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究

2021-11-12 10:29刘满香姚庆伟
启迪·中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小学数学

刘满香 姚庆伟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体会是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师应该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发展为导向,以学生体验成长为指针,合理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智力、情感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同时它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几乎所有的数学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的合作学习。但无需讳言,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在组织讨论,合作学习没有素材。

2.缺少独立思考的过程,问题提出后马上让学生小组交流,部分学生还没有进行思考其它同学己经说出了答案,学生的个性思维得不到发展。

3.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够,对于一些问题学生需要充分的时间去讨论,但教师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学生的探究以没有结果结束。

4.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合作不够主动,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不知道如何去讨论,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5.教师不能及时介入学生的合作探究,当学牛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教师不能驾驭课堂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于完成。

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把小组中的不同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合作过程可能会出现回答不出来的冷场,也会有不成功的小组讨论,或达不到教师的要求与预期目的,但这样的主体活动是真实的、有效的,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了体验,习得了方法,而不是为了搞形式主义面讨论。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于上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学生心理因素,部分学生缺乏自信,认为同学们都比自己高明,有能以超越书本知识的眼光来对待数学问题,缺乏发掘、发现问题的能力,人云亦云,盲从于老师说的和书上写的,不敢提出异议与不同想法。

第二,学生情感因素,怕在同学们和教师面前出错被人瞧不起,产生恐惧感,认为学习枯燥无味,学而无用,缺乏目标和动力,产生厌恶感。

第三,教师方面的因素,首先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强调教的权威,认为学生是无知的个体,老师就是权威,师生关系只能是上下关系,而非朋友关系。其次,教学过程中关心是教学进度,不是学生了解多少或懂了多少,注意的是领导的评价,或是公开课的效果,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第四,学校社会方面的因素,分数至上。

三、提高小组合作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l、创设思维情境,为小组合作提供操作平台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是要有明确的、有价值的学习题材。教师应从学生己有的知识和体验出发,深入挖掘原有认知和课本内容的联系,设置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层次性和可讨论性的问题,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操作平台,让学生入情入境,对学习任务产生浓烈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积极地利用旧知探索新知。

例如:我在执教的《小数乘整数》一课,以全球500家——河横为背景,创设了一个农业开发公司销售西红柿和大米的故事情境,這一情景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从而将数学知识融入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课堂学生乐于接受,同时学生们也会主动探讨研究。

2、分工合理,保证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流畅性

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教师就应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并且学生每个人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分工,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也就是说,学习任务已经落实到个人,小组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小数乘整数》一课,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时,明确要求学生做好分工一部分同学列举算式,另一部分学生则猜想积的小数位数,最后一起验证积的小数位数是否等于因数中小数的位数。这时同学们分工明确,在合作的过程中个个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们不仅学会了验证,得出了结论,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

3、培养合作技能,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凝聚力

从发展性的要求来看,数学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而更重要的学会学习,具备在未来的工作中,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学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例一时,出示例题:王大叔用18根一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先让学生自己分析题意,思考从题中得到哪些关于长方形羊圈的信息?学生会在仔细读题后说出长方形羊圈的周长是18米。要确定一个长方形首先要确定什么?长和宽,这是学生能脱口而出的,那么从题中你能知道关于长和宽的信息吗?这个问题有点难度的。学生会重新看题然后思考发现长和宽的和等于周长的一半。下面再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后在小组内讨论下自己是怎么摆得,摆到了几种方法。讨论过后学生很快把表格填好了。这里我给了学生思考出自己见解的时间,有了思考的过程提出的见解才会有一定的深度,虽然有学生没有找全方法,但是他知道该怎么去找。再如学习一道数学题:在2,4,6,(),(),()后面的括号里填数,使这些数具有某种规律,并说明具有怎样的规律。我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人都发表了他们自己的意见,一些学生会受到其他学生的引导。经过小组讨论,总结出两种答案,一是可以在括号里依次填入8,10,12,使这列数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2;二是可以在括号里依次填入10,16,26,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一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能放手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施展才华。在学生讨论中,我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了综合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解题问题的思路,进而让他们感受到了合作的乐趣。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同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4、引导过程小结,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理论性、实效性

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因势利导,适时地进行过程小结,使学生在合作学习后,逐渐领会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小组学习的效益使他们把在学习中摸索体会到的观念、方法尽快地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积极地保持和强化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发展自己的个性思维。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安排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学过的这几种形状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由于这个问题与生活接近,学生讨论得异常激烈。我也来到他们中间倾听。发现有几个小组在说到讲台桌上那个墨水盒时,都发生了争论,有的认为那是正方体的,有的则认为那是长方体的。这个争论的出现,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不能正确区别正方体和长方体。于是我立即决定将原定的下一个有趣的游戏环节取消,改为再一次深入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其间运用让学生观察、触摸、比较等形式。最后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这墨水瓶是一个长方体!”教师及时从学生的讨论中去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并调整教学环节以便迅速解决问题。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数学课堂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训练;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数学课堂学习方法,需要在教师科学指导、适时点拨下逐渐形成;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数学课堂学习兴趣,需要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引导下得以发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要认真探索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每个学生要做到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每堂课都要实现的。让我们努力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真正有实效。

参考文献:

[1]王树山.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上),2015(5).

[2]赵晶.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J].数码设计(上),2018,000(002):262-263.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小学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