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仙仙
福建省厦门市金安小学
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进一步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意见》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对于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培育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植物观察写生是小学生美术造型·表现领域教学的一部分,面对大自然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实践研究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形态之美,感受美的意味,同时提升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实践的热情。因此,以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8课《叶子上的小血管》为例,观察写生不一样的叶子既可以给他们带来新鲜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带领学生深度研究叶子的奥秘。植物写生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可以促成多学科融合的美术教学活动,在美术学习和创作中突破教材局限,融入自然观察、描绘植物,用画笔展现对自然美的认识和感受,使学生提升艺术实践素质和审美素养。
植物观察写生中,叶子是植物的“食物生产厂”,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植物长大需要的“食物”。要使学生掌握好叶子的特点。在写生观察前,引导图像识读叶子特点练习简单的植物叶造。例如:绿箩是常见的叶植物,叶子的形状虽然简单,但是植物整体富于变化,是很好的图像识读素材。我们运用多媒体图像着重练习叶子的立体画法,尝试在放大镜下观察绿萝叶的造型特点。根据教师提出问题小组进行实践研究 :(1)观察绿箩的形状大小。(2)观察绿落叶的正反面。比较他们之间颜色有什么差别,分析原因。(3)观察绿萝叶脉的走势,思考它的分布特点。
运用图像识读和融合科学实践,了解单片叶子其内在细节的地方,不同植物叶的形态特征,不仅大小不同,形态各异。写生教学前,教师要从全局入手,先观察,再画叶子走向的主叶脉,多角度变换中间叶脉的走向,并相应变换两侧轮廓的线条,就可以画出多种不同形态的叶子。通过以上的作画规律多加练习,提高学生绘画叶子的造型能力。
?
对于低年级学生刚开始我会选择叶子中常见的卵形、椭圆形品种,因为它的造型更加简单易画,可以避免过于复杂降低孩子们写生的自信心。逐渐提升学生绘画技能技巧,再这基础上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叶子,学生在观察中对其他叶子的基本造型会有更大的感知,逐渐认识到更多的形态,例如:披针形、剑形、伞型、心形、提琴形等等。决定叶子形态的线条结构有三条,分别是中间叶脉和外轮廓的两侧边缘线。中间这条主叶脉是决定叶子的整体走向而两侧的边缘线则是决定叶子的弯曲程度从而勾勒出立体的叶子。同时,了解叶子在茎上的生长方式也是对整体造型构图有帮助的。常见的叶子基本生长方式有:互生、对生、轮生、簇生。教师在设计植物观察写生观察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绘画技能特征和对适量植物接收能力,尽可能地选择学生熟悉的植物,适当提高写生的难度,加强学生对植物观察更细致,解剖更到位。
1.感知观察叶子的造型美。
其中叶片整体形态主要根据长款的比例和最宽处的位置决定,《叶子上的小血管》这课刚开始我们以单体叶子为主要观察造型课程中运用科学放大镜作工具,除了观察叶子整体形状之外,还观察到叶子的细节。
(1)叶子的轮廓线:叶子的轮廓线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弯曲且平滑,另一种则是由锯齿或者小圆弧形组成。
(2)叶脉(即纹路,有主叶脉、次叶脉)。叶脉的分类:一种是叶脉很清晰,尤其是主叶脉,所以需要着重表现;另一种则并不清晰,有支叶脉和次叶脉,因为过于细密很难看出整体叶脉纹路。
用科学放大镜在观察写生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细致观察叶子的内在美,避免学生忽视细节,同时,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惊喜地感叹:叶子里居然有这么丰富的纹理脉络,从而达到敬畏大自然爱护生命。
2.认知感悟叶子的色彩美。
