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
摘要:口语表达是人际沟通、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形式和部分,通过语言交流沟通主体之间可以就信息实现循环和往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主题活动的带动下,通过听说获取信息中的关键内容,并调动已有知识和素材整理答案进行回答,实现逻辑思维的充分锻炼、良好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和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语文;表达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36-297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质量已经越来越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并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了进行口语训练的机会。但由于教师个人教学能力、教学观点和社会整体教学环境的影响,导致一方面教师进行的语言训练多以进行诗词补充、词句扩展等形式为主,其根本是对教材内容的延展,与学生既有生活缺乏联系,教学情境不够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另一方面多以文章背诵的形式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主动性不高,训练效果较差。所以教师应当结合语言训练的教学结果,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方法创新,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主要目的进行教学改革。
一、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质
语文学习不等于写字和作文,而是要实现听说读写译的多方面锻炼,也是对各部分内容所需素养的综合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综合带动学生对资料信息的整理能力、分类能力、对文章等输入信息的理解能力、对相关知识的迁移学习和应用能力等方面能力的提升,其本质是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提高,既丰富了教学手段,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有效整合了教育资源[1]。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在进行口语表达时,学生可以结合某一训练主题对身边的人、事、物发表自己的感想,为情感表达找到了正确的出口和途径;也可以结合对阅读素材或主题理解谈个人理想,培养其通过文字了解文化信息、历史信息、作者信息的能动性;与文字进行对话、与文字进行交流、与文字进行沟通,再转化成个人的想法,培养其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打造积极的交流氛围
教师首先应当给予学生学习自信,鼓励学生与其他小伙伴或教师进行积极沟通、交流、表达,实现动态化语言知识和能力的生成,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实现积极调动和情境创设。其次,要给学生充分的安全感,如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积极表达,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法、教学结果进行主动的评价和反馈。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给予正面解答,平等看待学生,走近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帮助学生克服交流障碍。最后,要实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有层次的学习任务或学习作业,让学生均能实现成长与提高[2]。
例如,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我的暑假生活”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自己暑假生活的视频、图片,配以轻松的音乐,在班级内先形成活泼的教学氛围,再向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暑假是如何度过的,有哪些有趣的人、事,学习了哪些知识,增长了哪些见识,请学生分享一下自己的暑假生活,将口语锻炼变得更生活,更贴近日常,适当淡化针对性学习和锻炼意识,放松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乐于分享、敢于表达。
(二)讲授正确的语言表达技巧
部分学生不敢进行表达或不乐于进行发言主要是无法实现清晰流畅的表达,在说话时断断续续、紧张害羞,刺激了消极学习情绪的生成,所以教师应当为学生讲解正确的语言表达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首先,让学生收集相关的素材,实现主题带动下思维的清晰化和可视化;其次,让学生按照具体的顺序进行表达,如教师给其设定框架,需要学生分别完成对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尾的描述,让学生可以理清表达思路;最后则是学会认真倾听,引导学生在观察倾听中积累自己的知识,在学习中了解他人的表达技巧,对自己表达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3]。
例如,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语锻炼,讲一讲自己身边的小事。为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可以用图片展示具体内容,给学生思考提供方向,鼓励学生按照叙事文的结构整理素材,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并就小组成员之间不同学习结果进行记录,对照自己的表达思路进行整改,和小组成员进行互相练习,互相评价,互相幫助。
(三)调动学生的语言表达意愿
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调动学生的表达兴趣和表达意愿,如组织多样的主题演讲、知识竞赛、主题班会、议论活动、游戏比拼等,让学生在轻松环境中进行表达,让学生在表达中收获认可和尊重,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乐趣,提升自信感的同时实现知识的应用和锻炼。
例如,将“春游去哪儿玩”的口语练习开发为实践或社会体验活动,活动之前请学生给出建议,认为去哪春游最合适,并能够为论点提供依据,如自己的春游经验,从中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春游活动;结束后,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春游感想,可以是所见所闻,也可以是成长小故事。将训练转化为自我意愿的表达,鼓励学生踊跃参与。
三、结语
锻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提升学科综合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教师应当注重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弱化学习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实现积极表达和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
[1]陈福英.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2020(43).
[2]刘建军.解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学周刊A版,2020,000(019):57-58.
[3]齐金凤.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