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2021-11-12 05:09:30张秀林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9期
关键词:笔算口算计算能力

张秀林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9-15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進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正确”是计算的基本要求,“熟练”是计算能力的标志,“合理灵活”是计算正确熟练的重要保证。提高计算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力,但计算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认为计算易教不太重视教法的研讨,表现在重算法,轻算理;重练习,轻理解。学生也认为计算好学一听就会,不动脑筋机械地练习,错误经常不断。当计算上出现错误时,一般都归罪于粗心。经常提醒学生:“计算时细心些”,但收效甚微。怎样才能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掌握算理是培养计算能力的基础。

每一种运算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掌握这些理论依据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如果不懂算理,只是机械训练就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重视讲清算理,就能使学生不仅知道计算方法,而且还知道驾驭方法的算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计算教学定会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首先,利用教具演示和学具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把抽象的算理具体化,化难为易。如教学一年级初步认识“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性质时,让学生观察教师右手有3只粉笔,左手有5只粉笔,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教师两手出示的顺序列出加法算式3+5=8,教师再先出示左手后右手,列式为:5+3=8。使学生看到加数位置的交换,只不过是出示的顺序有所变化,并不影响计算的结果。通过演示,可以直观形象地说明:在加法计算中,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其次,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和原有的有关知识发生联系的基础之上的,教学中,对新旧知识多角度、多侧面发生联系,新知识就会在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生根”。

二、加强口算,重视笔算是培养计算能力的关键。

1.培养计算能力,要从加强口算着手。

口算在计算能力的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口算的基础,笔算就无从谈起。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认为口算内容简单,没有讲解的必要,只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一下就算完事。实际

上,学生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做口算题,往往用的是笔算法则,他们往往都是在大脑中列算式,最后口述结果。这样一来,学生就误以为口算没有笔算快速,准确,就对口算训练提不起兴趣,甚至还会讨厌口算。因此,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定要重视口算法则的教学,督促学生按口算法则进行练习,养成口算的习惯。

2.重视笔算练习。

在教学新的笔算方法以后,首先练习的目的是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法则来指导计算。在这个阶段,要重视基本题的练习,使学生学会方法,达到计算正确的要求。其次要求学生在正确计算的基础上,通过练习逐步形成计算技能,使计算步骤、方法逐步稳定下来,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最后要求从正确到迅速,达到熟练的要求,形成计算技巧,提高计算速度。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计算能力的保证。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和熟练地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学生审题习惯差,往往只看了一半就动手去做;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数字、运算符号写的潦草,抄错数字和符号;有的没有验算的习惯,题目算完便完事。因此出现了同一次练习中,同样性质的题目,有的可能算对了,有的可能错的现象。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1.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和细致的计算习惯。在教学中,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计算时要认真而仔细。除此之外,我还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计算的检查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条: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思”。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法则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学生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就能使计算有了初步的保证。

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班级中的学生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有的学生连书写都不规范,经常将“3”写成“5”,“1”写成“7”等,我便通过让他们去练字等手段来尽可能地使他们的书写规范,做到少抄错题、不抄错题。

3.养成良好检验习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习惯,做到能口算的尽量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自觉地用草稿本,进行竖式计算,并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四、有效的练习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形成计算力,加强练习是必要的,但是练习要注意科学性,讲究实效,练习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法则重点练。一般用于课后的课堂练习,如小数乘法法则,重点是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可设计这样的练习。根据38×12=456,计算38×1.2,3.8×1.2,0.38×1.2,0.38×0.12等。

2.容易混淆的对比练。一般用于复习课中的练习。如复习分数四则计算,可设计这类练习。通过对比,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根据学生平时计算中的错误随时登记,分析归类,有针对性地反复练,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启发学生思考,创造性地练。设计一些题目,启发学生选择最佳算法,怎样简便就怎样算。直接按法则计算此类题,比较繁难,如果认真观察思考,一旦发现其中的奥妙,就可以化难为易,同时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5.激发学生兴趣,多样化地练。设计练习时,形式要多样化,除一般计算题外,还可以设计选择题、判断题、匹配题、数学游戏等。

总之,计算是开启小学数学大门的钥匙,是小学数学的灵魂和根本。在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下,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恰当的运用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手段,注意及时启发和引导,使学生的计算能力逐步得到培养和发展。

猜你喜欢
笔算口算计算能力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4:02
口算 笔算 估算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42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02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