温故而知新是学习的常见方法,引导学生回顾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我们能够一眼感知出的不同颜色)、饱和度(颜色的鲜艳度或者纯度,当饱和度越高的时候色彩越鲜艳)、明度(色彩的亮和暗直观感受)。训练学生运用单一颜色饱和度和明度的变化练习绘画单色叶子,在进行单一颜色的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感受色彩渐变的魅力。绘画时常见的涂色方法有:平涂法、单色渐变法、混色、叠色、留白等。经过前面的单色练习后,学生们再进行色彩进行适当的调配,颜色之间的混合会生成其他色相的颜色,这样的尝试使得绘画更加生动有趣。现场写生,激发学生时刻思考应该如何丰富用色。例如:像常见的连翘上色时,先铺色调再用浅绿色为主色调,在高光的部位留白,从而达到强调高光的效果。第二次上色用深绿色勾勒出叶脉的位置,层次叠加让色彩的饱和度变高。后期处理注意叶子边缘的处理和重色的颜色的叠加,适当加入少许的环境色(例如紧靠红色花朵的叶子可以带入微微的红色),充分通过感知去呈现叶子丰富的色彩美。
3.强化体验叶子的线条美。
叶子的粗细叶脉的交错,就非常适合用线描表现。无论刻画的是写实风格或者是具有写意风格的画,都离不开我们所说的“线”。线是指在画面中带有一种延伸感、流动性,一种带有生命韵律的视觉感受。初步观察写生时先练习绘画单体叶子,与此同时提醒学生根据画面需要,可以对画面中叶子的内容“做减法”。用单线条确定好叶子的枝条和叶脉的整体走向,再通过观察到的叶子形状画出叶子的外轮廓(同时将自己的画的外边缘线进行加工整理,让线条更加自然)。绘画中一片叶片的线稿的绘制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如何将观察到的一组叶子完成绘画需要学生们多角度的变换中间叶脉的走向,并且变换两侧线条,就可以画出完整的不同叶子。学生们的运用线条感的能力随之加强,多种形态叶子勾勒才会得心应手。
精妙的构图是一幅作品成功的关键之一。观察写生绘画,运用美术构图使学生学会将美的实物表现出艺术性。学生在构图时不急着马上勾勒,观察实物,再将其转变成绘画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植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勾画,懂得取舍画面,例如:银杏叶、爬山虎、三叶草、枫叶、芭蕉叶这些比较容易分辨,结构也相对简单,学生在了解其生长方式的基础上,运用简单的线和圈将植物的主叶脉、外轮廓的位置勾勒出。
常见的构图方式:特写式构图、井字分割构图、不对称构图、平铺构图。多枝叶子的植物的构图方式,指导学生运用有力道的线条作为一个画面的“骨架”,多用于竖构图,平铺构图适合在大片具有相同属性(颜色、形状、品种等)植物的运用,构图给人一种均衡与饱满的视觉感。良好的构图会给观赏者视觉这样的上的流动感,如同音乐课中常听到韵律很强的曲调一样吸引人。植物观察写生二度创作,更加鲜活地表现植物的生命力,有效促进学生写生技法和思维的升华。一百位学生就有一百位哈姆雷特,无论采用那种构图都不是绝对的,写生教学中要勤于思考,学会合理变化,不断提高美术表现的素养。
古今中外,叶子是不仅仅是画家表现绘画作品的主题之一,也是文人雅士喜而作诗的题材,例如: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张九龄的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等等的佳作,借物抒情。引导学生去感受叶子的文化内涵与寓意:1.生命,通常植物在阳光的帮助进行光合作用下散发大量氧气,使自然界充满生机。2.希望,很多植物都拥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不管生活环境多么的艰难恶劣,他们都不断生长,给人们带来希望。3.平凡,大多数的叶子难以分辨彼此,注定平凡的样子不平凡的作用。带着一片叶子,引导学生在实践研究中提高对自然文化的理解。融合语文学科的诗词歌赋韵律、科学实践研究和音乐节奏的构图调动学生对植物观察写生的喜爱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合作学习能力,达到关爱自然,善于深入探究的科学精神。
植物观察写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衍生出的实践研究活动,也是在课程改革背景之下落实五育并举的课堂教学措施之一。植物观察写生活动过程为学生提供体验情感和自然美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为学生提高绘画技能技巧。全面发展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充分满足学生开放性的学习需求在课程改革及美术教育全面革新的背景下,为了实现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和培养美术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更多关注学生观察实践能力的发展。植物写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引入美术课堂的,并成为学生践行感受生命教育思想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每名学生都能够投入观察实践,了解植物并从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