《了不起的茅侃侃》等。张慧瑜认为,文学性非虚构作品与新闻性非虚构作品有着不同的文化圈子和写作逻辑,譬如前者主要由作家或文学圈内人完成,后者主要由新闻人、媒体人完成。需要指出的是,且不说《少年杀母事件》一文发表于2007年11月的《南方人物周刊》——当年还不能称得上“移动互联网时代”,更重要的是,像《中国在梁庄》《大地上的亲人》这样的作品在充分的文学价值之外,其备受关注的应当是广义民族志方法的借用。而众所周知,民族志方法是社会科学领域一种广为接受的质性研究方法。

稍显武断地说,无论处于一种怎样的学科视野,非虚构写作最为核心的问题依然是如何看待和达致真实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张慧瑜提到的“不同的写作逻辑”就变得非常关键和重要了。

二、“真实”的不可抵达

求真,几乎是每一个学科的律令。然而,什么是真实,则是一个古老且长生不老的问题。即使在新闻领域,对真实的理解和把握也同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诚如有人所言,“真实”是一个变量。——这当然不是说对事实恒定性的否定,而是指“真实”本身已然牵涉到一个价值判断问题。在这一点上,笔者认同知名新闻理论学者杨保军教授的观点,新闻真实是各种传播主体有机作用、有机统一的认知过程,也是这种认知的结果表现。正如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为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一书所写的“导论”中所言,“严格地说,事实是不能被定义的”。杨保军也特意区分了“事实”“真相”“真实”这三个概念,在他看来,“事实”是存在论意义上的,而“真实”则是基于认识论意义。

笔者认为,做出这样的区分是有必要的。当非虚构写作者在坚持作品中的“真实”问题时,很多人其实是在存在论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的,换言之,他们讨论的是“事实”问题。而关于事实,其恒定性是不可挑战的,当然,受限于认知能力的人类是否有可能直接感知或接触事实,则是一个绵亘千年的哲学问题。即便是从新闻传播学的视角,李普曼提出的为我们所熟知的“拟态环境”概念,也已经显豁地指出了这问题的核心,李普曼说,“任何人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事件,只能有一种凭他对那事件的想象所引发的感情”。

正是由于“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因而如何做到最佳而不是走向反面,就一直是新闻生产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话题之一。这方面的著名理论家似乎对此都不乐观,塔奇曼就在“窗口”的譬喻之后紧接着说,“窗口展示的视野取决于窗口的大小、窗格的多少、窗玻璃的明暗以及窗户的朝向是迎着街面还是对着后院。这个视野还取决于视点的位置,比如是远点还是近点、是歪着脖子看还是脑袋向前伸展,或者是侧着身使眼睛跟开窗的这面墙平行”。总之,难度太大,窗口不仅是信息通道,而且也在形塑人类自身。有关“客观报道”(以及“客观性报道”“客观式报道”)的争论曾在中外新闻学界都引发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在这里不做展开。不过,几乎每一位参与讨论者都会倾向于同意,纯粹的客观报道是不存在的,而“学者们把客观性报道原则视为是新闻界的理想目标”,客观性原则已与社会大众意念及专业新闻搜集工作连结在一起,犹如一张‘人造的网’(web of facticity),使新闻工作者把客观性看成策略性仪式(strategic ritual),其目的在避免诽谤、诉讼及外界的批评”。客观报道作为一种迷思和理念,是新闻业赖以存在的合法性来源之一,更是每一位新闻从业者不断追求、不断接近而又终身无法触及的目标(即马克斯·韦伯所说的“理想型”〈ideal type〉),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存在论意义上的“真实”也注定不可抵达。

三、自媒体:从不可抵达到“失真”

诚然,大众传播时代的启幕,尤其是新闻专业精神的彰显,更让新闻界面对“真实”的不可抵达性时多了几分悲壮色彩。然而,自媒体勃兴以来,以往立身于此种因悲壮而神圣的从业氛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闻“真实性”成为传统媒体人哀叹的由头之一。但是,从前引的非虚构写作名家名篇以及这些作者的夫子自道,反倒可以看出“真实”却是他们重点强调的——甚至,有文学批评家还因此而对其作出批评,比如洪治纲就认为非虚构作品的艺术性偏弱,正是被“真实”限制了艺术想象的空间,使得创作主体丧失了部分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或许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那篇爆款文“寒门状元之死”会引来包括自媒体大V在内的各路媒体一并讨伐。

与此相映照的是,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为何伟)以“中国三部曲”(《江城》《寻路中国》《甲骨文》)闻名于世,在对他的作品所进行的分析中,有学者就指出,“非虚构作品的‘真实性’并不表现在非个人性这一点上,相反,看似不偏不倚的新闻报道常常是最具有意识形态的写作”。且不论这里是否对新闻报道的“指责”过于严苛,可至少很明确的是,像海斯勒这样的非虚构写作者,有些魔咒终究是无法破除的。

无论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切入,还是践行民族志学者的脚步,又抑或是广义媒体人(机构媒体、自媒体),非虚构写作的视角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就像前面所引塔奇曼的“窗口”譬喻)。有人就总结出非虚构写作的内容聚焦在社会热点、情感、社会边缘人物、消极的社会现实这四个层面,更有人指出非虚构写作偏好于“强情节驱动”和“暴力书写”,所以,魔咒就是“不论是何伟(即前文所说的海斯勒)的始终在场,还是其他参与者的不在场,‘小人物’的经历从未自主发声,相反,同时作为媒介和写作主体的何伟掌握了调度话语、控制人物的绝对权力,这一权力关系是任何代言者必须面对的挑战和陷阱,而其中的悖论关系已经破坏了非虚构写作者意图自圆其说的‘真实性’”。

