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河南春晚的创新与发展

2021-11-12 21:14:33王佳茵
声屏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太极河南舞台

□ 王佳茵

从1983年央视春晚到现如今各地卫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地方春晚,春晚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时代特色,成为人们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精神产品。2021年河南春晚在一众春晚中突出重围,让观众重新认识了春晚所承载的价值,河南春晚不断创新的传播形式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河南春晚获得观众认可的重要原因。

文化创新:《唐宫夜宴》展现大唐之美

一支舞蹈让沉寂1500多年的唐乐舞俑“复活”,带领观众去领略开放包容的大唐。这场博物馆的奇妙夜之旅,在河南春晚的舞台上成功出圈,短时间内在网络上的点击量迅速过亿。舞台上,扮演唐俑的舞蹈演员活泼又大气,舞蹈开篇场景中的文物,其实是藏于河南省博物院青铜莲鹤方壶、妇好铜鸮尊、莲鹤方壶和贾湖骨笛。开场借助这样的设计,就好像演员是从文物里走出来的一样,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她们一开始像是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舞动,后来在《千里江山图》画卷里跳舞,不管是陈列的文物还是舞动的人物,都是鲜活的、充满生命力的,传递给观众的不仅有历史的底蕴和厚度,还有历史的温度。在舞台的剧情设计中,演员在舞台上演绎的是彼时盛唐的大美形象,娇憨的少女们练习舞蹈,要去参加宫廷夜宴。私下排练时却又非常的灵动可爱,一不小心掉落乐器,少女们走路时窃窃私语,正式演出时庄严又训练有素。当号角声响彻舞台,给观众的是醍醐灌顶的感觉,一个时代的盛美通过舞蹈演员们的呈现表达了出来,让观众热泪盈眶。背景音乐开始时像泉水叮咚一样的轻快美好,正式进入宫廷表演时又是那么的庄严肃穆,舞台背景从仕女画到泼墨山水到最后舞台上平地而起的宫墙,舞美设计的震撼感,让观众通过屏幕真正地领略了一场宫廷盛宴。

唐朝崇尚以胖为美,而现代舞蹈演员都比较纤瘦。为了最真实地还原唐乐舞俑的神态,舞蹈演员们的口腔中塞满了医用的脱脂棉球,表演服装也是塞满棉花的连体服。她们身着唐三彩样色纱衣、脸画风靡唐代的“斜红”妆容,最大程度还原“唐朝胖妞”形象。《唐宫夜宴》作为荷花奖获奖作品,在搬上河南春晚的舞台之后进一步做了改良。河南春晚导演组利用5G+AR的现代影像技术,再现大唐盛世。在泛娱乐化严重的当今社会,观众崇尚快餐文化,对于传统文化兴趣泛泛,而这个节目通过全新的呈现形式,让传统文化“活”了过来。《唐宫夜宴》中的乐俑们会嬉闹、嗲怒、搞怪、可爱,她们打破了传统舞蹈在观众心中唯美、抒情的固有印象,她们不再是历史课本上遥远又陌生的古代先人,而是真实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大胆的创新不仅符合春晚喜庆、温暖的基调,也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活力。《唐朝夜宴》呈现给观众的是国宝、国风、国潮,国宝带国风,国风造国潮,用传统文化引领潮流之风。传统文化“活”了起来,如果说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唐宫夜宴是给帝王将相看的,那今天河南春晚上的表演则是给普罗大众看的,艺术作品的高度归根结底还是文化的高度。

技术创新:《天地之中》将传统经典与现代科技结合

《天地之中》作为一个武术节目,表演一开始两位主演身着白色航天服与一群身着红色太极服的表演者在星河陨石中,起手舞太极。在太极招式的一来一回之间,宇宙也紧跟着呼应了起来,磅礴大气的背景音乐骤然一收,齿轮声响,一个俯冲推镜,画面变成了浑天仪,科技感拉满。镜头再转,演员们在宇宙星系的八卦阵中,太极打得风生水起,行云流水,气韵十足。星空深处,一架“星辰”飞机一飞而过。镜头再切,科技感十足的八卦盘内的太极表演仍在继续,再细看,这似乎是行进中的宇宙飞船的尾部。一个炫目的转场,场景进入飞船内部,船内部浑天仪悬浮转动,窗外倒映着的则是祖国大好河山不断切换的场景。飞船启动,划过山丘白云,进入太空。随着飞船升空,大气恢弘的背景音乐越发激昂,气氛越推越高。最终,重鼓落下,音乐声停,演员在无尽的宇宙中“飞天”,与之一起驶向宇宙星海的,还有写着“中国航天”的发射器。

