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楷 廖佳
摘要:城镇体系结构是指在同一城镇体系中,规模不一、职能不同的各级城镇的一种结构组合状态。现在我国大多地域的城镇体系结构并不合理,普遍存在着区域优势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城镇体系结构中各层次体系结构联系不密切等问题。潍坊市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集中的城市体系结构。随着潍坊市城市体系结构的形成,潍坊城市体系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封建社会到解放后,伴随着城市名称的变更和城市形态的变化,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潍坊城市体系结构。
关键词:潍坊;城市体系结构;现状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举世闻名的风筝之都,被称为鸢都,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中面积最大的城市,南依鲁中山区,北靠渤海莱州湾。潍坊地处山东腹地的咽喉,是山东半岛的交通枢纽。同时潍坊市区域内各县市区城市发展相对较快,城镇化基本与潍坊市市区同步。但在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潍坊市第三产业较弱,中心城区吸引力不够大,中心地位不明显,各县市区联系不够密切、互补作用不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不够完善、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因此,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合理研究,有利于潍坊市城镇体系完善与调整,对潍坊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潍坊市城镇体系结构演变
原潍县城始建于汉代,有些人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在隋唐朝代更变之际,县城就位于白浪河西岸,千百年来从未更换过。县城是全县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最高的行政权力机关,所以地處全城最尊的正北方向。与县衙并排的是西边的城隍庙。往南正冲县城的中心点的大十字口,以此为分界点,把全城分为四隅。其他的政治、文化、宗教等机构,则有选择地分布在县衙附近或四隅周围的重点位置上[1]。这便是封建时代的潍县古城千百年来基本定型的体系规模格局,直到民国末期都变动不大。
解放以后,潍坊市行政区划多次调整,先后有过潍县、昌潍地区、潍坊特别市、潍坊市等称号,并且与淄博的临淄区和博山区、现在日照的五莲县、青岛市的胶州市和胶南市、烟台的莱阳市有过不同时期的合并撤销。后来设立潍坊地级市;潍坊市区内设立潍城、寒亭、坊子3个县级区;此后益都县改为青州市之后,由县改为县级市的县逐步增加到6个。20世纪90年代,潍坊市逐步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奎文区、海洋化工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海经济开发区等新区。潍坊市现辖寿光市、诸城市等6个县级市、2个县、奎文区等4个区和滨海新区等3个开发区,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地区级城市体系结构。
二、潍坊市城镇体系结构现状特点
(一)形成了市、县、镇分明的三级城镇体系
潍坊市把城镇体系结构推进改造工作作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城镇体系按其作用大小可以分为很多级别[2]。潍坊市已经发展到城镇化中期阶段,正在逐步建立一个以中心城区为主导区域,以市级中心城市——次级中心城市(县)——中心镇三级城镇发展体系。
(二)以重要交通线为轴,等级体系清晰
潍坊市是山东省内重要的交通中心,同时也是山东省中部比较古老的物资集散地。潍坊市区域内有胶济铁路、309 国道、济青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方向,益羊铁路和潍莱、青临、潍烟等高速贯穿南北,并分别交汇在青州市、潍坊市两个重要交通枢纽点[3]。在古代,青州市就是齐鲁大地上的交通要塞,现在青州市以济青、青临高速为交通动力、以胶济铁路为连接全国的动力线带动整个潍坊地区的发展。潍坊市属山东半岛经济带中的重要交通经济带,一直以来都在利用济-青高速、胶济铁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的等级结构也是城市体系结构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潍坊市已经建立起来以中心城区——县市区级体系——镇级体系——社区体系的完整格局。
(三)县域城镇体系发展较快
潍坊市各县市经济状况相对较好,在8个县市中全国百强县就有4个。因此县域城镇体系结构和规模也相对发展较好,减弱了潍坊中心城区对下一级城镇体系结构的吸引力,使得潍坊中心城区人口还不到200×104人。诸城市、高密市临近青岛市,带动了本地区的城市发展,青州市、寿光市作为发展较早的县级城市,依托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城市结构的发展和规模也比较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潍坊城区体系结构的调整和扩大。
参考文献
[1]潍坊市地方志编委会.潍坊市志[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56-57.
[2]王立红.青州市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对策思考[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2,25(3):3-4.
[3]孙燕.潍坊公路集疏运中心总体布局规划研究[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0,12(3):5-9.
作者简介:刘洪楷(1990—),男,汉,山东潍坊,助理讲师,本科,地理教学,陆军边海防学院昆明校区藏族中学,云南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