从新闻生产的角度看,与以往机构媒体时代不同的是,记者强调的独立性、采编与经营分离等基础已受到挑战。现今的非虚构写作大抵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依附于门户网站、新媒体以及一些以创意制胜的文化企业,只有极少数是由传统机构媒体(即保留的特稿部)或自然人媒体运作。由此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商业化压力。非虚构写作由于生产的流程和特性限定,意味着要有超高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而一旦长期无法实现价值变现,就很难恒久维持。拥有中国“特稿梦之队”的ONE实验室最终在2017年7月宣布解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据36氪报道,以著名特稿记者李海鹏领衔的这个团队所发表的10多篇非虚构作品中,唯有《生死巴丹吉林》这一篇获得版权出售,将会被改编成影视作品。ONE实验室这一次版权出售获益如何不得而知,但是应该很难扭转团队“盈利”能力不足的软肋,因为迄今为止,非虚构作品目前出售故事版权表现最好的是《太平洋大逃杀》(2016年1月推出,作者杜强,他也凭借此文超3000万的阅读量名声大振,并在2017年加入O N E实验室),其价格也就百万元级别,与时下某些大I P动辄数千万的数字来比实在算不得突出。

需要明确的是,指出商业化带来的各方面压力并不是说非虚构写作就必然会“失真”,而是想强调,商业化压力如水银泻地,势必会影响到非虚构写作的取材、基调乃至写作本身。

然而,这对自媒体时代的非虚构写作来说,可能只是由于“失贞”而导致的某种程度的“失真”,多少也得说是“情有可原”。可与此相对是一种生产逻辑导致的“失真”,那才是非虚构写作面临的“西西弗斯神话”。

美国两位著名资深记者比尔·科瓦奇(Bill Kovach)和汤姆·罗森斯蒂尔(Tom Rosenstiel)在合著的《真相》一书里提到,信息超载时代的新闻可以分为四种:确证式新闻、断言式新闻、肯定式新闻、利益集团式新闻。其中的“断言式新闻”兴起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种新闻与“直播和即时、高度机动性的新闻采集为基础的连续新闻文化”密切关联。细究之下,这种方兴未艾的“新闻”,一方面与碎片化的时间利用有关,所以提倡直播、追求动态性,另一方面则源于自媒体勃兴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而非虚构写作受到的后者的影响更甚。

前面提到非虚构作品很少来自传统机构媒体(与之对应的是机构媒体都在缩减乃至裁撤特稿部门),而是来自门户网站、新媒体和一些文化企业、个人。从新闻生产的角度,尽管这些作品有不少来自前记者,可是“新闻的速度是准确的敌人”这一法则依然有效;更何况有些作者本就是将(自)媒体视作一个作品发布平台而已。

这里可以借用《真相》两位作者的表述,他们认为,那种将核实工作放在信息发布之后进行,真实与准确最终将脱颖而出的观点,可以被称作“纯粹市场观”(类似于约翰·弥尔顿的“思想的自由市场”与“观点的自我修正过程”)。这种观念会遇到两个难题,其一是公众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是有限的,笔者称之为在自媒体时代,各种爆款最多“各领风骚三五天”,所以很难等到事实的不断矫正,其二是如果有不实消息,即便有校正,也很难避免前期扩散带来的负面影响。顺此,还可以略做延伸,如果说“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学会如何发声是一个关乎硬件、技能、知识等媒介素养的问题,那么进行新闻业意义上的非虚构写作,还涉及这个“麦克风”的形象管理和公共关怀的问题。

【注释】

[1]冯骥才.非虚构写作与非虚构文学[J].当代文坛,2019(2):46.

[2]冯骥才.非虚构写作与非虚构文学[J].当代文坛,2019(2):45.

[3]编者.留言[J].人民文学,2010 (2).

[4]张慧瑜.跨学科视野下的非虚构写作[J].长江文艺评论,2019年(1):102.

[5]徐笛.新闻业与社会科学的第二次联姻:从量的转向到质的发现[J].新闻界,2018(11):24.

[6]曾润喜,王倩.从传统特稿到非虚构写作:新媒体时代特稿的发展现状与未来[J].新闻界,2017(2):32.

[7]张慧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非虚构写作[J].新闻与写作,2018(2):103.

[8]杨保军.新媒介环境下新闻真实论视野中的几个新问题[J].新闻记者,2014(10):33.

[9]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郭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2.

[10]杨保军.事实、真相、真实:对新闻真实论中三个关键概念相互关系的理解[J].新闻记者,2008(6):61-65.

[11]李普曼.舆论学[M].林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8.

[12]盖伊·塔奇曼.做新闻[M].麻争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30.

[13]盖伊·塔奇曼.做新闻[M].麻争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30.

[14]彭家发.新闻客观性原理[M].台北:三民书局,1994:2-3.

[15]洪治纲.论非虚构写作[J].文学评论,2016(3):62-71.

[16]吴琼.以“非虚构”虚构中国——何伟“中国三部曲”的文类特征[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8(4):63.

[17]李亚玲.非虚构写作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以非虚构写作平台“真实故事计划”为例[J].青年记者,2018(8中):22.

[18]王凡.非虚构写作的爆款与暴力[J].青年记者,2018(10下):38.

[19]吴琼.以“非虚构”虚构中国——何伟“中国三部曲”的文类特征[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8(4):63.

[20]科瓦奇,罗森斯蒂尔.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M].陆佳怡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40.

[21]科瓦奇,罗森斯蒂尔.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M].陆佳怡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40.

猜你喜欢
虚构
虚构
京东商城图书销售排行榜(2021年8月)
京东商城图书销售排行榜
虚构
京东商城图书销售排行榜
京东商城图书销售排行榜(2020年4月)
虚构的钥匙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虚构
虚构的犹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