据《史记·周本纪》载:“土圭之长尺有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适与土圭等,谓之地中。今颍川阳城地为然。”此处所说的颍川阳城,据专家考证就是现在的登封市告成镇。在中国人的早期宇宙观中,中国是位居天地中央之国,而天地之中心则是在中国中原,中原的核心则是在登封一带,登封的嵩山是天地的中心。中国早期王朝将这里作为建都之地,以象征皇权神授,天地之中寓意人类智慧结晶从天地之中的中原大地诞生。《天地之中》作为体现太极智慧的武术节目,在河南春晚的舞台上进行演绎,导演组大胆地利用现代视觉技术,通过酷炫的视觉包装,使太极智慧与航天梦跨界融合,大胆创意吸睛十足。秉承万物皆可融的理念,河南春晚导演组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将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相结合,生产出迎合时代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是一定能被时代接受的。两分钟的表演,将太极、银河、宇宙、问天四个部分相融相合,体现的是文化自信。中国自古以来对于道的追求就是向内修身养性,向外问天与宇宙,《天地之中》这个节目贯穿古今,把中国的文化和科技浪漫结合在一起,太极八卦,宇宙星辰,飞天梦想以及我国的航天事业,还有河南登封的观星台,尽在其中。创新性的发展是河南春晚的一个“王炸”,河南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时代潮流与历史文化有机结合。对观众来说,民族文化深入骨髓,极致的舞台呈现能引发的瞬间共鸣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的征途已变成星辰大海,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血液,中华民族带着自己的文化传承奔向宇宙。

结合实时:《白衣执甲》将河南戏曲与抗疫精神巧妙融合

节目一开场,由豫剧艺术家柏青和抗疫女护士李俊姗演绎的豫剧选段《穆桂英挂帅·出征》响彻整个舞台,“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一不为官二不为宦,为的是大宋江山和黎民”。铿锵有力的唱腔,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诉说着援鄂英雄们在支援的过程中用豫剧感染病人,给病人打气,帮助病人重拾生活信息的情感。第二部分选自黄梅戏《天仙配·夫妻双双把家还》,在抗击疫情的的过程中,无数个医护家庭为了国家和人民,不得不与家人分离,前往一线。孩子在家苦守等待父母的回归,老人在家盼望子女的凯旋,一对对普通家庭的夫妇,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做着最不普通的事。更有夫妻双方都是医护工作者,在最艰难的岁月里给彼此打气,相互支撑,通过多位艺术家的演绎,道出了夫妻分离、冒着生死考验负重前行的责任感。第三部分选自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有数据统计近10个医疗队的男女比例,女性最低占比55%,最高则达到100%。湖北一线女医护的人数超过了10万人,占比超过60%。在护士群体中,女护士占到了90%。“谁说女子不如男”道出了抗击疫情过程中众多女性冲在一线的故事。节目通过三个部分不同的戏曲选段,借助医护人员代表和老艺术家的对唱,展现了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最危机时刻里最真挚的深情。

河南春晚的巧妙之处,是通过戏曲的呈现方式,把抗疫精神结合其中,白衣黑发的医护人员,就像戏曲当中描绘的披甲上阵的战士,为了国家和人民坚定地冲锋到最危险的地方。《白衣执甲》不仅仅谱写了河南人的“硬核抗疫精神”,也通过节目歌颂了这群最可爱的人。豫剧作为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重要代表,河南春晚创造性地把经典戏曲唱段与疫情实事巧妙结合,让亿万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热泪盈眶,疫情取得重大胜利之后的岁月静好,都是用医护人员的付出换来的。河南春晚导演组对节目的设计,充满了人文关怀,表达了对这些抗击疫情中战士们的尊敬和感激。没有刻意的煽情,靠着节目创作的真情和真诚,引发了网民情感上的共鸣。

结语

河南春晚这场盛宴,没有一线大牌助演,没有流量的加持,没有浮夸的宣传,但是却赢来了百万网民的点赞,节目视频播放量超过20亿次。节目不仅有充满国风的的山水彩墨,还有穿越过去还原度极高的大唐宫殿,优秀的节目设计体现的是中原文化的沉淀,不同形式的表演,巧妙地做到了雅俗共赏,现代文明和古代文化的极致交融,可以说是古老美的一种传承与创新。在河南春晚的舞台上,古筝可以给RAP伴奏,赛博朋克可以与广场舞融合,传统与科技融合,古老与现代碰撞,阳春白雪爱上了下里巴人,这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解构,也是河南特色的土味“两掺”。春节晚会是传播春节文化的重要载体,河南春晚将这种传承做到了极致,节目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节目创作真挚又大胆创新,让河南春晚在网络上火爆走红。

猜你喜欢
太极河南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太极
宝藏(2022年10期)2022-03-06 07:25:14
游太极洞
『太极+』,未来可期
金桥(2021年3期)2021-05-21 08:05:32
出彩河南
青年歌声(2019年7期)2019-07-26 08:34:58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金桥(2018年3期)2018-12-06 09:05:34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人大建设(2017年11期)2017-04-20 08:22:39
放歌河南
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04-18 12:57:43
太极Ⅱ
中国摄影(2014年8期)2014-11-07 20:12:51