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亚
(江苏省江阴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眼科,江阴 214400)
我国弱视发病率2%~4%[1],随着对儿童视力关注度的提高,尽早发现儿童弱视情况并及时治疗,促进儿童视觉健康发育已成为可能。眼科医务工作的重点不仅是让弱视患儿视力达到正常,同时还要建立良好的双眼立体视功能[2]以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以江阴市妇幼保健院2013 年9 月—2017 年5 月诊治的70 例弱视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弱视治疗中双眼视功能训练的临床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 弱视患儿70 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5 例(64 眼)中男17 例(31 眼),女18 例(33 眼),年龄3~12 岁,平均(7.48±0.95)岁;对照组35 例(62 眼)中男15 例(28 眼),女20 例(34 眼),年龄4~13 岁,平均(7.95±1.02)岁。纳入标准:(1)符合弱视分类、定义及疗效评价[3];(2)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通过江阴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1)有器质性眼病或先天异常的患儿;(2)不能配合训练的患儿。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均行远、近视力检测,眼部检查及眼位、视功能的检查。对照组予散瞳验光、配镜、遮盖、采用红闪和光刷训练、穿针等精细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YZ23 型同视机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干预,几组画片从视差大到小更换使用。采用一级画片(如老虎等动物)进行脱抑制训练,指导患儿对图片进行交替注视,建议15~20 min/次,1 次/d,待患儿可同时看到图片上信息时实施捕捉训练等;采用二级画片进行分开与集合训练,两幅画片由分开到重合,慢速移动、重复训练,再从分开到辐辏,慢速、重复练习,建立静止性融像和运动性融像功能;加强立体视三级功能训练治疗,在患儿调整配戴屈光矫正眼镜度数基础上戴红绿片,采用同视机三级画片进行立体视功能的训练,使用立体视电脑软件进行干预。同时定期复查患儿视力和视功能的恢复情况,了解单眼抑制和视网膜对应情况,及时调整三级训练。
1.3 评价标准 (1)疗效评价[4]:弱视患儿随访3 年视力仍正常,双眼立体视力及双眼单视基本恢复为治愈;若弱视眼视力恢复到≥0.9 为基本治愈;若弱视眼视力提升两行及以上为好转;若弱视眼视力仅提升一行,或视力无改善甚至下降为无效。有效=治愈+好转。(2)立体锐度恢复情况:立体锐度≤60 弧秒为正常,立体锐度>60 弧秒为异常。(3)随访患儿6、12、24、36 个月的视力回退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3.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总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儿童经双眼立体视功能训练治疗后治愈22 眼,好转36 眼,无效6 眼,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治愈14 眼,好转26 眼,无效22 眼,总有效率为64.5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2.42,P<0.01)。
2.2 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性别、年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观察组中屈光不正性弱视、轻度弱视、3~6 岁儿童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他亚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性别、年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n,%)
2.3 两组患儿立体视锐度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双眼立体视锐度恢复正常32 例(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19 例(54.29%)](χ2=10.402,P=0.01)。
2.4 两组患儿视力回退率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6个月内均未出现视力回退情况。观察组患儿12、24、36 个月的视力回退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视力回退率情况比较
弱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发生在婴儿期或幼儿期,这一时期视觉系统发育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当发育中的大脑视觉系统无法将清晰的图像传输到视网膜并通过外侧膝状体传输到视觉大脑皮层时就发展成弱视。在弱视的发病机制中,双眼信息传入不平衡将导致视力较好眼(健康眼)抑制较差眼(弱视眼)的视力发育[5],而长期的抑制会减缓双眼立体视功能的形成[6]。所以就要帮助弱视眼弱化、沉睡的视觉功能继续发育,促进恢复视力及双眼视功能,包括短时压抑健康眼和对弱视眼的视觉刺激、功能锻炼。而大部分弱视患儿伴有双眼视功能障碍,建议尽早进行视力的矫正,重塑视功能。大多数眼科专家[7-8]认为,在两眼矫正视力相近时,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是必要的,弱视治疗达到矫正视力≥4.7 时考虑开始双眼视功能训练。双眼视功能锻炼采用分级锻炼模式,一级视功能为视觉基础训练,针对弱视患儿实施双眼同时视,可帮助患儿均衡信息接收器,恢复正常的双眼同时视能力;融合视主要借助大脑经双眼接受的相同物象经知觉构成完整的印象,训练的开展可有效帮助患儿消除单眼抑制,提高融合范围,可有效纠正轻度的斜视;立体视于双眼单视觉的基础上提高立体视功能,有效促进视觉系统的发育[9]。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经双眼视功能训练治疗有效率及立体锐度恢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双眼视功能训练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儿的视力和视功能。为探讨其他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将患儿依据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性别、年龄等情况分成不同的亚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屈光不正性弱视、轻度弱视、3~6 岁儿童的有效率分别为96.36%、100.00%、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96%、74.07%、97.74%;其他亚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儿的视力回退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双眼视功能训练治疗对3~6 岁、轻度弱视及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效果更加明显。本研究的样本含量较少,且为单中心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统计偏差,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
因弱视矫正周期较长,双眼视功能训练时间久,于弱视巩固期提前结束治疗的患儿较多,与儿童及家长治疗依从性相关,严重影响弱视治疗效果的巩固,临床上在儿童视觉没有恢复完善之前,弱视具有一定的复发率,双眼视功能训练应持续到巩固期结束,确保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